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沧海人归:中国大陆学界金庸接受研究(1979-2000)
作者:汪静波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01
ISBN:9787519052768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当下接受美学日新月异的理论框架,较诸过往,“接受主体”的重要地位,似已被推举至前所未有的境地。而在具体的接受史撰写之中,似仍少见充分转换视角,深入接受主体的心路历程,针对研究文本撰写的“背后”,加以探讨接受史著作。在此,或许“金庸接受史”能够作为一个标本,若将地域着重限定于大陆,将人群定格在学界,时限则置为庚午马年至千禧年末(1990-2000),将这一研究对象固定下来之后,通过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围绕其人其作展开的批评与研究,换一种角度切入背后的生态现场,也许能够对具体的“研究”文本生发机制,取得更为深切的理解。
作者简介
汪静波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师从殷国明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批评、西方当代文艺理论。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起
第二节前人研究成果及综述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1979—1989:应时而动的单篇批评
第一节郑朝宗与第四次文代会:“金学”发轫考
第二节冯其庸与《谈金庸》:刊物的改变与“金庸”指涉的复杂性
第三节章培恒论金庸与《李自成》:以人性还是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章1989—1994:学界的接纳与专著的出炉
第一节陈平原与《千古文人侠客梦》
第二节“金学第一人”陈墨:近十本研究专著
第三节罗孚与《读书》:《北京十年》的渗透影响
第三章1994—1998:高校的认可与刊物的支持
第一节王一川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体验”的扩散
第二节严家炎与《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北大的认同
第三节《通俗文学评论》与“金庸专号”:刊物的支撑
第四章1998—2000:金学的火热与论战的浪潮
第一节科罗拉多、台北、北京:以三地金学研讨会为例
第二节何满子、袁良骏、王彬彬:学界生态与新文学传统之争
第三节王朔的挑战:世纪末的“众声喧哗”
结语
第一节二十年间(1979—2000)接受特点与总结
第二节新的“金学研究”学术生长点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选题缘起
第二节前人研究成果及综述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1979—1989:应时而动的单篇批评
第一节郑朝宗与第四次文代会:“金学”发轫考
第二节冯其庸与《谈金庸》:刊物的改变与“金庸”指涉的复杂性
第三节章培恒论金庸与《李自成》:以人性还是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章1989—1994:学界的接纳与专著的出炉
第一节陈平原与《千古文人侠客梦》
第二节“金学第一人”陈墨:近十本研究专著
第三节罗孚与《读书》:《北京十年》的渗透影响
第三章1994—1998:高校的认可与刊物的支持
第一节王一川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体验”的扩散
第二节严家炎与《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北大的认同
第三节《通俗文学评论》与“金庸专号”:刊物的支撑
第四章1998—2000:金学的火热与论战的浪潮
第一节科罗拉多、台北、北京:以三地金学研讨会为例
第二节何满子、袁良骏、王彬彬:学界生态与新文学传统之争
第三节王朔的挑战:世纪末的“众声喧哗”
结语
第一节二十年间(1979—2000)接受特点与总结
第二节新的“金学研究”学术生长点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