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
-
浙江植物志 第十卷 被子植物《浙江植物志(新编)》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新编)·第十卷 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莎草科至兰科)》记载浙江省野生或习见栽培的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莎草科至兰科)18科,156属,560种(不计种下分类群,但浙江无原种的种下分类群以种计)。其中包括本志作者自《浙江植物志》(新编)项目启动以来发表的新分类群(新种、新亚种和新变种)7个,新组合1个,7个新异名被归并。中国新记录种2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含亚种和变种)19个,订正了4个以往的错误鉴定。每种植物有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描述、产地、生境、分布、用途等,近95%的种类附有野外实地拍摄的彩色图片。《浙江植物志(新编)·第十卷 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莎草科至兰科)》可供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环保等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广大植物爱好者参考,也可作为各类院校植物学、农学、林学、园艺学、药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
-
世界蟋蟀类同物异名目录印象初,施鉴屏,印展,印海祥本书收录了世界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蟋蟀6科715属5669种,收录了每个物种的模式产地、模式标本保存地、原始文献和引用文献等信息,这将为蟋蟀分类研究和发展提供便利。
-
西藏拉萨地块二叠纪地层及生物群张以春等6人本书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大学自 2017年起联合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深时特提斯生物与环境演变”专题专著,亦系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研究之集成成果之一,由参与青藏高原研究的人员共同编著。本书聚焦拉萨地块的二叠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共分 6章,主要包括拉萨地块多个区域二叠纪地层、生物群组合及它们的古生物地理和古地理意义。本书的特点是以科考获取的大量第一手化石材料为基础,通过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生物群的特点,建立了拉萨地块的古生物地理的演变模式,阐明拉萨地块的古生物地理区系演化及其与相邻构造单元的异同点。本书能够为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研究、深时古地理重建和沉积矿产的时空分布等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
三峡库区水生态空间管控及制度研究王冠军暂缺简介...
-
酶工程韩双艳,郭勇本书是在2016年郭勇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酶工程》(第四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酶工程的**进展,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修改补充而成。本书主要介绍酶的生产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其**进展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10章,分别为绪论、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固定化、酶的非水相催化、酶的分子定向进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书中配套思考题答案、延伸阅读、音频、视频、微课、动画等数字资源。同时,为了方便教师授课,本书还提供精美课件供教师参考。
-
生命的逻辑白书农 著《生命的逻辑——整合子生命观概论》根据作者讲授6年的同名通识课讲义编写而成。全书以“什么是‘活’”这一问题作为起点,循序渐进地对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产物进行推理,构建起对“生命”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合理的概念框架。全书内容包括:理解生命现象的11个时间节点;2. 探索的历程:人类生命观是如何构建的;什么叫“活”;什么叫“演化”;前细胞生命系统;细胞化生命系统;超细胞生命系统等。在有关生物知识的取舍和表述上以适合高中毕业生应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为原则,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大熊猫国家公园 汶川自然教育手册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自然教育手册编委会本书以汶川著名的大熊猫、珙桐、银杏三大孑遗物种为主线,包括探秘孑遗物种、孑遗物种生态系统、孑遗物种的自然智慧、孑遗物种保护与利用四个篇章,向读者展示以大熊猫为旗舰物种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管理总站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与手段,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唤醒读者的保护意识,吸引读者参与自然教育,通过教育开展保护工作。
-
群体科学家在遗传密码领域的贡献孙咏萍本书介绍了10 位在遗传密码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及其理论观点、历史贡献和所获荣誉,有自己独特的体例———每章都有引言、正文、总结、扩展阅读及参考文献。本书试图再现科学家群体在遗传密码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历史图景, 凝练科学家们的研究风格、特征及被誉为自身主宰的科学精神, 进而使读者获得启示与激励。
-
周丛生物研究方法吴永红,徐滢 等周丛生物直接影响水 -土(或液 -固)界面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和界面过程的关键带、热区。本书是作者研究团队近二十年的方法总结,主要包括周丛生物的特征及其效应、周丛生物综合调查的采样点布设方法、样品采集与保存、室内扩大化培养技术,以及周丛生物样品常见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分析测试技术等内容。
-
渔业与震灾滨田武士《渔业与震灾》讲述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北常磐一带的村落面临的困境:渔业的发展在原本存在的从业人口老龄化,鱼资源减少,进口水产品竞争等问题之上,又面临着核辐射造成的海洋污染等,渔业社会濒临危机。作者在书中先是呼吁首先要认识并承认渔业社会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在这一认知前提下重视渔民、渔村以及传承了渔民“自治、参与、负责”精神的渔业协同组合(渔业协同合作组织,简称渔协)的“协同”力量。只有从业人员的劳动“人格”得到重视,地域的再生才能得以实现,要重视“人的劳作”,在唯经济论的现代社会,更应当积极探讨如何让“人的劳作”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