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春潺入海袁东星,李炎,洪华生此书为纪念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学科建立40周年而编写。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平台篇介绍我校环境科学的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和科研情况。贡献篇主要介绍1992—2011年间,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典型研究团队的科研成就及对学界、对社会的贡献。回忆篇汇集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师生、校友的个人回忆随笔,包括对各项科研活动、学习生活、师生交流、体育活动、实验室风采赛等的美好回忆。另附有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大事记,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历任主任(书记)及任期。
-
恒星的形成(美)斯蒂芬·斯塔勒 等著;钱磊 译本书讲述了恒星形成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一些基本观测事实。主要讲述的是银河系内的恒星形成的观测现象、物理过程及理论模型。内容包括小质量恒星形成、大质量恒星形成,以及其他地方很少会讲到的中等质量星形成。这是一本关于恒星形成的比较全面的教科书,虽然年代有一些久远,但书中的内容多数并未过时,是为数不多(如果不是**的话)可用的恒星形成教科书。
-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与应用魏一鸣等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IAM)是气候经济学前沿研究领域。IAM通过整合经济系统和气候系统,实现在同一平台下直接比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收益。本书在全面介绍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关键问题、典型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聚焦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BIT)自主设计研发的中国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China’sclimatechange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C3IAM),系统描述其方法论和总体框架,逐一剖析各组成模块的基本架构、核心方程以及典型应用示例,并对C3IAM不同模块之间的耦合方式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处理进行专门说明。作为C3IAM模型的典型应用,研究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策略与途径。
-
重力学与重力勘探马国庆等本书总计九章,围绕全球重力研究地球结构和重力勘探两个主要方面来进行重力相关知识的全面归纳和总结。建立了完善的、理工融合的研究体系。重力学重点阐述重力场模型、重力场特征、重力场作用等,重力勘探围绕卫星、航空、海洋、陆地重力测量装备、资料整理方法、重力异常正演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本书对于重力学理论与重力勘探的内容对应介绍,突出了重力学理论对于重力勘探的指导作用,又强调了重力勘探对于重力学的反馈改进作用。
-
海洋声层析沃尔特·芒克,彼得·伍斯特,卡尔·温施 著暂缺简介...
-
境外工程地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牛铮本书采用地球大数据技术收集我国在境外的重大工程空间信息,并相应编制带地理信息坐标的境外重大工程项目名录,建立境外重大工程空间数据库,把握境外各类重大工程项目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态势,探索各类型重大工程项目的地球大数据监测方法,展示我国境外重大工程建设相关成果,力求为我国境外重大工程建设的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和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支撑。
-
鄱阳湖生态环境研究徐力刚等本书第1章基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流域水系、土壤植被、社会经济等方面对鄱阳湖及其流域概况进行介绍,第2~5章详细研究鄱阳湖湖泊物理与水文水资源情况、湖泊水环境情况、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以及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第6章根据分析内容制定鄱阳湖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湖泊物理与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域生态系统结构、湿地生态、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第7章在第6章的基础上进行健康评估,得出鄱阳湖生态健康基本状态,第8章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保护对策。
-
气象观测试验李良序本书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2021年度观测试验计划基于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实施所得的气象观测试验年度报告。其内容包括了能见度仪、自动站(六要素)、探空仪、氧化亚氮分析仪、气象湿度计量5项业务在用设备评估比对试验,GNSS-R积雪观测、激光微波复合雷达、大雾观测、长江中下游智能探空与预报交互、大型浮空平台气象载荷应用和单站地基北斗实时水汽监测6项新装备新技术观测试验;1项综合协同观测试验即中国气象局“海燕计划”——2021年南海(台风)综合观测试验。本书可为探测技术发展和业务改进提供科学参考。适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气象业务单位等师生、技术和业务人员等。
-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大数据处理及应用崔晓健,梁建峰,方志祥,宋晓本书充分凝练作者团队近几年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大数据分析处理相关工作成果。全书共9章,深入揭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多维度描述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大数据的来源和分类,系统阐述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大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事件链时空关联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等关键技术,介绍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数据一张图系统、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知识库、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信息产品制作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对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
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政策研究杨红,雷爱先,黄保华 等著开展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政策研究,有利于加快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督管理。本书在对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和海洋等六类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现行政策进行深入总结分析基础上,对六类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在所有制性质、权利类型、权能形式、配置方式、价格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完善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政策的对策建议,为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行政策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