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我的学习与见证(上下)

我的学习与见证(上下)

作者:徐晓钟 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01

ISBN:9787104052975

定价:¥3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我国话剧历史的回顾,通过多篇纪念我国戏剧前辈的文章,通过对新时代以来许多重要演出的评论和对多位话剧艺术家论著的评介,对我国话剧进行了历史的、全局性的、通盘的研究和思考。近几十年来,更联系对我国传统戏剧的研究,联系境内外、国内外戏剧交流中涉及的新的戏剧品种进行研讨,并以研讨中新的课题丰富了我国戏剧教育的内容。虽然我国目前戏剧发展处于盛况中,但仍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本书稿对戏剧研究和爱好者有着一定的学习参考价值。文章内容饱满,条理清晰,对我国话剧事业的发展与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徐晓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戏剧教育家、导演艺术家、戏剧学者,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教育委员会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等职,现任国家大剧院戏剧艺术总监。徐晓钟投身戏剧事业七十余年,连续从事戏剧教育六十余年,为中国戏剧舞台及影视界培养了一大批导、表演艺术家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徐晓钟导演了三十余部话剧、歌剧、京剧,他导演的作品《桑树坪纪事》《马克白斯》《培尔·金特》《浮士德》堪称中国话剧舞台上的里程碑。他的导演论著有《导演艺术论》《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新时期戏剧艺术论》(与谭霈生教授合编)。徐晓钟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戏剧艺术发展进程中站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的人物。他提出教学、科研知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坚持和发展现实主义戏剧美学,在更高层次上学习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原则,有分析地吸收外国现代戏剧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他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创作方法与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演剧观念做了“兼容”,并坚持以“我”为主。他以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了东方戏剧与西方戏剧的交汇融合。徐晓钟一直呼吁“坚持在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的表演艺术”,倡导“以‘再现’美学为基础,向‘表现’美学拓宽,让戏剧艺术飞起来”。徐晓钟是当代中国戏剧界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前辈艺术家,他经年历久、孜孜以求的创作、教学、研究和推动,为中国戏剧艺术打开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中国话剧一百年”之际,徐晓钟被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目录
序——徐晓钟文集《我的学习与见证》阅读笔记

我的心愿(前言)

一、我国话剧史的学习与见证
探索与实验的新的长征——“新闻30分钟专栏”访谈
推进戏剧改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1997年3月5日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发言
重视加强戏剧的“可持续发展因素”——1999寄语新春
促进我国戏剧艺术“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增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发言
呼唤哲理、诗情和美的形式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话剧发展之路——纪念“中国话剧诞生九十周年大会”发言
关注时代开拓审美走向大众——纪念“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发言
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中国话剧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纪念会发言
学习“七一讲话”推动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让我们的戏剧装上两个“轮子”前进!——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
在地震砖石中开采“歌咏民族魂”的诗篇
赞戏剧创作的“精益求精”与“雅俗共赏”!——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表彰大会致辞
思想性、学术性和政策性极强的艰辛劳动!——“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评奖会”上的讲话
发扬我国戏剧导、表演艺术发展与革新的传统面对时代的召唤——“中国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体系论坛”发言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话剧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新的贡献——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2013年全体理事会发言
坚守“开拓”“创造”“求新”的勇气、智慧和良知——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2014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致辞
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作出我们“中国话剧协会”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话剧协会第一次会议致辞
“确立正方向、把握正能量、迈开正步伐”的整三年——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年会”致辞
交流、总结我们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语境,如何推动我们话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话剧协会2017年“年会”祝词
我们奋斗的成就和我们要反思的课题!——“2018年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祝词
坚守我们话剧人的“初心”做一个好的话剧人——“中国话剧协会2019年大会”致辞
祝贺与期待——第14届“梅花奖”颁奖会祝词
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第14届“梅花奖”颁奖座谈会发言
……

二、我国戏剧艺术的先驱
三、我国戏剧的耕耘者
四、戏剧演出阵地——剧院
五、戏剧论著评鉴
六、舞台演出评鉴
七、音乐剧之根、花、果
八、小品艺术
九、与港台戏剧界友人的交往
十、交流与借鉴
十一、戏剧教育篇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