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
-
固体矿产勘查信息系统吴冲龙等 著《固体矿产勘查信息系统》是作者团队撰写的地质信息科学与技术丛书的第三部。《固体矿产勘查信息系统》探讨并阐述固体矿产勘查信息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固体矿产勘查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与技术体系;固体矿产勘查软件的全局概念模型、功能结构模型和逻辑结构模型;固体矿产勘查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各类勘查数据的汇聚、转换、融合、处理与挖掘;固体矿产勘查图件编绘、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和空间分析;基于三维可视化环境的克里金法和传统方法的储量估算;基于大数据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固体矿产勘查数据的云服务。《固体矿产勘查信息系统》借鉴并融入了国内外地质信息科技及地理信息科技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体现了系统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特色。
-
稀有金属在富磷岩浆体系中富集成矿的实验研究刘云龙 著《稀有金属在富磷岩浆体系中富集成矿的实验研究》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磷的地球化学性质、富磷过铝质岩浆体系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内容;第二章是介绍采用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第三章至第八章是《稀有金属在富磷岩浆体系中富集成矿的实验研究》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磷对过铝质岩浆液相线温度的影响、磷在过铝质岩浆不混溶过程中的作用、锰铝榴石-磷灰石反应对过铝质岩浆中磷含量的制约、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在流体富磷过铝质熔体相间的分配以及稀有独立矿物在富磷熔体中溶解度;第九章是客观评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设想。《稀有金属在富磷岩浆体系中富集成矿的实验研究》可供实验地球化学、矿床学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地质工作者和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和参考。
-
煤型镓铝矿床代世峰等 著煤型关键金属(包括镓、铝、锗、铀、稀土等)矿床丛书向人们展现了煤炭除了燃烧和作为重要化工原料以外,还可以作为关键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煤型镓铝矿床》是煤型关键金属矿床丛书的第一部。《煤型镓铝矿床》共分为5章,包括煤型关键金属矿床概述和常用的测试方法,煤型镓铝矿床的岩石学特征、矿物组成和赋存状态、微量元素的丰度与富集成因,准格尔电厂燃煤产物中金属元素的赋存与分布等。
-
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铅锌矿床成矿机制与隐伏矿定位预测韩润生 等本书以全球罕见的滇东北矿集区富锗铅锌矿为研究对象, 通过国内外典型铅锌矿床对比研究, 将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划分为两个端元矿床, 即密西西比河谷型(MVT) 和会泽型(HZT); 阐明了斜冲走滑构造系统的控矿作用, 研究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体定位规律, 提出陆内走滑断褶构造控矿论; 揭示了富锗铅锌矿超常富集与巨量聚集的主要机制, 建立了特色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 提出流体“贯入” -交代成矿论; 构建了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其应用流程, 创新了构造地球化学深部精细勘查技术, 创建了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找矿预测方法、高精度坑道重力全空间域定位探测方法及大比例尺“四步式” 深埋藏矿体定位探测集成技术, 实现了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重大突破。
-
低品质煤脉动流态化干法分选提质董良等 著《低品质煤脉动流态化干法分选提质》研究了浓相气固脉动流化床密度与气流脉动频率的响应、床层密度的时空分布、床层压力波动时频域分析等,建立了小流态化速度计算模型、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的振动模型。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了气泡对加重质颗粒运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浓相气固脉动流化床对细粒煤进行了分选试验研究,并对其脱灰降硫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低品质煤脉动流态化分选干燥提质方法,研究了细粒褐煤浓相气固脉动流化床中的干燥特性。《低品质煤脉动流态化干法分选提质》为研究细粒煤分选及低品质分选干燥提质提供了新方法,对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应变岩爆实验力学何满潮 著应变岩爆主要发生在完整的硬脆性深部岩体中,是深部地下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也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其研究的难点是不易进行现场观测。因此,在实验室开展岩爆的物理模拟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应变岩爆实验力学》介绍了作者自主研制的应变岩爆实验系统以及利用该实验系统进行的一系列基础实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应变岩爆实验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典型应变岩爆的破坏特征、应变岩爆声发射信号的分析、岩体结构和黏土矿物对应变岩爆的影响、围岩刚度对应变岩爆的影响、应变岩爆碎屑的特征以及岩爆工程实例分析等内容。
-
露天煤矿拉铲倒堆开采工艺优化研究梅晓仁 著本书根据我国露天煤矿地质赋存条件,对拉铲倒堆开采工艺进行了详细分类,提出了我国露天煤矿拉铲倒堆开采工艺适宜剥离采场最下部煤层顶板以上部分或全部岩石,提出了我国露天煤矿适合采用抛掷爆破+推土机降段扩展平台+拉铲扩展平台的联合作业方式,提出了拉铲倒堆联合作业方式宜采用剥、采设备分别由两端向中央推进的两翼交替剥采程序,建立了拉铲倒堆开采工艺优化的数学模型,开发了露天煤矿拉铲倒堆开采工艺优化系统,提出了拉铲倒堆开采工艺中推土机降段高度优化模型、拉铲悬臂长度和勺斗容积的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验证了优化模型和相关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书适用于矿业工程、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
-
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围岩裂隙场演化及瓦斯运移规律刘程 著《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围岩裂隙场演化及瓦斯运移规律》针对急倾斜煤层瓦斯涌出的来源不清、来源复杂,以及行业缺少该类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的现状,以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矿井—乌东煤矿为试验点进行研究。主要揭示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工作面的围岩破坏及裂隙场的分布特征,分析裂隙场对围岩瓦斯的运移影响,揭示工作面底部煤体瓦斯渗流规律,建立适合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优化急倾斜煤层开采高位拦截抽采和底部煤体拦截抽采钻孔的布置参数,后进行急倾斜煤层瓦斯抽采研究的现场应用试验。
-
高阶煤储层压裂改造新技术张平,胡永全,冯文光,薛爱民,杨宇 等 著《高阶煤储层压裂改造新技术》共分为六章,分别是体积网络裂缝纳米压裂、溶解压裂液技术、清洁压裂液技术、潜在酸压裂液技术、煤层气井压裂新技术应用实例、煤层气井压裂液新技术等。《高阶煤储层压裂改造新技术》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气田为例,为解决煤层气井压裂中二次伤害问题,进一步提高导流能力、增强压裂裂缝形态,系统研究了新型低分子清洁压裂液体系技术,阐述了新型低分子清洁压裂液和潜在酸压裂液配方、性能测试评价及其现场应用;根据沁水盆地南部的应力特征及煤层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压裂施工参数优化设计,等等。
-
深煤层煤层气开发地质影响因素张守仁,吴见,叶建平,康永尚,戴俊生 等 著《深煤层煤层气开发地质影响因素》基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研究成果,以沁水盆地煤层气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介绍与深煤层煤层气开发地质影响因素相关的技术与应用成果。书中包括国内外深煤层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深煤层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深煤层煤层气储层地应力及岩石力学参数特征、沁水盆地深煤层煤层气深度界限探讨、深煤层煤层气开发地质因素研究、煤储层地应力及裂缝渗透性预测、深煤层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评价等内容,可为深煤层煤层气开发地质选区、井位优选、增产改造、排采技术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深煤层煤层气开发地质影响因素》对从事煤层气等能源开发的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具有较好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