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刘次沅,马莉萍中国古代天象记录在全世界独树一帜,在历史学、科技史乃至现代科学研究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记录存于以二十五史为主的各种文献,其数量庞大而内容多样。《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文献、统计与校勘》以十五篇专论的形式,系统地梳理了自上古至元末天象记录的文献源流、类型数量以及不同朝代、不同类型的各自特点,以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这些天象记录进行校勘。
-
GNSS多系统多频实时精密相对定位理论与方法谢建涛 等本书立足于探讨和展现我国北斗系统在多频信号体制方面的优势,对基于多频组合的实时精密相对定位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与其他优选导航卫星系统进行联合定位,拓展了多系统组合定位算法在中长基线实时解箅方面的应用。主要内容涉及多频周跳实时探测与修复、多频观测线性组合理论、多频多系统短基线与中长基线实时动态解箅模型介绍及实验分析,重点对多系统联合测姿这一重要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可为高等院校测量工程、导航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以及从事优选导航卫星多系统多频组合定位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水下双目图像处理与目标检测刘艳,李庆武,马云鹏本书围绕水下光学成像及目标检测的相关问题,针对水下双目摄像机的精确标定、水下双目图像的立体匹配、基于视差图的图像复原、水下目标的分割及测量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水下双目视觉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给出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实际效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从事双目视觉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双目视觉技术发展历史、水下双目光学图像处理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现状;第二章双目视觉技术原理,介绍了双目图像的获取、双目系统的标定及立体匹配方法的一般工作原理;第三章水下双目光学图像的获取与标定,根据水下光学成像环境的特殊性,研制水下双目视觉装置并提出基于重投影误差的参数修正和基于折射轴估计的水下标定及图像校正方法;第四章水下双目图像的立体匹配,根据图像的树结构特征描述提出多特征融合的树结构立体匹配和超像素体视差优化的立体匹配算法;第五章双目视觉下的水下图像复原,根据图像退化模型和图像去雾理论,提出基于视差和颜色约束的水下图像复原算法;第六章水下目标的检测与测量,根据视差图具有目标深度信息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视差图和活动轮廓模型的快速水下光学图像分割方法,并对分割得到的目标进行轮廓拟合实现水下目标尺寸与距离的测量。
-
海洋公园的管理模式与实践探索陈凤桂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了海洋公园建设背景,包括现实背景、理论基础与政策管理背景;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海洋公园概况;第三章介绍了海洋公园建设关键技术与方法,包括选划论证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功能分区的关键技术与方法以及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与方法;第四章从组织体系、法规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等角度介绍了海洋公园的管理体系;第五章以厦门海洋公园和涠洲岛海洋公园为例,阐述了海洋公园管理实践与探索;第六章详细介绍了国外海洋公园管理经验借鉴;第七章介绍了中国海洋公园发展与展望。
-
定海神针 决战新要地陈佳邑港珠澳大桥、海洋石油981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是我国经略海洋的定海神针,也是中华民族向海图强、决战新要地的重要里程碑。大国有重器,也有亮眼的新技术:海水淡化,解渴中国;蔚蓝海岸,智慧港口;向海问药,本草有灵。百年砥砺奋进迎来百年沧桑巨变,在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进程中,科研人员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振奋人心的成果,本书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
-
陕西省地貌甘枝茂《陕西省地貌(精)》是国内首部关于陕西省区域地貌的研究著作。作者在多年野外实地考察,并参阅了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稿分析了影响陕西省地貌(精)形成发育的诸多因素及地貌的总体基本特征;对全省地貌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阐述了各地貌类型的分布与特点;对陕西省黄土地貌、风沙地貌、岩溶地貌、古冰川遗迹地貌的形成、特点与分布进行了专题论述;从区域角度出发,对全省地貎进行了分区,阐述了各区的基本特点,并对改善地貌环境、利用地貌资源提出了建议。
-
贵州麻山苗族聚居区域石漠化问题的生态人类学研究金潇骁我国南方岩溶地带属于典型的脆弱生态区,石漠化问题已蔓延至包括贵州、云南、广东等南方八省,石漠化已经成为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重大生态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很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漠化防治工作,十七大时就曾明确提出:要“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贵州麻山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石漠化重灾区,本书从生态人类学角度,以世居于麻山地区的黔中南支系麻山亚支系苗族生活区域为研究范围,对石漠化开展研究,追溯了麻山地区石漠化发生的历史原因,提出了以文化干预的方式开展对石漠化治理的看法。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气候、土壤等天然属性,导致麻山地区岩石裸露的现象在纯自然状态下也会出现。但是,在历目前这并没有酿成今天大规模的石漠化灾变,麻山腹地的黔中南支系麻山亚支系苗族生活区以“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传统生计模式实现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稳态延续。而麻山之所以会发生严重的石漠化灾变,本质上是政治、经济、人口等因素纠结在一起,长期文化失范导致的结果。现今的麻山石漠化治理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依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审视与探索。若我们能够充分认识麻山地区特有的生态背景,充分挖掘麻山当地苗族、布依族等原住民族中文化与生态的耦合信息,可以为石漠化的治理探寻一些新的思路和途径。既然麻山地区的石漠化灾变缘于历目前的文化失范和扭曲,那么在治理模式上,就需要发挥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优势,开展深入的田野调查,在治理中辅以本土的文化引导,重建文化的制衡,发挥“本土知识”的优势,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
雪山环绕的圣地桑学暂缺简介...
-
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念与实践张宏声《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念与实践》选取了近年来发表在《太平洋学报》的相关优秀文章,系统展示我国学者在国际战略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秩序不断变革中,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大势,在现代海洋治理方面的一些重要思考。主要包括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和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主题,每个主题由10篇左右文章构成。这些文章主要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提出的“海洋生态文明”“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有关海洋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极地治理、海洋环境治理、海洋能源合作、BBNJ国际协定谈判等方面已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海洋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提供文献支撑,为海洋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并希望引起社会大众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普遍关注,使相关理论不断丰富和创新,实践不断扩展和深入。文章半数以上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或省部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且均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政治方向正确,能够代表本领域较高的专业性和前沿性。
-
耕海牧渔 奋楫千重浪杨威,刘永虎本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主要介绍了我国远洋渔业、近海养殖、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等的相关内容,由中国海洋报社、大连现代海洋牧场研究院等多个涉海单位合作出版,保证了内容的丰富性和权威性,图文并茂,使图书内容更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可以说,本图书是一部我国海洋渔业知识教育普及读物,是贯彻我国“耕海牧渔,打造海上粮仓”要求的一个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