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

作者:辛向阳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2-01

ISBN:9787229180973

定价:¥5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中国式现代化“六观”丛书中的“文明观”卷,作者用通俗晓畅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全面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内涵,从中国精神到中华文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到“五大文明”全面提升,既有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衔接,又有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总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
  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小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
目录
目 录
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六观”的独特价值与贡献 姜 辉 /1
导 论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文明观 /1
第一章
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植根 /15
一、民族精神的底色 /17
(一) 承载了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 /17
(二)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1
(三) 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27
二、中华文明的形塑 /31
(一) 中华文明的独特智慧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高度契合 /31
(二) 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36
(三) 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资源 /41
三、“何以有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华文明 /47
(一)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7
(二) 中华文明获得新的时代内涵 /49
(三) 文明之光点亮复兴之路 /53
第二章
在世界文明中绽放异彩 /59
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61
(一)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62
(二) 人类文明的融合发展 /65
(三)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68
二、现代化≠西方化 /71
(一)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深刻变革 /72
(二) 西方现代化:历程与局限 /77
(三) 中国现代化:探索与意义 /80
三、和而不同的中华文明 /84
(一) 古丝绸之路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 /85
(二) 中华文明向外传播深刻影响了其他文明 /87
(三) 中外文明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壮大 /91
第三章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95
一、何为“两个文明”? /98
(一)“两个文明”是辩证统一的 /99
(二) 资本逻辑下“两个文明”是扭曲的 /103
(三)“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06
二、目标:物质富足、精神富有 /110
(一) 既要经济强,也要文化强 /111
(二)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116
(三) 既要硬实力,也要软实力 /120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助推剂 /123
(一) 夯实物质文明基础 /124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126
(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 /131
(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5
第四章
“五大文明”全面提升 /139
一、内涵与实践 /142
(一) 物质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肌体) /142
(二) 政治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骨骼) /143
(三) 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撑 (心灵) /145
(四) 社会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条件 (精神) /148
(五) 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前提 (容颜) /150
二、关系与形成 /154
(一) 人类文明是由“五大文明”共同构成的有机体 /155
(二)“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 /156
(三)“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指
向 /157
(四) “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
途径 /159
3
三、发展目标:全面提升 /160
(一) 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物质文明) /160
(二)“中国之治”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境界 (政治文明) /162
(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 /164
(四) 以人为本共创共享高品质生活 (社会文明) /166
(五) 从绿水青山中看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168
第五章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71
一、相伴而生——现代化与文明新形态 /173
(一) 现代化是文明新形态的生成载体 /176
(二) 文明新形态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180
二、“三个超越” /183
(一)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183
(二)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187
(三)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189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 /192
(一) 超越资本主义文明 /192
(二) 为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文明探索提供经验和智慧 /198
(三) 拓展了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路径 /202
(四) 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更
大贡献 /204
后 记 /207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