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
-
宁夏草地植物图鉴李小伟,谢应忠,马红彬《宁夏草地植物图鉴》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宁夏天然草地植物的专业图鉴。共收集宁夏草地植物43科167属398种(包括种下等级),在内容上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每种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属分类、形态特征、产地、生境和饲用价值,同时借助彩色图片对每种植物的生境、叶、花和果等特征进行了全面展示,弥补传统植物志的不足,便于读者识别和掌握植物主要特征。本书集实用性、科学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是对宁夏草地植物资源的全面展示。
-
植物与生物相互作用总论方荣祥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着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作为基础营养级与很多生物相互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与植物的互作滋生出病虫草害,而有益生物与植物的互作则滋养着植物健康生长。本书共11章,总结了植物与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线虫、昆虫、寄生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关系,梳理了国内外在植物抗病虫分子育种应用、植物生物农药、抗病虫与高产协调的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全书由78位一线专家编撰,既有互作机制的系统阐述,又有实际应用的全面总结,系统展示了植物与生物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前景。
-
中国分子细胞科学与技术2035发展战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的发展有助于探索的生命本质,为生命的改造提供更加优化的技术策略,为破解生命科学各学科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支撑。《中国分子细胞科学与技术2035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系统梳理了分子细胞科学与技术的科学意义、战略价值与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并从9个方面研究了其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和重要发展方向,包括:基因组的结构与演化,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与设计,生物分子模块的组装与功能性机器,亚细胞结构的形成与相互作用,细胞类型的区分与确定,细胞命运的决定及其可塑性,细胞间通信及细胞与微环境的互作与功能,分子生物网络与“数字化”细胞,细胞的人工改造。同时,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中国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项目组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当前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的前沿领域之一。生物学研究关系到生命与健康保障、农业及粮食安全、环境与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是国计民生、战略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保障。《中国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系统阐述了生物学科的科学意义与发展现状,分析学科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生物学及相关分支学科和领域2021~2035年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关键科学问题、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领域,并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
中国合成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项目组合成生物学因其所具有的革命式、颠覆式创新潜力,巳经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科技战略高地,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国际竞争。《中国合成生物学2035发展战略》力求综合性回顾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学科定义,界定学科内涵;多方位反映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其促进“会聚”研究的科学意义与提升人类“能力”的战略价值;深人分析该新兴学科自21世纪初创立到今天逐步厘清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瓶颈及社会核心需求,寻求升级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抓住“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开源共享平台蓬勃发展的机遇,实现突破,在科技、经济、政治、社会一并进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不负韶华”承担历史使命的战略思考与策略布局;为进一步强化合成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工程力量,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学高质量发展,推动合成生物学及会聚”研究的生态建设,高效率服务科技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的参考。
-
南中国海及其周边海域海草床动植物杜建国 等东南亚海草床是世界海草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海域有海草21种,占全球海草物种数的29%。本书是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南中国海进行多年调查的成果之一,既包括我国南部沿海近岸的海草床,也包括西沙的海草床,还包括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海草床。该书的研究内容包括南中国海海床的研究现状、海草床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海草床与其他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海草床的潜在适生区预测等,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水下视觉普查法,潜水调查海草床鱼类123余种、海草14余种、底栖无脊椎生物99种,进行了生态图谱的编撰,并列出了每个种类的分类信息、俗名、栖息环境、长度、形态和色彩、生物学信息、IUCN濒危等级、人类利用情况等若干信息,以给读者提供全面详实的信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海草床生物高清生态图谱的专著。
-
中国实验动物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本书是在2016~2019年全国实验动物资源数据和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系统分析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的分布、生产和使用现状,实验动物机构与管理体系,以及与实验动物资源建设密切相关的基础保障条件等。面向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实验动物资源的需求,以提升实验动物对国家科技创新的保障能力、提高实验动物资源供给质量和利用效率为导向,深入探讨了实验动物资源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实验动物资源整合优化与共享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方式。在分析国际实验动物资源现状和发展新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策略与发展展望。
-
植物与昆虫的相互作用王琛柱,娄永根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植物与昆虫的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演化,还对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作了总结,不仅反映了国际上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研究进展,而且集中展示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全书分 4篇共 16章,综合分析了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研究历史、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自然历史、传粉昆虫与植物的关系,重点论述了重要农作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化学防御、重要农林害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和适应,从多营养级相互作用的角度阐述了新的研究方向、探讨了抗虫转基因作物和气候变化给昆虫与植物的生态关系所带来的影响。
-
自然的悖论弗雷德里克·托马,米歇尔·雷蒙动物有千奇百怪的形态,但为什么从没出现过长着轮子的动物?无性生殖“省时省力”,但为何代价更高昂的有性生殖才是主流?雄性动物往往有着独特的第二性征,但它们却容易因此而丧命,那这些华丽外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繁殖对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那为何许多动物会提前终止繁殖,甚至主动走上绝路?以上这些看似奇怪甚至荒谬的现象都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悖论。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或性状有违逻辑,与个体的初衷背道而驰,但自然选择不仅没有淘汰,甚至还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何在?作为生物界的一分子,人的身上也有种种悖论。为什么本该服务于人的细胞会反过来攻击我们,引发癌症?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人类为什么嗜糖如命?还有双胎、同性恋倾向、左利手等我们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物学现象,它们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吗?本书将为读者揭示这些悖论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目前提出的种种解释。悖论背后的原因往往出人意料,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世界。
-
土壤生物学朱永官 褚海燕 主编土壤生物驱动着土壤中有机质降解、元素循环、污染物转化与降解以及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消耗,被认为是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器、污染物的净化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器。土壤生物学是研究土壤中各类生物的组成、多样性、功能及其调控的一门科学。土壤生物学研究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重大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内外,土壤生物学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书从土壤生物学概述、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互作、土壤生物与生源要素循环、土壤生物的应用、土壤生物学研究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土壤生物学的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