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
-
湖南古生物研究进展童光辉,刘立,王文哲,蔡杏琳,李光湖南的寒武系发育完整,出露广泛,横向变化很大,可分为属华北区系的湘西北区、属东南区系江南型的湘中区和珠江型的湘南区以及介于华北区系和东南区系之问过渡型的武陵山过渡区,是研究我国寒武系地层极为重要的地区之一。本书在搜集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湖南的寒武系岩石地层特征、寒武系古生物研究历史,并综述了十余年来以湖南产出的古生物化石作为研究材料发表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新建立的属种以及作为建立新属种依据的模式标本。本书可供区域地质、古生物学研究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和地学科普等领域的研究、管理和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
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布顿珠,旦增麦地卡湿地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北部,面积43496公顷,平均海拔4900米,属于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是黑颈鹤、赤麻鸭等多种珍稀鸟类的迁徙走廊和繁殖地,有丰富的高原鱼类,对当地水土保持、防止季节性泛滥的洪水、阻截上游沉积物并形成生产力很高的草甸、沼泽湿地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工作旨在掌握麦地卡湿地保护区本地植物资源,收集植物照片和标本,为麦地卡湿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借鉴意义,并使广大市民了解麦地卡湿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作用,力图为麦地卡湿地保护区的科研考察、群众科普、管理保护提供帮助。
-
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布顿珠,边巴多吉玛旁雍错湿地 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玛旁雍错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的普兰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81°05'31.21\"-81°37'56.9\"、北纬30°32'47.1\"-30°5220.3\"。保护区总面积10119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7791.32公顷,缓冲区面积10680.67公顷,实验区面积22718.01公顷。玛旁雍错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46科161属285种(包括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43科158属281种。
-
饮用水微生物学实用手册英国环境署 著,赵旭坤 等 编译赵旭坤,女,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即加入爱德士缅因生物制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从事水中微生物检测工作的技术支持,目前担任技术支持经理一职。累计与近5000家水质检测实验室合作,解决微生物检测问题,在推动水中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能力的全面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书为“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之一,是一本引进翻译的有关水中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全面实用的指导手册,有助于行业提升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主要内容包括水中微生物的特点,水中常见病原体指示意义;微生物实验室的采样;微生物实验室的全面剖析,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给实验室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本书指导性与实际操作性较强,面向的读者对象为 水中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如水质检测中心,自来水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监测站等,以及高校环境相关专业师生。
-
动植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导向太和,曾章慧,俞志明,陈晶,盛东来,黄小平本书将基因工程实验操作指导分为植物篇和动物篇两部分,具体来说,植物转基因部分包括了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经典的浸花法转基因、单子叶农作物大麦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以及药用植物三叶青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部分包括了动物培养细胞的转基因和模式动物斑马鱼的转基因,各为一章,每章又分成若干个系列实验。本实验指导适合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医药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使用。
-
中国蚯蚓肖能文,徐芹,高晓奇,郭宁宁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蚯蚓的分类学研究进展、地理分布、形态结构、陆栖蚯蚓的采集与保存。整理了1872年以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分布于中国境内的陆栖蚯蚓,对科、属、种等的划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种的有效性进行了逐一厘定,记述了388种(含亚种)陆栖蚯蚓的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体色、命名、模式产地、模式标本保存地点、中国分布及鉴定要点等。
-
荒漠草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刘秉儒,杨阳本书是关于荒漠草原植被变化过程中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成果的凝练与总结,主要包括荒漠草原区不同群水平叶片、枯落物、根系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不同个体水平叶片和根系化学计量特征、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植物-微生物计量特征研究,并研究了围封措施对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植物-微生物计量特征的影响,最后对荒漠草原柠条林土壤化学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对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
全球微生物领域发展态势报告2021马俊才,吴新年 著微生物影响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并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微生物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医药健康、工业、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更新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颠覆传统理论,而基于微生物技术形成的新生产力和颠覆性技术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报告基于创新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表征物及其相互之间的知识关联关系,开展了微生物研究与开发相关重点领域全球发展态势分析,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学、基因编辑技术、微生物传感器、生物反应器、微生物菌剂等,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与挖掘,描摹驱动技术进步的科学知识演变过程,跟踪前沿技术的萌芽、发展、突变演化轨迹;基于政策规划和产业发展态势,明确微生物领域产业结构及演化趋势,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微生物产业战略布局,研判未来产业与技术重点发展方向。本报告重点研究了以下5 个方面的内容:①全球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发展环境分析。重点分析了全球主要创新型国家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的政策与规划、法律法规、发展重点、实施步骤、未来布局等,并对全球主要国家微生物领域的发展环境进行对比分析。②基于科研项目信息分析全球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全球主要国家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的项目布局、研究机构、学科主题及发展趋势等。③基于公开发表的论文信息分析全球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基础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全球主要国家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热点主题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基金资助情况及发展趋势等,并对全球主要国家基础研究进展进行对比分析。