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
-
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危害防控技术王洪胜,徐国良 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本书主要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及井工)开采过程中涉及的各类职业危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措施。从掌握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各物理因素等职业危害的种类、分布场所、基本物化特性、侵入人体的途径,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入手;通过介绍各种危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中毒、噪声聋、振动病及职业性皮肤病、黑变病、皮肤溃疡、职业性肿瘤等职业病的相关知识、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并给出解决各类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上行开采顶板不同区域巷道稳定性控制原理及关键技术王成 著本书以典型的上行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物理模拟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上行开采上覆岩层应力场、裂隙场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关于上行开采顶板巷道控制的研究现状、上行开采采动应力分布特征及顶板分区研究、上行开采覆岩裂隙时空演化规律及分区研究、上行开采顶板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上行开采顶板巷道稳定性控制原理及关键技术、上行开采顶板巷道控制工业性试验及其效果分析。本书所述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供采矿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中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报告成金华,汤尚颖 编本书共分为绪论、中国黑色金属矿业、中国有色金属矿业、中国稀土矿业、中国建材产业、中国化工矿业和中国绿色矿山建设7章。全书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新时代的要求,结合我国矿业发展的实际和发展战略的需求,通过对我国矿业发展现状、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绩效、产业发展指数、发展态势和发展环境等的深入分析,提出促进我国矿业高质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基于煤微观结构的煤层气吸附解吸控制机理研究李子文 著本书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煤层气开采和煤层气吸附解吸规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物理实验等手段深入系统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的控制机理。进行了煤的孔隙结构表征实验和分形理论计算,得到了煤的孔径分布特征、孔隙类型以及分形维数;对煤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煤表面官能团随变质程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解吸规律并定量计算了吸附滞后系数等。
-
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王举,刘颖鑫,吴克平,孙培林,崔凤山 等 著《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通过研究煤炭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统一资源数据指标,以煤炭资源储量数据库为基础,分析吉林省现有煤炭(生产井和在建井)资源现状、尚未利用资源状况与分布,通过编制《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图》,反映吉林省煤炭资源现状,为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基础。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的基础上,该书通过研究煤炭资源预测评价理论和方法,以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和原地质矿产部(现为自然资源部)全国煤炭资源远景预测为基础,根据10多年来新的地质资料和地质成果,充分利用区域地质、物探、遥感、矿产勘查等信息,对原有预测区及其资源量进行筛选再认识。同时该书还提出了新的预测含煤区,采用科学的方法估算资源量,基本摸清了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从潜在的经济意义、煤质特征和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该书通过对预测资源量进行分级、分类研究,对预测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前景做出初步评估,综合分析地区能源形势和煤炭资源供需状况,结合全国和国际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态势,评价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提出煤炭资源勘查近期及中长期部署建议。《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在统一的煤炭资源信息标准与规范下,收集、整理煤炭资源预测潜力评价的基础数据,统一属性和图形数据格式,建立吉林省煤炭预测资源数据库及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为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用户提供实时的资源数据及辅助决策支持。“吉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收集吉林省地质图1份,航磁、重力成果报告各1份,科研专题及煤炭勘查报告100份,360个生产矿井资料;编写课题总体设计1份,年度设计3份,省级潜力评价报告1份,煤田级报告4份;编制各类图纸324张,各类附表8份。
-
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理论与实践魏连江 著本书结合作者自主研发的“矿井通风三维仿真系统(VSE)”软件,系统阐述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所采用的系统架构及开发模式、所采用的可视化仿真关键技术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改造工程巾的应用实践。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矿业、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安全、采矿等专业的参考书。
-
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薛昊日,松权衡,庄毓敏,李德洪 等 著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矿种潜力评价之一,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吉林省矿区及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及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以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资料及先进的找矿方法为科学依据,为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成矿谱系研究提供信息,为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评价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编制成矿区(带)成矿规律与预测图提供可靠的成果。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目的:①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吉林省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和资料,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开展吉林省钼矿资源潜力评价,基本摸清钼矿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②开展吉林省与钼矿有关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矿产预测等项工作的研究,编制各项工作的基础图件和成果图件,建立全省与钼矿资源潜力评价相关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空间数据库;③培养一批综合型地质矿产人才。吉林省钼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完成的主要任务:①在钼矿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建立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②研究典型矿床区域内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提取典型矿床的预测要素,建立典型矿床的预测模型;③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确定钼矿的区域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和预测模型;④深入开展全省范围的钼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建立钼矿成矿谱系,编制钼矿成矿规律图;⑤按照全国统一划分的成矿区(带),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逐个评价Ⅴ级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并进行分类排序;⑥编制钼矿成矿规律与预测图;⑦以地表至2000m以浅为主要预测评价深度范围,进行钼矿资源量估算。
-
大平矿坝下首采面开采坝体变形破坏规律及维修技术研究张峰 著本书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测等方法,以库坝下煤层开采保障坝体的安全运营为主线,系统研究了库坝下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及特征,揭示了库坝土体随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以坝体加高加固为主的坝体维修方案、铺设土工膜的防渗方案、保证水位稳定的库水位监控方案和坝体移动变形观测的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全书共计6章,包括绪论、覆岩变形破坏及库坝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分析、库水下开采安全性分析、坝体移动变形规律及特征的预计分析、坝体变形破坏规律及特征的模拟分析、坝体维修方案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本书适合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
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于宏斌,李东津,张艳玲,聂立军,王光奇 等 著《吉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以近年来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实际资料和各种科研专题资料为基础,充分应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信息,按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动力学观点,对吉林省基础地质与成矿作用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充分探讨,推演地质发展历史及演化过程,探讨大地构造相与区域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的关系,为区域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认识。通过此次研究,除了对吉林省基础地质和大地构造有了新的认识以外,还发现了一些困扰吉林省基础地质研究的问题。如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对接碰撞的时间、地点及碰撞方式,和龙地块的性质及其与龙岗地块的关系,吉林南部古元古代地质体的构造属性,吉林省的优势矿种金、钼成矿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等等。通过此次编图,认为此项工作有必要长期持续地进行下去,地质资料的不断积累必将对此次编图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基础地质的调查与研究,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随着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新的认识不断提出,必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的基础地质研究水平。
-
中小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挖掘及动态评价肖海平 著本书以越堡露天矿西侧HP1边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学建模、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实例验证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围绕中小型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监测异常数据的修复、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评价指标)的挖掘、边坡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影响因素的耦合性分析、边坡防治分析”等五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成果可为矿山边坡防灾、减灾、救灾等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决策支持,也为实现矿山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奠定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主要综述了本书研究意义和矿山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及稳定性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本概况;第2章主要介绍了越堡露天矿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第3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边坡变形监测异常数据时空插值方法的构建;第4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挖掘及机理分析:第5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评价及其因素耦合性分析;第6章主要介绍了露天矿HPl边坡防治方案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