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古海洋演化蔡周荣本教材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介绍 外大地构造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国外学者提出的槽台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以及中国学者提出的多旋回构造学说、地质力学学说、断块构造学说、地洼构造学说、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等;二是运用大地构造学相关理论,从古海洋构造演化的角度,以板块构造学说和威尔逊旋回为主线,总结中国及邻区的古海洋大地构造演化史,包括古亚洲洋、秦祁昆洋、青藏—三江特提斯洋、古华南洋以及西太平洋等的构造演化。本教材可作为高校地质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地质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
安徽地质遗迹黄建东,朱家虎,夏茂林,胡远超,茅磊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深入地阐述了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地质背景、类型、分布、特征、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地质遗迹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关系,对安徽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安徽实际提出了全省重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建议。本书运用大量 手实地调查资料和丰富的图片,着重从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古人类遗址、重要岩矿石产地,花岗岩地貌、岩溶地貌、碎屑岩地貌,构造地貌、火山地貌、水体景观以及地质灾害、地震遗迹等方面,解读安徽地质遗迹成因,展示地质遗迹景观,宣传地质遗迹保护,展现自然生态之美。
-
中国海洋科学2035发展战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项目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国海洋科学2035发展战略》旨在依据海洋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瞄准当前世界科技前沿和建设海洋强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望2035年前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谋划促进海洋科学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综合竞争力,为国家海洋科学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和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卷,收录竺可桢1916—1928年的文章、讲演词、工作报告、会议提案、书信等68篇,另有专著3种。这些文稿比较集中地发表在《科学》《东方杂志》《史地学报》等刊物上。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批留美“庚款生”,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气象学。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在留美期间,竺可桢成为中国科学社的首批社员,并开始参与《科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撰写过大量通俗科学文章。在中国科学社后来每年一次的年会上,也多有演讲和论文发表。回国后的竺可桢,先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恰逢该校转制。自1921年起,他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在这里为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地理学通论》和《气象学》两种讲义,成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教育的奠基性教材。1925年1月,东南大学发生“易长风潮”,竺可桢于本年夏离校,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史地部部长,潜心著述,接连发表了《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等重要文章。1926年到南开大学任地理学教授,于此就地取材,成文《直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同年作为中国科学社的代表入组中国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参加了第三届泛太平洋学术会议。1927年夏,竺可桢回到南京,就任第四中山大学(易名于东南大学,后又改称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同年秋,在中国科学社第十二次年会上被选为理事长。自1927年11月起,竺可桢参与中央研究院筹备工作,1928年2月成立气象研究所,任所长。而真正反映他履新赴任的文字则始于1929年。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3卷,收录竺可桢1949年8月至1959年的文章、会议致词、工作报告、序跋、信函、批示、题词、诗词等,凡172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竺可桢奉召北上参加“科代会”筹备会议,会后率团赴东北解放区参观,旋即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计划局局长。他奔波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著名大学之间,为重组研究机构,吸引和凝聚人才,探索国家管理科学事业的道路尽职尽责。这一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参与对全国科普工作的领导。他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参加例行会议和视察活动。作为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等学术组织的领导者,他仍然活跃在许多学术领域中。1955年,竺可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随着领导体制的变化,他开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有关任务上,领导全国范围内的自然区划和自然资源考察工作,奔波在大河流域、西部高原和北漠南疆。与此相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略具规模的有关研究机构和考察台站网络,并为冰川、冻土、沙漠、青藏高原综合研究等诸多新兴领域填补了学科研究的空白。在20世纪50—60年代,竺可桢为新中国的成就欢欣鼓舞,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心悦诚服,以饱满的热情去完成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另一方面,在自“思想改造”起始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他常常以“落伍者”自责。他自己保留的若干篇有关“自我检讨”“学习体会”“交心汇报”等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和那个时代的政治面貌。
-
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理论、技术与实践王暾, 潘臻, 吴军, 伍良燕, 林鸿潮, 韦瑶, 刘顺章2008 年汶川大地震导致了重大人员死伤和经济损失。汶川大地震时,中国无地震预警技术、无地震预警网、无地震预警服务、无地震预警领域的政策。汶川大地震后,本书作者带领团队与地方政府和地震部门在中国率先突破地震预警技术、率先建立地震预警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开展地震预警服务,并将中国地震预警成果出口到尼泊尔、印度尼西亚,使得“四川智造”“成都智造”地震预警成果支撑了全球6 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国家中的3 个国家。本书全面介绍了地震预警领域的系列技术创新、地方政府与地震部门对地震预警事业的支持和协同创新、手机电视地震预警服务对地震预警事业的推动、典型地震预警事件对地震预警事业的推动、媒体对地震预警事业的推动,以及地震预警领域的创新实践对相关法规政策制定和治理体系完善的推动,深入探讨了地震预警领域的核心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建议。这些观点和建议为预警技术的发展、相关法规的完善,以及今后的抗震救灾、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体现了应对地震灾害的中国智慧,助力于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篇章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5卷,收录竺可桢的外文论著59篇,其发表时间跨越58年(1916—1973)。大部分为学术著作,包括部分中文论文的英文摘要。其中,英文56篇,俄文3篇,英文论文大多为作者自撰,少数乃译自中文论文;俄文论文则由他人据作者撰写的中文稿翻译而成。英文论文中,作者1918年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为首次全文发表。除个别早期的英文论文未有中译文外,其余大多皆已译成中文正式发表,入编于本书1—4卷。应当指出,凡从中文著述译成外文者,作者都针对出版刊物的特点和读者对象及原文发表以后的研究进展,对文章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因此不宜简单地看作是对原论文的翻译。有些文章,如关于二十八宿起源的论述,因应某些出版社或学术会议的要求,中、英文本都曾多次发表,而每次发表的内容往往有所变动。
-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地质构造过程与成矿彭练红,邓新,徐大良,刘浩 等武当—桐柏—大别造山带既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扬子和华北两大板块之间的分划(构造)带。本书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1∶2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总体认识与资料为基础,参考1∶20万、1∶5万及相关科研成果等资料,首次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和探讨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基本地质构造过程,提出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大地构造格局及构造单元动态划分;总结不同阶段各构造单元的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形变质及成矿作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
追忆唐·亨伯格教授宋晓东本书是为了纪念杰出的地震学家、从事地震学研究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良师益友——唐·亨伯格教授。本书包括了用中英双语撰写的来自著名同事的两篇序言和一篇前言,以及亨伯格教授生前指导的学生的19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找到他的学生参与的许多突破性成果,并体会亨伯格教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遵循的科学哲学和指导方法。在他的指导下,多位学生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在自己的研究经历中不断践行他的理念。亨伯格教授提出的地震波形建模已成为限制从内核到地壳的地球结构以及快速量化地震时空破裂行为的关键方法,如今已在地震学科被广泛采用。这些文章证明了亨伯格教授谦逊的科研态度、永葆好奇的求知精神,以及他对解译地震记录的巨大热情,这使他深受研究生和同事们的喜爱。
-
江苏省酸雨变化特征及对农作物的影响评估吴洪颜,张佩 编本书是一部介绍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著作。内容主要涵盖近30年江苏省酸雨变化时空分布特征,酸雨的主要成分及气象成因,酸雨潜势预报方法,自然酸雨环境影响下冬小麦、油菜和大豆产量的损失评估和风险区划等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酸雨胁迫对冬小麦、大豆和油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本书对进一步开展酸雨研究和业务服务具有借鉴作用,可为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趋利避害的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生态、环境、农业、林业、气象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