④基于专利信息分析全球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进展。重点分析了全球主要国家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技术研发方向、技术布局、技术竞争格局、技术影响力等,并对微生物领域重点技术主题及其演化趋势、合作网络、技术发展路线图等进行分析。⑤分析全球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根据行业专家及权威智库观点,对微生物资源开发重点领域发展趋势、未来走向等进行分析。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开的“国际保藏单位2001 — 2020 年专利微生物保藏与发放”数据显示,全球26 个国家的47 个国际保藏单位共保藏专利微生物129 202 株,发放243 693 株。中美两国在专利微生物保藏量上处于领先地位,两国合计占全球专利微生物保藏量的60.93%。美国发放专利微生物233 808 株,占全球发放量的95.94%,处于垄断地位。美国的专利法对美国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合成生物学领域科研项目资助国家主要为美国、中国和英国,项目主持机构主要为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帝国理工学院等。从基础研究论文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和德国;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依次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从专利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 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欧盟,其中,美国的专利数量占全部专利数量的46.83%;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分别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杜邦公司、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巴斯夫公司;研发主题主要集中在突变或遗传工程、酶或微生物的测定或检验方法等。微生物组学领域科研项目资助国家主要为美国、中国和英国,项目主持机构主要为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贝勒医学院等。从基础研究论文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依次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中国科学院、华盛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从专利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 机构分别为美国、中国、加拿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韩国;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分别为uBiome 公司、Psomagen 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公司和AOBiome 公司;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核酸的测定或检验方法、含有细菌的医用配制品和具有特殊物理形状医药配制品等。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科研项目资助国家主要为美国、中国和日本,项目主持机构主要为杜克大学、中山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从基础研究论文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英国;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依次为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斯坦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专利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 机构分别为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欧洲专利局;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分别为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医学院、Broad 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CRISPR、锌指蛋白、肺癌治疗、基因突变模型、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植物育种等。微生物传感器领域科研项目资助国家/ 地区主要为美国、欧盟和英国,项目主持机构主要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从基础研究论文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和印度;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依次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盛顿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从专利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俄罗斯;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分别为松下电器、LG 电器、江苏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江南大学;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酶学或微生物学装置等。生物反应器领域科研项目资助国家主要为美国、巴西和日本,项目主持机构主要为莱斯大学、塔夫茨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等。从基础研究论文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和印度;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从专利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分别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基因工程技术公司、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赛多利斯公司;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酶学或微生物学装置等。微生物菌剂领域科研项目资助国家主要为美国、中国和巴西,项目主持机构主要为美国农业研究服务所、匹兹堡大学和阿拉巴马大学等。从基础研究论文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印度、意大利和英国;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乌得勒支大学、西班牙科研理事会、圣保罗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从专利数量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中国、韩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排名前五的研发机构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江阴昊松格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江南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一种或多种肥料与无特殊肥效的添加剂组分的混合物等。
-
胡先骕全集胡晓江 主编胡先骕(1894—1968)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开创者,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学贯中西、文理兼通。《胡先骕全集》共计19卷,1340万字,是迄今 完备的一套胡先骕著作集,记录了他开创的众多科学,也展现他作为文学家、诗人与教育家的独特魅力。套书分为植物学中英文论文、博士论文、植物学著作(6卷10部)、植物图谱(2卷)、科学汉译(14篇文章、7部译著)、科学散论(110余篇)、人文著述(140余篇)、文学英译、诗词(1000多首)、中文信函(387封)、外文信函(782封)多个板块,横跨植物学、文学、教育学、政论等多个领域,文理兼通、古今兼治、中外文兼备,全面展示了胡先骕在中国植物学、中国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了胡先骕在中国植物学史、中国文化 的重要地位,是研究胡先骕学术贡献、文学成就,以及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全面、准确的参考资料。
-
舟曲蜜源植物图志王了德 编本书为农业类图书。书中收集了分布于舟曲境内的500多种蜜源植物,论述了这些蜜源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主要用途和养蜂生产中的利用价值以及主要蜜源的保护措施。对于可生产商品蜜、粉的主要蜜源植物,还描述了其花粉形态、泌蜜规律及蜜的质量。蜜源涉及农作物、果树、蔬菜、瓜类、牧草、林木、花卉、药材、香料和油料等植物资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既是科学著作又是科普读物,简明的描述和清晰的原色图片,使读者易于轻松地识别本区的各种蜜源植物种类,可供养蜂、园艺、农学、林业、植保、畜牧、医药等部门工作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