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概论黄宗国 等 著《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概论》介绍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总体情况;第二章梳理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及遗传多样性保护;第三章介绍了海洋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各海区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种数及分布;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论述了中国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中国海洋河口生态系统多样性。
-
黄河三角洲海底浅表层灾害地质类型的 识别及其分异规律与灾变机制李平,陈沈良,杜军 著暂缺简介...
-
中国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黄宗国 等 著《中国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以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学为基础,集中论述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基于形态学标记的外部形态和表型性状,基于细胞学标记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和染色体带型,基于生化标记的同工酶、等位酶和蛋白质,以及基于分子标记的基因组序列的多样性特征;分析了中国海域生物多样性现状;梳理了中国海域植物界和动物界生物在Gen Bank的登录物种和每种的登录号。中国海域动物界记录的纽形动物门、动吻动物门、腹毛动物门、线虫动物门、棘头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曳鳃动物门、半索动物门在Gen Bank的登录物种中尚不完善。
-
海啸百问原野,侯京明 著,于福江 编海啸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 我国周边沿海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既面临着局地海啸的威胁,也受区域和越洋海啸的影响。海啸减灾宣传是防范海啸灾害的重要手段。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包括“海啸常识”,“地震海啸源”,“海啸监测”,“海啸预警”,“海啸预警技术研究”和“海啸减灾”。 内容涵盖了海啸知识、海啸预警和海啸减灾等方面。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向读者全面介绍海啸灾害的各个方面,增强民众海啸防灾减灾意识,达到海啸科普的目的。
-
长岛海洋生物多样性图鉴于国旭,张朝晖 编长岛是长山列岛的简称,又称“庙岛群岛”,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拥有丰富多样的陆地和浅海动植物、独特的地质遗迹等珍贵资源。本书记录了长岛海洋世界的千姿百态和生态系统的神奇魅力;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主要的海洋物种,分为海洋哺乳动物、鱼类、甲壳类等篇章。
-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方黎,李永梅 编青藏高原,已知的盐湖就有123个。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群由南霍布逊、北霍布逊、达布逊、大别勒滩、小别勒滩、涩聂和东陵等表面有湖水的盐湖和察尔汗、别勒滩两个干盐湖所组成。鄂尔多斯高原大小盐湖也有100多个。依托盐湖资源青海省建立很多企业,本书结合K、Li、Mg、Na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企业介绍生产工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岗位任务、岗位职责及核心设备等。通过案例分析及实训内容设置让学生掌握进入生产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化工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盐化工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支撑21世纪海洋研究[美] 海洋学研究海底观测网实施委员会,海洋研究委员会,地球和生命研究部,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 编,张磊,李茂林,李庆红,张晓丽 译本书的目的是评估海洋科学界在科学和技术上是否准备好着手建立一个以研究为目的驱动的海洋观测网,并强调为成功实施这一观测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海洋观测站系统的科学规划和技术发展状况、可能影响观测站建造和安装时间的因素、观测站维护和运行的费用以及后勤需求、观测站对传感器开发和数据管理的需求,海洋观测站对美国学术界可利用的船舶和深潜设施的影响,以及研究性观测站在综合和持续海洋观测系统和其他国际海洋观测系统中的作用。
-
断层摩擦速度弱化时滞机制研究侯强,欧明霖 编本书利用前人已改进的模型从动力学的角度模拟了断层摩擦速度弱化的过程,同时将断层摩擦速度弱化的时滞因素考虑在该速度-状态模型中。动力学数值模拟既降低了前人研究微观断层摩擦的困难性,同时也再现了地震破裂的整个过程。本书对由单自由度弹簧-滑块模型组成的系统进行动力学数值模拟,将由系统抽象成的常微分方程与时滞微分方程动力学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将时滞因素考虑在内的数值模拟能够更好地再现地震破裂的整个过程。
-
三峡库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实践杨秀元,付杰,潘书华,张超,韩旭东等 编三峡库区为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地质灾害多而典型,且集中发育在库岸沿线和城镇周边。受降雨、库水和人工活动等影响,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因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十三五”期间针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部署了以城镇为重点的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示范工作。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科学准确的调查评价是关键。本书针对地质灾害识灾、评灾等重要问题,在集成“渝东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DD20160277)和“三峡库区万州至巫山段城镇灾害地质调查”(DD20190715)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三峡库区万州至巫山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孕灾背景条件的认识,结合调查实践,对遥感、物探、钻探、数字化调查和试验测试等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梳理了不同尺度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开展了城镇、县域等不同尺度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实践,并取得了相应成果。本书为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集成,可作为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工作的参考书,亦可作为地质灾害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辅助教材。
-
鹏城亿万年康镇江,蒋鹏,余成华 著本书是一本深圳地质科普读物,采用科普文字、实拍图片、实验数据等多种表现形式,大力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力求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形式,深入浅出地把艰深的专业知识介绍给读者。本书共分13章,既适合专业人员研读,也能满足地质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科普阅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