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业技术
-
四色江南王月瑶,陈波,杨翔,等从古至今,人们对江南的认识更多只是一种意象,对其具体地区范围、地区环境和地域特色都还是模糊的。为此,本书基于对江南发展历史、地域范围和江南古典园林的梳理,提炼出江南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特色和分区特色,从而总结归纳基于江南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素与手法,并运用这些要素与手法对江南地区的现代景观设计项目——2021 年扬州世园会核心展区公共景观进行分析与深化设计。
-
制造业精益创新之道王灵玲、韩竹、俞岳平 著本书融入精益思想,论述了发现设计、生产、质量领域问题的方法,提出了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问题解决模式,既论述了各自领域特有的解决方法,又提出了将创新设计方法运用于生产、质量领域的问题解决。本书从创新解决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相关问题的路径出发,第一篇论述了设计问题分析与解决,包括产品创新设计、需求发现和调研分析、产品概念设计;第二篇论述了生产问题分析与解决,包括流线化生产线规划、生产自动化装置设计和产品生产快速切换;第三篇论述了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包括质量问题的测量与描述、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和质量改进的试验设计。本书对于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可供机械制造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
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应用史瑞英、刘星 主编本书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接“1 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考评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识先导、项目引导的理念,使学生在应用软件技能的同时,结合行业的设计规范与原则,突出BIM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分5个部分,系统阐述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搭建、协同应用、成果输出等内容。内容简洁、紧贴应用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开发了丰富的微课视频、动画资源,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院校与应用型本科学校建筑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造价管理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环境敏感型聚芳醚树状分子凝胶刘志雄 著树状分子凝胶作为一类特殊的超分子凝胶,兼具聚合物凝胶和小分子凝胶的双重优点。本书全面总结了树状分子凝胶材料的制备以及环境刺激响应性能,结合作者自己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树状分子凝胶因子核心、枝上和外围三个方面进行功能化,从中选取了四大类典型的环境敏感型聚芳醚型树状分子凝胶材料,介绍了凝胶因子的合成、凝胶材料制备、成凝胶机理、环境刺激响应性能以及污染物吸附性能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可供从事功能凝胶材料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等学校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参考。
-
植醇磷酸化途径调控光合作用分子机理研究王蕾 著无
-
民航实用英语李姝、姚晓鸣 主编《民航实用英语》(下册)共6个单元,旨在通过真实浓厚的行业背景、身临其境的职业场景、原汁原味的客舱用语、实用丰富的民航知识和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客舱服务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和急救、特殊乘客服务、应急救援、免税购物、着陆服务事宜和海关检查。本书可供本科院校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空中乘务专业英语教学使用,也可作为航空公司新引进乘务人员英语培训教程,或成熟乘务人员复训时英语书面及口语测试的参考材料。
-
阿拉善地块北缘石炭纪张少华该书以现代构造地质学和盆地分析理论为指导,遵循整体、动态、综合的原则,利用大量的手资料,系统探讨了阿拉善地块北缘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结合大量已有资料,划分了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架;通过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物源分析,揭示了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充填过程和构造属性;通过构造变形变位、岩浆热力活动和低温热年代学分析,厘定了石炭—二叠纪盆地后期改造的期次、表现形式、强度、时空差异性,建立了各期构造变动与区域构造的关系;根据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发育特征、烃源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划分了3个不同级别的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勘探远景区。
-
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顾锞 等本书基于国产飞腾高性能CPU的嵌入式开发板,从嵌入式开发、操作系统、硬件接口的应用实践、综合人工智能项目实践进行了介绍与实例展示。首先介绍飞腾教育开发板的硬件平台及基本使用方法,然后以D2000处理器为主体,详细介绍基本硬件结构、工作原理、音视频模块和典型AI应用等实践案例。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软硬结合,强化实践。为了便于理解,书中列举了大量应用实例,所有实例均在开发板上调试通过,可以直接运行,且每个应用实例均给出程序参考程序。适合教师讲授,易于学生阅读。本书在编写时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书中图文并茂,针对本科层次学生特点,内容讲解在够用的基础上,突出实际应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参考。
-
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冲击波研究发展历程吴强,李俊,耿华运 等 译《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冲击波研究发展历程》命名为《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冲击波研究发展历程》,2011年初秋开始编写,旨在记录冲击波研究的历史。很多于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新加入圣地亚国家实验室(SNL)的员工,都曾向詹姆斯(吉姆)·阿赛(James(Jim)Asay)和拉利特·卡比尔达斯(拉利特·查比达斯(Lalit Chhabildas))询问过冲击波技术发展历史。为使《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冲击波研究发展历程》全面完整,我们决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冲击波研究在SNL兴起开始,记录迄今为止冲击波技术的发展和SNL取得的成就。《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冲击波研究发展历程》内容包括研究材料高压响应行为的超高速冲击实验和磁加载实验的综述,描述材料响应的先进模型和从头算理论,以及用于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先进计算。在《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冲击波研究发展历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两个主要的冲击波研究方向贯穿SNL大部分历史:一个主要聚焦冲击波现象的科学方面,而另一个强调工程应用。我们三人(阿赛,卡比尔达斯和劳伦斯)都来自工程领域,因而对工程方面研究存在固有的偏爱,但我们还是会尽量呈现冲击波研究的平衡图景,特别是在确定关键冲击波技术方面。此外,回忆录作者一部分涉及冲击波研究的科学方面,而另一部分涉及冲击波研究的工程方面,这在许多情况下提供了一个平衡的视角。虽然我们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客观,但我们仍希望为遗漏某些人及其研究可能造成的任何疏忽而道歉。
-
盆地和造山带构造物理模拟及应用分析何文刚 编著本书以构造物理模拟的相似理论为基础,以盆地和造山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为基本出发点,以科学问题的产生、物理模拟方法及模型建立、模拟结果和科学问题的解释为脉络,开展了对伸展型盆地,挤压型盆地,走滑拉分型盆地,褶皱-冲断带如阿尔卑斯山、扎格罗斯山、安第斯山等典型造山带以及特殊的底辟构造,以及造山带和盆地内部结构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剥蚀和抬升、块体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构造变形物理模拟方法技术的分析和探讨。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可供从事构造物理模拟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