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现代新诗的谱系与传统
作者:李怡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0-01
ISBN:9787503974939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论者多年致力中国现代新诗史论研究的论述精编,从新诗发展史到中外诗歌的艺术渊源,再到诗人论、作品论及学术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均有涉及,是进一步探索和梳理中国现代新诗一系列重要现象的依据和基础,也是总结中国新诗内在脉络与发展谱系的重要思路。
作者简介
李怡,文学博士,1966年6月生于重庆。曾经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求学、任教22年。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教*部新世纪人才、天府万人计划文化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作为方法的民国》等。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目录
目录
001 导 论 “中国现代新诗”及其“传统”
003 一、何谓“中国现代新诗”
024 二、中国新诗的“传统”
031 第一章 诞生:历史与文化的巨变
033 一、多重文化传统的融会冲撞与中国新诗的诞生
047 二、生存实感的引入与中国“新”诗
059 三、大众传媒与新诗的生成
069 四、多种书写语言的交融与冲突
091 第二章 探索中的发展: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诗
093 一、胡适《尝试集》与中国新诗
104 二、早期新诗探索的四川氛围与地方路径
137 三、误读与想象:郭沫若、浪漫主义与泛神论
144 四、新月派与中国新诗的巴那斯主义
148 五、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162 六、闻一多:矛盾与互斥
171 七、李金发:沟通与不通
184 八、鲁迅:新诗的“边鼓”
207 第三章 中外融合与中国新诗的 20 世纪 30 年代
209 一、戴望舒:中国灵魂的世纪病
222 二、何其芳:欧风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234 三、卞之琳:楼下的风景
249 四、梁宗岱:意志化的辉光与物态化的迷醉
263 五、朱自清:探寻“与传统有关”的“现代化”
283 第 四章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新诗的成熟
285 一、七月诗派领袖胡风的历史贡献
294 二、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305 三、冯至:“远取譬”与“最为杰出的抒情”
316 四、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334 五、袁可嘉:“现代化”与中国意义
354 六、徐訏:场边、门边与街边
375 第五章 当代岁月:曲折、蜿蜒与分化
377 一、20 世纪 50 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394 二、“朦胧诗”现象讨论
410 三、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的消长
429 结 语 标准与尺度:如何评价中国现代新诗
437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新诗期刊抢救性工程的必要与可能
457 附录二 当代诗歌中的踽踽独行者——怀念任洪渊老师
465 后 记
001 导 论 “中国现代新诗”及其“传统”
003 一、何谓“中国现代新诗”
024 二、中国新诗的“传统”
031 第一章 诞生:历史与文化的巨变
033 一、多重文化传统的融会冲撞与中国新诗的诞生
047 二、生存实感的引入与中国“新”诗
059 三、大众传媒与新诗的生成
069 四、多种书写语言的交融与冲突
091 第二章 探索中的发展: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诗
093 一、胡适《尝试集》与中国新诗
104 二、早期新诗探索的四川氛围与地方路径
137 三、误读与想象:郭沫若、浪漫主义与泛神论
144 四、新月派与中国新诗的巴那斯主义
148 五、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162 六、闻一多:矛盾与互斥
171 七、李金发:沟通与不通
184 八、鲁迅:新诗的“边鼓”
207 第三章 中外融合与中国新诗的 20 世纪 30 年代
209 一、戴望舒:中国灵魂的世纪病
222 二、何其芳:欧风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234 三、卞之琳:楼下的风景
249 四、梁宗岱:意志化的辉光与物态化的迷醉
263 五、朱自清:探寻“与传统有关”的“现代化”
283 第 四章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新诗的成熟
285 一、七月诗派领袖胡风的历史贡献
294 二、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305 三、冯至:“远取譬”与“最为杰出的抒情”
316 四、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334 五、袁可嘉:“现代化”与中国意义
354 六、徐訏:场边、门边与街边
375 第五章 当代岁月:曲折、蜿蜒与分化
377 一、20 世纪 50 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394 二、“朦胧诗”现象讨论
410 三、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的消长
429 结 语 标准与尺度:如何评价中国现代新诗
437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新诗期刊抢救性工程的必要与可能
457 附录二 当代诗歌中的踽踽独行者——怀念任洪渊老师
465 后 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