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
作者:洪修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08-01
ISBN:9787100217262
定价:¥1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佛教中国化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铸就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全书以中国佛教文化自身的发展为经,以其与别种文化形态的关系为纬,力图展现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揭示中国佛教与政治、经济、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为深入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洪修平,南京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图书馆前馆长,担任 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评审专家、 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 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儒藏》编委、《宗教学研究》编委,以及 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等。以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获 “政府特殊津贴”,获“江苏省高校 青年骨 ”称号,并入选“跨世纪 人才培养计划”,获聘 2011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2018)。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印度之源
第一节 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
第二节 佛教的分化与发展
第三节 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二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开端(汉代)
第一节 佛教的初传
第二节 中印文化的最初碰撞与反应
第三节 汉代译介的佛学两大系统
第三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初具规模(魏晋)
第一节 佛教在三国时的展开
第二节 两晋佛教与玄佛合流
第三节 中国佛教学者的崛起
第四节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第四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趋于繁兴(南北朝)
第一节 南北朝的分裂与佛教的隆盛
第二节 僧官制度、寺院经济与世俗的佛教信仰
第三节 讲习经论的盛行与佛教学派的林立
第四节 竺道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
第五节 儒佛道相融相争与二武灭佛
第六节 佛教艺术
第五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隋唐)
第一节 隋唐帝王与佛教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空前繁荣
第三节 天台宗
第四节 三论宗
第五节 法相唯识宗
第六节 华严宗
第七节 禅宗
第八节 净土宗
第九节 其他各宗
第十节 佛教文学艺术与社会性活动的发展
第十一节 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新发展
第六章 中国佛教的由盛而衰及其新特点(宋辽金元)
第一节 佛教在衰微趋势中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 佛教各宗派的演变
第三节 佛教的内外融合
第四节 佛教向社会文化各领域的渗透
第七章 中国佛教的衰落与世俗化(明清)
第一节 佛教与政治
第二节 经藏的刻印与佛教著述
第三节 衰落中的佛教诸宗
第四节 三教合一与明代四大高僧
第五节 佛教的世俗化发展
第六节 居士佛教的兴起
第八章 中国佛教在衰落中的革新(近代)
第一节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佛教文化的复兴
第二节 佛教的革新运动与人间佛教
第九章 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形成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
第三节 藏传佛教的特色及其流传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第五节 大乘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
第六节 少数民族地区佛教的特点
第十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对外交流
第一节 佛教东渐与西行求法
第二节 佛教中心与向外传播
第十一章 中印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缘起与无我
第二节 缘起论的展开
第三节 法印说与修行论
第十二章 中国佛教主要宗派的理论
第一节 性具实相说
第二节 法相唯识学
第三节 法界缘起论
第四节 修心见性论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文献索引
后记
增订版后记
新版(第三版)后记
第一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印度之源
第一节 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
第二节 佛教的分化与发展
第三节 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二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开端(汉代)
第一节 佛教的初传
第二节 中印文化的最初碰撞与反应
第三节 汉代译介的佛学两大系统
第三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初具规模(魏晋)
第一节 佛教在三国时的展开
第二节 两晋佛教与玄佛合流
第三节 中国佛教学者的崛起
第四节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第四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趋于繁兴(南北朝)
第一节 南北朝的分裂与佛教的隆盛
第二节 僧官制度、寺院经济与世俗的佛教信仰
第三节 讲习经论的盛行与佛教学派的林立
第四节 竺道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
第五节 儒佛道相融相争与二武灭佛
第六节 佛教艺术
第五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隋唐)
第一节 隋唐帝王与佛教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空前繁荣
第三节 天台宗
第四节 三论宗
第五节 法相唯识宗
第六节 华严宗
第七节 禅宗
第八节 净土宗
第九节 其他各宗
第十节 佛教文学艺术与社会性活动的发展
第十一节 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新发展
第六章 中国佛教的由盛而衰及其新特点(宋辽金元)
第一节 佛教在衰微趋势中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 佛教各宗派的演变
第三节 佛教的内外融合
第四节 佛教向社会文化各领域的渗透
第七章 中国佛教的衰落与世俗化(明清)
第一节 佛教与政治
第二节 经藏的刻印与佛教著述
第三节 衰落中的佛教诸宗
第四节 三教合一与明代四大高僧
第五节 佛教的世俗化发展
第六节 居士佛教的兴起
第八章 中国佛教在衰落中的革新(近代)
第一节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佛教文化的复兴
第二节 佛教的革新运动与人间佛教
第九章 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形成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
第三节 藏传佛教的特色及其流传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上座部佛教
第五节 大乘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
第六节 少数民族地区佛教的特点
第十章 中国佛教文化的对外交流
第一节 佛教东渐与西行求法
第二节 佛教中心与向外传播
第十一章 中印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缘起与无我
第二节 缘起论的展开
第三节 法印说与修行论
第十二章 中国佛教主要宗派的理论
第一节 性具实相说
第二节 法相唯识学
第三节 法界缘起论
第四节 修心见性论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文献索引
后记
增订版后记
新版(第三版)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