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业技术
-
高温气冷堆工艺热应用(德)库尔特·库格勒 张作义 著《高温气冷堆工艺热应用(英文版)》介绍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及其在工艺热应用方面的原理、结构、设计、运行、安全、主要设备、经济性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在编写中力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使读者能够对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及其工艺热应用领域有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高温气冷堆工艺热应用(英文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核能和热能动力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从事高温气冷堆技术领域工作的科研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及政府官员全面了解高温气冷堆提供参考。
-
城市黑臭水体环保清淤评估与典型案例高红杰 等本书系统介绍城市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的治理措施、城市黑臭水体环保清淤的调查与评估方法等;以沈阳市为例,介绍沈阳市重点河流基本情况,分析河流底泥氮磷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毒害物污染分布特征,评估河流底泥氮磷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环境风险,并以满堂河及细河为例,分析典型河流的基本性状、营养物分布特征、有毒有害物分布特征,评估典型河流底泥污染状况;提出典型河流底泥环保清淤疏浚技术,为我国城市黑臭水体的监管及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
潜艇生命力李营等本书主要讲解了潜艇生命力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首先阐述了潜艇生命力对于保障潜艇安全、提高潜艇战斗力的重要意义;其次介绍了潜艇静力学条件下的浮态与稳度的变化规律,形成生命力基础理论,之后将该理论运用到潜艇平时防沉、破损抗沉工作中,指导实践应用;再次针对潜艇火灾等其他损害,讲解了潜艇防火防爆等内容;最后介绍了潜艇生命力评估模型、指标等内容。
-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作业工装及输送设备设计荆学东 主编本书列入“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丛书,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常用的工业机器人通用末端执行器的类型及其设计方法;第2章介绍机器人专用末端执行器的类型及其设计方法;第3章介绍机器人作业工装设计基础知识;第4章介绍机器人作业变位机的类型及其设计方法;第5章介绍机器人作业夹具设计方法;第6章介绍机器人学习作业输送设备设计方法。本书可用作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器人技术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学习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金属轧制技术朱伶俐,周文波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轧制理论(轧制过程的建立,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轧制压力),轧制工艺(轧材种类及其生产工艺流程,轧制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制订),板、带材生产(板、带材的生产概述,热轧板、带材生产,冷轧薄板、带材生产),型材和棒线材生产(棒、线材生产,型钢生产的一般问题),管材生产工艺(热轧无缝管材生产工艺,管材冷轧加工,焊管生产工艺),特种轧制(特种轧制综述,几种常用的特种轧制技术)等。 本书可供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艺、材料科学及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机电类、材料类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
数智科技工程建设谭伟贤,罗东《数智科技工程建设》以数智科技工程建设为主题,以“跟随世界潮流,紧贴时代脉搏,适应技术发展,面向工程应用”为宗旨,全面阐述数智科技工程建设事业的新动态、新思维、新经验。《数智科技工程建设》紧扣数智科技工程建设,涵盖数智科技工程建设全方位内容。《数智科技工程建设》共7篇20章,包括云计算在数智科技工程的应用案例、省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案例、网络在数智科技工程的应用案例、5G定制网在某工业企业的建设案例、数据技术在数智科技工程的应用案例、某省级海港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案例、智慧技术在数智科技工程的应用案例、某市智慧治安防控系统建设案例、安全技术在数智科技工程的应用案例、省级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安全体系建设案例、数智科技工程建设的管理,以及数智科技工程的检测、验收与运维和数智科技工程建设的绩效评价等。
-
标识密码学程朝辉Adi Shamir在1984年首次提出标识密码的概念. 21 世纪初, 伴随着一系列重要突破, 标识密码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在过去20 年间, 标识密码学形成众多理论研究结果, 一些标识密码算法已在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标识密码学领域的一些理论、模型、算法等, 并结合应用实践较详细地描述与工程应用相关的一些方法、实现和标准. 本书包括标识加密、标识签名、标识密钥协商协议等基本标识密码原语以及标识密码的一些重要发展, 如属性加密、广播加密、函数加密等. 本书还包括应用方面关注的密钥安全增强技术(如无证书公钥密码、门限标识密码、分布式密钥生成), 以及标识密码工程实现技术(如双线性对友好曲线的构造、双线性对快速计算方法及双线性对委托计算协议等).
-
燕山期中国陆缘岩浆成矿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王晓霞,欧阳荷根,刘军,柯昌辉本书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以燕山期古太平洋、蒙古-鄂霍次克洋和中特提斯(班公湖-怒江洋)三大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汇聚的视角,研究了古太平洋俯冲增生陆缘带、蒙古-鄂霍次克洋俯冲-碰撞造山带和班公湖-怒江俯冲-碰撞带关键地区岩浆与成矿作用的期次、空间分布规律、物质来源及其深部物质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编制了中国燕山期陆缘岩浆成矿图,首次系统对比分析了不同演化阶段陆缘岩浆成矿作用的规律、异同及其与深部物质组成的关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和认识东亚燕山期多板块汇聚与中国大陆成矿大爆发等重大科学问题奠定了新的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有益于该时期深部与浅部岩浆成矿作用关系的深入研究。
-
区域协同创新中高速铁路的网络效应龙奋杰,朱桃杏,石朗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格局的全面建成,高速铁路的区域“流效应”正逐步转化为区域协同创新的重大优势。本书通过系统梳理高速铁路影响区域创新的基础理论,从创新人才流动和创新空间重构等方面剖析高速铁路条件下区域创新的特征,从仿真和实证的视角验证高速铁路对区域创新的效果,从全国层面、京津冀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协同创新具体表现及作用机制,最后对高速铁路场景下区域协同创新的利益协调过程进行博弈仿真,并提出高速铁路网络引导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与对策。
-
从太空观测到的极地冰盖量变冉将军进入21世纪以来,卫星重力的发展被认为是大地测量学领域在继GPS(全球定位系统)后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尤其是低轨重力卫星计划GRACE的成功实施,为研究地球重力场时空变化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给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水文学和冰川学等领域带来了勃勃生机。极地的战略地位显得越发重要,然而中国对极地的研究尚少。鉴于此,《Mass variations of polar ice sheet observed from space》重点介绍了目前从GRACE观测数据里提取出地球表面质量迁移信号的主流方法(mascon: mass concentration)的关键技术,包括**的参数化方法、基于Tikhonov的时空约束、观测数据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等,并跟国际主流单位(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JPL、戈达德飞行中心)的产品做出详细的分析比较。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对近十年来北极冰川的质量变化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估,可以服务于国家目前准备开发的“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道(“一带一路”海上合作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