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
-
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王举,刘颖鑫,吴克平,孙培林,崔凤山 等 著《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通过研究煤炭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统一资源数据指标,以煤炭资源储量数据库为基础,分析吉林省现有煤炭(生产井和在建井)资源现状、尚未利用资源状况与分布,通过编制《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图》,反映吉林省煤炭资源现状,为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基础。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基础上,该书通过研究煤炭资源预测评价理论和方法,以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和原地质矿产部(现为自然资源部)全国煤炭资源远景预测为基础,根据10多年来新的地质资料和地质成果,充分利用区域地质、物探、遥感、矿产勘查等信息,对原有预测区及其资源量进行筛选再认识。同时该书还提出了新的预测含煤区,采用科学的方法估算资源量,基本摸清了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从潜在的经济意义、煤质特征和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该书通过对预测资源量进行分级、分类研究,对预测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前景做出初步评估,综合分析地区能源形势和煤炭资源供需状况,结合全国和国际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态势,评价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提出煤炭资源勘查近期及中长期部署建议。《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在统一的煤炭资源信息标准与规范下,收集、整理煤炭资源预测潜力评价的基础数据,统一属性和图形数据格式,建立吉林省煤炭预测资源数据库及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为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用户提供实时的资源数据及辅助决策支持。“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收集吉林省地质图1份,航磁、重力成果报告各1份,科研专题及煤炭勘查报告100份,360个生产矿井资料;编写课题总体设计1份,年度设计3份,省级潜力评价报告1份,煤田级报告4份;编制各类图纸324张,各类附表8份。
-
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理论与实践魏连江 著本书结合作者自主研发的“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VSE)”软件,系统阐述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所采用的系统架构及开发模式、所采用的可视化仿真关键技术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改造工程巾的应用实践。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矿业、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安全、采矿等专业的参考书。
-
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薛昊日,松权衡,庄毓敏,李德洪 等 著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矿种潜力评价之一,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吉林省矿区及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以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资料及先进的找矿方法为科学依据,为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成矿谱系研究提供信息,为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评价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编制成矿区(带)成矿规律与预测图提供可靠的成果。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目的:①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吉林省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和资料,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开展吉林省钼矿资源潜力评价,基本摸清钼矿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②开展吉林省与钼矿有关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矿产预测等项工作的研究,编制各项工作的基础图件和成果图件,建立全省与钼矿资源潜力评价相关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空间数据库;③培养一批综合型地质矿产人才。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完成的主要任务:①在钼矿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建立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②研究典型矿床区域内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提取典型矿床的预测要素,建立典型矿床的预测模型;③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确定钼矿的区域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和预测模型;④深入开展全省范围的钼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建立钼矿成矿谱系,编制钼矿成矿规律图;⑤按照全国统一划分的成矿区(带),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逐个评价Ⅴ级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并进行分类排序;⑥编制钼矿成矿规律与预测图;⑦以地表至2000m以浅为主要预测评价深度范围,进行钼矿资源量估算。
-
大平矿坝下首采面开采坝体变形破坏规律及维修技术研究张峰 著本书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测等方法,以库坝下煤层开采保障坝体的安全运营为主线,系统研究了库坝下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及特征,揭示了库坝土体随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以坝体加高加固为主的坝体维修方案、铺设土工膜的防渗方案、保证水位稳定的库水位监控方案和坝体移动变形观测的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全书共计6章,包括绪论、覆岩变形破坏及库坝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分析、库水下开采安全性分析、坝体移动变形规律及特征的预计分析、坝体变形破坏规律及特征的模拟分析、坝体维修方案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本书适合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
