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时代中国法治题材剧中的法律人形象研究
作者:邵将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1-01
ISBN:9787507852899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京师艺术论丛”中的一本。本书以新时代优秀法治题材剧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深入系统地探讨法治题材代表性剧作中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法律人”形象所蕴含的法律职业伦理、现代法治精神等丰富的精神内蕴与思想内涵,把握作品所呈现的人物形象的类型谱系、叙事策略、审美风格等。
作者简介
邵将北京联合大学新闻与传播系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影视剧史论与网络新媒体。现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撰专著5部;获省部级科研奖项2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目录
绪 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三、2010年以来法治题材剧发展概况
四、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第一章 “法律人”形象类型谱系及其审美表现
第一节 社会职能视域下的“法律人”形象构成
一、警察/法官/检察官系列:融媒体环境中的多元艺术呈现
二、律师/法学学者/法律顾问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想象
第二节 承担不同角色功能的“法律人”形象类型
一、运筹帷幄的指挥者
二、大智大勇的执行者
三、职责明确的助手
四、堕落迷失的阻挠者
第三节 艺术审美形态中的“法律人”形象类型
一、鲜明突出的扁形
二、纵向渐变的层递型
三、多维立体的圆形
第二章 “法律人”形象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对比共构的群像特色
一、一超多强:“卡里斯马”的“光环”凸显
二、双雄联盟:双主角人物的互相衬托
三、多点交织:“犯中求避”的群像塑造
第二节 双线并行中的人物关系呈现
一、职业线中的深厚情谊与微妙关系
二、非职业线中的家庭危机与突围
第三节 渐变式/突变式的戏剧冲突营造
一、“高潮前置” “戏核”事件展开突变风云
二、“串珠式”/“散点式”事件勾连渐变式小冲突
第三章 “法律人”形象的精神内蕴
第一节 正邪对峙中的正向价值彰显
一、现代法治精神及其启蒙价值
二、主流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追求
第二节 情、理、法、权冲突及其人文内涵
一、情、理、法博弈凸显精神格局
二、程序正义彰显现代法治精神
第三节 罪与罚的警示和教化作用
一、彰显“积恶余殃”警示意义
二、“悬崖勒马”的教化意义
三、勿行“法外正义”的深刻寓意
第四章 塑造“法律人”形象的影像风格及其审美追求
第一节 主旋律法治题材剧的“中正平和”美学风格
一、恢宏大气的庄严/崇高之美
二、内敛克制的惊险/悬疑之美
三、含蓄蕴藉的朴实/恬淡之美
第二节 律政题材剧的时尚化审美
一、都市空间镜像与人物造型“神话”
二、“都市梦”描绘与“治愈系”特色
第三节 网络罪案题材剧的奇观化审美
一、暗、黑、惊、奇的视觉风格
二、“社会派推理体”的人物语言风格
第五章 “法律人”形象塑造的缺失与反思
第一节 “法律人”形象塑造的缺失
一、“法律人”形象塑造的脸谱化
二、现实主义的偏离与真实性呈现的悖论
第二节 对“法律人”形象的文化反思
一、畸形消费与法治题材剧的“审丑”误区
二、原欲释放与“法律人”的情感泛化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1979—2009年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形象塑造的发展流变
附录 2:论文的研究样本:2010年以来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代表形象名录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三、2010年以来法治题材剧发展概况
四、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第一章 “法律人”形象类型谱系及其审美表现
第一节 社会职能视域下的“法律人”形象构成
一、警察/法官/检察官系列:融媒体环境中的多元艺术呈现
二、律师/法学学者/法律顾问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想象
第二节 承担不同角色功能的“法律人”形象类型
一、运筹帷幄的指挥者
二、大智大勇的执行者
三、职责明确的助手
四、堕落迷失的阻挠者
第三节 艺术审美形态中的“法律人”形象类型
一、鲜明突出的扁形
二、纵向渐变的层递型
三、多维立体的圆形
第二章 “法律人”形象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对比共构的群像特色
一、一超多强:“卡里斯马”的“光环”凸显
二、双雄联盟:双主角人物的互相衬托
三、多点交织:“犯中求避”的群像塑造
第二节 双线并行中的人物关系呈现
一、职业线中的深厚情谊与微妙关系
二、非职业线中的家庭危机与突围
第三节 渐变式/突变式的戏剧冲突营造
一、“高潮前置” “戏核”事件展开突变风云
二、“串珠式”/“散点式”事件勾连渐变式小冲突
第三章 “法律人”形象的精神内蕴
第一节 正邪对峙中的正向价值彰显
一、现代法治精神及其启蒙价值
二、主流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追求
第二节 情、理、法、权冲突及其人文内涵
一、情、理、法博弈凸显精神格局
二、程序正义彰显现代法治精神
第三节 罪与罚的警示和教化作用
一、彰显“积恶余殃”警示意义
二、“悬崖勒马”的教化意义
三、勿行“法外正义”的深刻寓意
第四章 塑造“法律人”形象的影像风格及其审美追求
第一节 主旋律法治题材剧的“中正平和”美学风格
一、恢宏大气的庄严/崇高之美
二、内敛克制的惊险/悬疑之美
三、含蓄蕴藉的朴实/恬淡之美
第二节 律政题材剧的时尚化审美
一、都市空间镜像与人物造型“神话”
二、“都市梦”描绘与“治愈系”特色
第三节 网络罪案题材剧的奇观化审美
一、暗、黑、惊、奇的视觉风格
二、“社会派推理体”的人物语言风格
第五章 “法律人”形象塑造的缺失与反思
第一节 “法律人”形象塑造的缺失
一、“法律人”形象塑造的脸谱化
二、现实主义的偏离与真实性呈现的悖论
第二节 对“法律人”形象的文化反思
一、畸形消费与法治题材剧的“审丑”误区
二、原欲释放与“法律人”的情感泛化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1979—2009年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形象塑造的发展流变
附录 2:论文的研究样本:2010年以来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代表形象名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