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

作者:曾令存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1-01

ISBN:9787200182781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写实质上是不同文学史观念的对话,并与该学科建构同步。本书不再简单地在文学史框架内讨论文学问题,而将70年的当代文学编写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梳理70年编写历程的同时,回应当代中国的文学管理机制等外在因素对文学史编写的影响,思考不同时期文学史编写理念与当时社会思潮的内在关联,探讨当代人编写当代史等复杂命题。
作者简介
  曾令存,1964年出生,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三级教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导。梅州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1982年至1989年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客家文化研究,主持**部、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办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
目录
代 序    关于书稿的通信                        洪子诚  曾令存
绪 论 当代文学史编写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当代文学”的观念及其历史叙述的建构(1949—1978)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史稿》与“当代文学”的诞生 
一  《史稿》与《新民主主义论》和《讲话》
二  《史稿》的内容设计与作家选择 
三  作为文学史写作实践的意义与影响  
四 “当代文学”的编写预设与学科阐释   
   第二节 当代文学史叙述范式的构建与演化  
一  重估五四新文学价值   
二  新中国文学史观的人民性  
三  人民性文学史观的发展  
四  文艺人民性立场的马克思主义追溯 
   第三节 集体编写与《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等史著   
一  不以“史”命名的第一本“当代文学史”
二  文学史的集体编写   
三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四  主流文化立场的表达 
五  《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与《文学十年》
   第四节 激进文学史观下的文学史撰述 
一  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学史 
二 “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神话 
三  激进文艺思想的历史寻踪 
第二章  “回归五四”语境中的当代文学史编写(1979—1989)   
第一节 80年代[[[]  本书主要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1949—2019)不同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情况。书中的“××年代”,如无特别说明,均指“20世纪××年代”。]]当代文学史编写的知识语境  
一  “新启蒙”视域中的文学版图描绘  
二  几部海外出版的现当代文学史  
三 “文学主体性”理论及“纯文学”观念构想 
四  当代文学史叙述的内部矛盾   
   第二节 新时期早期的两部文学史与一部思潮史  
 一  当代文学史编写工作的重启 
 二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的延续与超越   
 三  《当代文学概观》的“‘文学’史意识”   
 四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正本清源   
第三节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  一部不断修订的当代文学史   
二 “新编本”的“新时期文学”概念 
三 “新编本”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叙述   
四 “新编本”的《史稿》痕迹  
五  当代文学史持续修订的多重因素   
第四节  “重写文学史”思潮中的当代文学史叙述实验   
一 “重写文学史”势能的积聚 
二  被剥离出历史的“当代” 
三  未完成的当代文学史编写实验
第三章 当代文学史编写的学科意识与多元格局(1990—2010)   
第一节 启蒙的质疑与文学批评的分化   
一 后启蒙时代的思想文化症候   
二 批评的功能分化与理论纠结   
三 当代文学史编写的繁荣及原因  
第二节  《抗争宿命之路》等“再解读”思潮 
一 “再解读”思潮及《再解读》  
二 “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挪用   
三  从《抗争宿命之路》到《经典再解读》 
四  存在争议的文学史叙述方式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版)的学科意识    
一  史著与若干著述的钩沉   
二  文学史观念的制度层面演绎   
三 “新的历史叙述”空间的拓展 
四  个人写史的“期许与限度”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民间”视角  
一  观念体系的构建与编写设想   
二  寻找被“遗忘”的文学世界   
三  重审文学的“民间”形态  
四  打开的与遮蔽的“当代” 
第五节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的启蒙立场    
一  编写的缘起与背景   
二  问题预设与分期法则    
三 “之”字形的当代文学发展史观    
四 作家作品评析的突破与局限    
第六节  当代文学史编写多元格局的形成     
一  三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当代”    
二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的“新元素”     
三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观念与视角   
第四章 当代文学史编写与史料整理研究(2010—2019)  
第一节 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新状态    
一 近十年来的当代文学史编写    
二 面对史料的整理与甄释    
三 告别“当代”的学科诉求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的“折返”   
一 “从史料再出发”的编写理念    
二  文学史叙述中的“文学史”   
三  史料选编中的问题意识    
第三节  《材料与注释》的“延伸”与“终结”     
一 “后当代”的文学史编写研究    
二  重返当代史的困难与尝试    
三 “材料”的权重与诠释的向度    
四 “微弱叙事”的文体与风格
第五章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一瞥(1949—2019)    
第一节 几个与编写相关的问题    
一  文学史编写的“问题导向”    
二 “华裔学者”的双重身份    
三  文学史叙述模式的“修复”    
第二节 从夏志清到司马长风    
一 “冷战时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二  司马长风的“回归民族传统”     
三  对文学思潮与文艺论争的淡化    
四 “世界向度”与“文学性”    
第三节 林曼叔等《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一  写作、出版与相关评论    
二  现实主义文学史观的构建与实践     
三  当代作家的机制梳理与类别意识    
四  矛盾与裂缝及其他    
第四节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一  海外汉学家的文化身份与文学史立场  
二  当代文学“经典”的序列及其认证   
三  现代政治学与“习惯性标准”的作品诠释   
四  充满质疑与不确定性的文学史叙述 
第五节 王德威《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 “重写”的海外回响 
二 “何为文学史”的追问   
三 “世界中”的现代中国文学    
四 现代文学史再出发的可能性
余 论 渐行渐远的“当代”与“文学史” 
附 录 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版情况(1949—2019) 
参考文献   
后 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