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于宏斌,李东津,张艳玲,聂立军,王光奇 等 著《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以近年来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实际资料和各种科研专题资料为基础,充分应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信息,按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观点,对吉林省基础地质与成矿作用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充分探讨,推演地质发展历史及演化过程,探讨大地构造相与区域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的关系,为区域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认识。通过此次研究,除了对吉林省基础地质和大地构造有了新的认识以外,还发现了一些困扰吉林省基础地质研究的问题。如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对接碰撞的时间、地点及碰撞方式,和龙地块的性质及其与龙岗地块的关系,吉林南部古元古代地质体的构造属性,吉林省的优势矿种金、钼成矿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等等。通过此次编图,认为此项工作有必要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地质资料的不断积累必将对此次编图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基础地质的调查与研究,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随着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新的认识不断提出,必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的基础地质研究水平。
-
中小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挖掘及动态评价肖海平 著本书以越堡露天矿西侧HP1边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学建模、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实例验证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围绕中小型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监测异常数据的修复、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评价指标)的挖掘、边坡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影响因素的耦合性分析、边坡防治分析”等五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成果可为矿山边坡防灾、减灾、救灾等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决策支持,也为实现矿山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奠定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主要综述了本书研究意义和矿山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及稳定性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本概况;第2章主要介绍了越堡露天矿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第3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异常数据时空插值方法的构建;第4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挖掘及机理分析:第5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及其因素耦合性分析;第6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HPl边坡防治方案设计及应用。
-
云南巍山县扎村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丁星妤,杨广全,胡文君 著本书以成矿系统论、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成矿学、成矿预测学等领域理论为指导,结合扎村金矿区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成果的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扎村金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发掘出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新突破点。本书系统介绍了云南省扎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开展了对扎村金矿区成矿作用与碱性斑岩体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寻深部存在隐伏斑岩体的可能,且分析了扎村金矿区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的性质及温度、盐度等参数,全面总结并梳理了云南省扎村金矿区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成矿预测,同时系统研究了扎村金矿区成矿系统、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并构建了扎村金矿区成矿系统模型,为进一步指导扎村金矿区外围、深部及区域找矿工作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对扎村金矿区典型矿床的剖析研究,对该区寻找类似于扎村金矿床或其他类型的矿床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具有科学理论研究意义。本书可供从事地质矿产勘探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
海南省重要矿产自然重砂资料应用研究张固成,何玉生,杨奕,马荣林,郭跃品 等 著本书是在搜集、整理海南省1:20万和1:5万自然重砂数据的基础上,通过ZSAPS2.0软件,应用GIS平台,针对铜、铅锌、钨、金、稀土、银、钼、锰、硫铁、萤石、重晶石、独居石、锆钛砂13个预测矿种,圈定自然重砂单矿物(组合)异常和综合异常,确立不同预测类型矿种的自然重砂特征矿物组合,探讨自然重砂异常与矿产的指示关系,建立自然重砂找矿模型,从而类比划分自然重砂找矿预测区,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海南省今后找矿工作部署提供自然重砂方面的依据。本书是海南省应用自然重砂资料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海南省自然重砂应用的最新成果和**水平。
-
山西省区域成矿规律赵增杰,李亮玉,郭国海,侯占国,杨全林等 编本书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之子项目“山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成果系列丛书之一,是在全面收集整理山两省各类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综合集成。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在以2005年全国划分的Ⅲ级成矿区(带)为基本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Ⅳ级成矿亚区(带)、Ⅴ级矿带(田),并从成矿地质环境及其演化、成矿作用类型、矿产的时空分布及控矿因素、区域成矿作用和成矿事件、Ⅴ级矿带(田)划分、矿床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谱系等方面对Ⅲ级成矿区(带)、Ⅳ级成矿亚区(带)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本书划分了6个矿集区,建立了矿集区控矿因素及区域成矿模式,并总结了全省主要矿产资源的产出时间、空间规律。本书适合从事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科研及管理人员使用,对了解山西省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皆具有重要意义。
-
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遥感资料应用研究松权衡 著,张廷秀,袁平,张红红,李楠 编本专著按吉林省成矿区(带)对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遥感专题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在进一步查明矿床与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总结Ⅳ、Ⅴ级成矿带遥感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在Ⅴ级成矿带(找矿远景区)中进行遥感综合找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