书籍详情
是的意义和用法研究
作者:黄理兵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01
ISBN:9787561958391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是”的意义和用法研究》细致、深入地研究了系词“是”在语义、语法、语气、语用四个层面的意义。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在语法上,“是”的功能是联系;在语义上,“是”的功能是判断,即对对象的属性进行说明;在语气上,“是”表示不同程度的肯定;在语用上,“是”表示强调。“是”的“联系、判断、肯定、强调”四种作用并不是《“是”的意义和用法研究》首次归纳出来的,四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就已经提出来了。吕先生的原话是:“‘是’字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联系,判断,强调,都无非是肯定,不过轻点儿重点儿罢了。”黄理兵先生把吕先生的这个结论叫作“一元化处理”。除了吕先生的“一元化处理”外,以往的有关研究对“是”或“是字句”的意义、功能、语用等方面的描写往往是孤立的,各种用法间缺乏联系。
作者简介
黄理兵,男,1967年生于湖北,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汉考所副教授,考试质量总监,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2000年与华中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后来北语任教,先后在北语汉语学院、进修学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学,2004年3月调入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从事考试研发工作至今。2013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是对外汉语教学。2014-2015在瑞士担任公派汉语教师。目前除了本职的汉语考试研发、命题、培训工作,还为我校硕士生开设“语用学”课程。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都是现代汉语语法。
目录
1 绪论
1.1 “是”的研究现状简述
1.1.1 作为词的“是
1.1.2 作为构词成分的”是
1.1.3 介于词和构词成分之间的“是”
1.2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1.3 语料来源
2 判断
2.1 逻辑学中的“判断”和“命题”
2.2 语言学中的“判断句”
2.3 判断句中的“判断”
2.3.1 判断句中的“是”
2.3.2 典型的判断
2.3.3 不典型的判断
2.3.4 认知模型中的对象和属性
2.4 本章小结
3 联系
3.1 联系、联系项、联系对象
3.2 联系项的范围
3.3 联系项的作用
3.3.1 标示
3.3.2 显示
3.3.3 选示
3.3.4 转化
3.3.5 强化
3.3.6 小结
3.4 联系的方式
3.4.1 结合
3.4.2 分隔
3.4.3 余论
3.5 联系项与联系对象的组配
3.5.1 多个联系项共存一处
3.5.2 多处的联系项表达同一个关系
3.5.3 -个联系项联系两个以上对象
3.5.4 联系对象脱落
3.6 联系项的语法化
3.6.1 “要不”的前项脱落引起的语法化
3.6.2 “是”的前后项脱落引起的语法化
3.7 本章小结
……
4 肯定
5 强调
6 “是”的产生和发展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补记
1.1 “是”的研究现状简述
1.1.1 作为词的“是
1.1.2 作为构词成分的”是
1.1.3 介于词和构词成分之间的“是”
1.2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1.3 语料来源
2 判断
2.1 逻辑学中的“判断”和“命题”
2.2 语言学中的“判断句”
2.3 判断句中的“判断”
2.3.1 判断句中的“是”
2.3.2 典型的判断
2.3.3 不典型的判断
2.3.4 认知模型中的对象和属性
2.4 本章小结
3 联系
3.1 联系、联系项、联系对象
3.2 联系项的范围
3.3 联系项的作用
3.3.1 标示
3.3.2 显示
3.3.3 选示
3.3.4 转化
3.3.5 强化
3.3.6 小结
3.4 联系的方式
3.4.1 结合
3.4.2 分隔
3.4.3 余论
3.5 联系项与联系对象的组配
3.5.1 多个联系项共存一处
3.5.2 多处的联系项表达同一个关系
3.5.3 -个联系项联系两个以上对象
3.5.4 联系对象脱落
3.6 联系项的语法化
3.6.1 “要不”的前项脱落引起的语法化
3.6.2 “是”的前后项脱落引起的语法化
3.7 本章小结
……
4 肯定
5 强调
6 “是”的产生和发展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补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