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1949 精)
作者:姜殿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ISBN:9787040473995
定价:¥1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1949)》对1912—1949年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展开研究,试图还原该时期美术教育的历史图卷、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并从中抽丝剥茧,阐发经验教训,总结历史规律,为当今美术教育提供镜鉴。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出新并观照现实,这与该时期美术教育家的旨趣相近。在研究中,既广泛吸纳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还系统整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藏资料,让许多尘封的故纸重新焕发出学术光芒。此外,由于历史的复杂和人性的局限,本选题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尚需同道的深度参与和进一步探讨。《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1949)》适用于教育学、美术学及相关学科的学生,也可作为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学术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美术教育研究(1912-1949 精)》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一、问与惑
(一)大师之问
(二)“美”育之惑
二、相关概念
(一)民国时期
(二)美术
(三)美术教育
三、众说民国
(一)关于美育及美术教育体系
(二)关于中国美术革新论争
(三)留学潮与美术学校、美术社团
(四)美术三重镇
(五)大师辈出
第一章 现代美术教育肇始背景
一、矛盾交织,政局动荡
二、经济转型,仓廪空虚
三、思想解放,学术争鸣
(一)新思想、新思潮的激荡
(二)新西洋对旧传统的冲击
(三)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
(四)兼采众长的圆融变通
第二章 继承与变异
一、传统美术教育的历史脉络
(一)宋元以前的美术教育
(二)明至清中期的美术教育
(三)清末现代美术教育的肇建
二、传统美术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局限
(一)历史经验
(二)历史局限
第三章 师法造化,调和中西
一、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理念
(一)复古为更新
(二)美育代宗教
(三)师法造化,追求真理
(四)艺为救国,调和中西
二、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目标
(一)授以技能,陶冶品行
(二)培养专才,促进美育
(三)创作、教育双才并举
第四章 美术教育的新形态
一、纵向衔接
(一)初、中级培养体系的“厚基础”
(二)高级培养体系的“精专业”
二、公私并举
(一)私立蓬勃
(二)公立中兴
三、内外互补
(一)社会美术教育
(二)家庭美术教育
四、领袖治教
(一)领袖治教,领导群伦
(二)名师执教,唯才是举
(三)以日为师,师法欧美
(四)敦聘灵活,交流互通
(五)甄选师资,规范管理
第五章 差异课程,涵养创新
一、五育并举,差异课程
二、打破壁垒,兼顾中西
三、厚重基础,涵养创新
四、技理并重,素养通识
第六章 教育模式“三结合”
一、移植与吸收相结合
(一)西方体系引进来
(二)中国学人走出去
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中保精髓,西学中荣
(三)弘扬传统,继承国粹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学术社团活动
(二)专业展览
(三)学术刊物与出版物
第七章 史海遗珠,资鉴攻玉
一、前鉴既明,后复申之
(一)政策先行,置顶教育地位
(二)适应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三)中西融合,创新培养方式
(四)兼收并蓄,改革课程体系
(五)突出特色,完善专业设置
(六)广纳贤才,加强师资建设
二、前覆后戒,以往启今
(一)启示当下
(二)镜鉴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跋
一、问与惑
(一)大师之问
(二)“美”育之惑
二、相关概念
(一)民国时期
(二)美术
(三)美术教育
三、众说民国
(一)关于美育及美术教育体系
(二)关于中国美术革新论争
(三)留学潮与美术学校、美术社团
(四)美术三重镇
(五)大师辈出
第一章 现代美术教育肇始背景
一、矛盾交织,政局动荡
二、经济转型,仓廪空虚
三、思想解放,学术争鸣
(一)新思想、新思潮的激荡
(二)新西洋对旧传统的冲击
(三)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
(四)兼采众长的圆融变通
第二章 继承与变异
一、传统美术教育的历史脉络
(一)宋元以前的美术教育
(二)明至清中期的美术教育
(三)清末现代美术教育的肇建
二、传统美术教育的历史经验及局限
(一)历史经验
(二)历史局限
第三章 师法造化,调和中西
一、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理念
(一)复古为更新
(二)美育代宗教
(三)师法造化,追求真理
(四)艺为救国,调和中西
二、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目标
(一)授以技能,陶冶品行
(二)培养专才,促进美育
(三)创作、教育双才并举
第四章 美术教育的新形态
一、纵向衔接
(一)初、中级培养体系的“厚基础”
(二)高级培养体系的“精专业”
二、公私并举
(一)私立蓬勃
(二)公立中兴
三、内外互补
(一)社会美术教育
(二)家庭美术教育
四、领袖治教
(一)领袖治教,领导群伦
(二)名师执教,唯才是举
(三)以日为师,师法欧美
(四)敦聘灵活,交流互通
(五)甄选师资,规范管理
第五章 差异课程,涵养创新
一、五育并举,差异课程
二、打破壁垒,兼顾中西
三、厚重基础,涵养创新
四、技理并重,素养通识
第六章 教育模式“三结合”
一、移植与吸收相结合
(一)西方体系引进来
(二)中国学人走出去
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中保精髓,西学中荣
(三)弘扬传统,继承国粹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学术社团活动
(二)专业展览
(三)学术刊物与出版物
第七章 史海遗珠,资鉴攻玉
一、前鉴既明,后复申之
(一)政策先行,置顶教育地位
(二)适应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三)中西融合,创新培养方式
(四)兼收并蓄,改革课程体系
(五)突出特色,完善专业设置
(六)广纳贤才,加强师资建设
二、前覆后戒,以往启今
(一)启示当下
(二)镜鉴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