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三峡库区森林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研究张煜星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森林及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现状与进展、研究区域自然资源概况、监测评估技术框架、森林资源面积监测、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森林资源涵养水源评估、森林资源保育土壤评估、森林资源固碳释氧评估和监测评估系统设计。本书可供从事森林生态工程、遥感信息提取、监测示范等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岸带管理立法研究古小东等本书立足我国海洋相关立法的薄弱环节,综合运用法学、管理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系统阐述海岸带管理立法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深入研究美国、英国以及我国福建省、海南省、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威海市等地的海岸带管理立法探索与经验,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立法目的、海岸带范围、海岸带综合管理框架、海岸带规划、海岸带保护、海岸带整治修复、海岸带利用及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我国海岸带管理立法的制度设计方案及建议,对海岸带管理立法和管理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基于互联网+的边远地区科学普及研究廖伯琴“互联网 ”是由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社会发展新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 ”在社会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可以提升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本书立足“互联网 ”,比较研究了在国际上利用“互联网 ”进行科普的经验,通过调研我国边远地区的科普现状,构建基于“互联网 ”的我国边远地区科普模式,对相关资源库建构进行探索。本书分为概论、基于“互联网 ”科普国际比较、我国边远地区“互联网 ”科普现状、基于“互联网 ”的边远地区科学普及的影响因素和模式,以及科普资源库建设六章内容。
-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自然资源区划刘晓煌等本书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论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联系性、累积性,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各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变化动因机制和演化趋势,探索自然资源综合区划。实现从以单一资源要素为主的划分指标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全要素整体性角度转变,从单种资源区划向自然资源综合区划转变,支撑全面掌控全国自然资源变化规律与生态环境态势。本书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国内外区划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生态、气候、农业等各领域区划的定义内涵、基本理论、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研究现状等,具体介绍了开展区划的技术方法及研究进展,总结了区划方法选择的原则和区划工作的意义;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三期全球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具体技术方案及29个区划;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中国自然资源变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全国自然资源综合区划12个大区的一、二、三级区划特征和资源禀赋,可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观测等工作选区和相关台站布设提供借鉴。
-
超前截流优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量康凤新等本书以优水优用为宗旨,以提高优质地下水资源供水能力为目标,提出地下水污染区上游超前截流、**化开发利用优质地下水资源的地下水动力机制、原则和上中下游水源地优化布局方法。以山东淄博沣水泉域为典型案例,在确保下游大武水源地被污染地下水不倒流反补上游刘征、谢家店水源地优质地下水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刘征、谢家店水源地超前截流优质地下水资源的优化开采布局方案,计算评价了各水源地可持续开采量,实现刘征、谢家店水源地优质地下水资源**化安全开采供水。
-
海洋智能感知宋巍, 贺琪, 杜艳玲本书基于上海海洋大学“数字海洋研究所”相关科研积累,重点考虑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海洋智能感知中数据分析方面的创新与应用。本书从空中卫星遥感影像、岸基视频分析、水下光学图像,以及大数据可视分析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洋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关键技术,并通过海洋涡旋、海洋锋、海浪要素检测、水下机器视觉增强、多视图海洋异常模式挖掘等具体应用案例阐明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潜力。本书内容有助于推进人工智能与智慧海洋交叉领域的研究,加速智能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创新,助力海洋科技发展。
-
全球微幔块层析图集李三忠等图集在全球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以基础地质的本质过程为出发点,通过地质对比研究,探索全球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认识全球微板块构造演化对能源、资源、灾害分布的制约。依据全球尺度的P波层析成像模型—MIT-P08模型,通过GMT软件为成图手段,突出全球微板块构造和典型构造系统的地质学术观点表达,形成清晰规范的全球微幔块层析成像基础图件。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为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全面反映中国在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驱动力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组织60 余位专家编写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内容分为五章,分别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提供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提供科技支撑,并为满足国内外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交流需要,更好地开展气候变化科学传播、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信息。
-
岭南雪乡金子山郝全成 编本书基于多年气象观测数据,科学分析了广东省连山县金子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立体气候特征,特别是冰雪气候资源禀赋,凸显了其在岭南地区的赏雪优势。同时编者还选用森林覆盖率、水质达标率、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空气优良天数等指标,展示了广东省连山县金子山冰雪资源稀有、森林茂密、动植物物种丰富、水质优良、山青水秀、空气生态关联指标领先,是岭南地区罕见的雪乡,也是名副其实的岭南赏雪胜地。全书最后,用金子山“一日有四季”的旖旎风光、连山县独特的壮瑶风情阐述和凝聚为:来金子山春可看山花烂漫、夏可观日出云海、秋可览三省风光、冬可赏罕见雪景,是登高览胜、探险猎奇、湾区赏雪的绝佳去处。本书内容科学、立论严谨,风土人情介绍独特,语言通俗易懂,描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编排令人赏心悦目,可供特色气候资源开发从业人员借鉴参考,更可供旅游爱好者阅读。
-
水文土壤学导论李小雁等本书在广泛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水文土壤学的概念、形成背景与研究内容,展现了作为水文学和土壤学交叉学科的水文土壤学理论框架及核心知识体系,详细阐述了水文土壤学综合研究方法观测、制图和模型以及水文土壤学理论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