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三维地理信息建模张鲜化,王翰钊,廖明 主编本教材是国家“双高计划”项目成果,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三维地理信息建模”课程配套教材,是新型态融媒体教材。内容包括课程导入、三维地理信息建模简介、基于二维地理信息数据的三维地理信息建模技术、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建模技术、地理信息三维模型的多源整合与可视化集成等。本教材既可作为高职、职教本科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三维地理信息建模”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和相关测绘企事业单位三维地理信息建模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及工作参考用书。
-
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计算赵玲玲,刘昌明,徐飞,冯德锃本书围绕全球环境变化下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计算面临的问题,基于室内和野外人工控制实验探讨了暴雨洪水产汇流过程机制及产汇流模拟中下垫面参数化方法,检验了典型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同频率假定;识别了暴雨洪水形成过程中影响同频率假定的关键环境要素,探讨了环境变化下中小流域暴雨洪水产汇流过程与同频率假定作用机制;阐述了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参数的外延和移用规律,以及暴雨洪水参数与雨强、流域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覆被等地理要素的关系。
-
多源遥感及地学数据融合计算沈焕锋,蒋梦辉,孟祥超,张良培卫星遥感、地基观测、模型模拟、社会感知等是获取地球表层科学数据的主要手段,不同来源的数据之间存在强烈的互补性。本书围绕多源数据的融合计算展开研究,以多源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为主体内容,并扩展到与地基数据、模型模拟数据和社会感知数据的融合。内容体系上分为同质数据融合、异质数据融合、异类数据融合等几个层次:首先介绍同质光学遥感数据的空-谱融合、时-空融合及时-空-谱融合方法;其次介绍光学、雷达、短波红外、多参量产品等异质数据间的融合方法;然后介绍地基观测、遥感观测、模型模拟与社会感知等异类数据间的融合方法;最后提出广义地学数据时-空-谱一体化融合的理论框架与模型方法。
-
地理大数据与社会感知刘瑜多源地理大数据的涌现,为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感知手段。社会感知是指基于大数据挖掘人的时空间行为模式,进而揭示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特征的研究方法,它提供了一条“由人及地”的研究路径。本书介绍了地理大数据和社会感知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人和地两个角度,梳理了社会感知的相关方法。其中对地感知,又分为场所语义感知、空间交互感知及地理过程感知。同时,本书也介绍了社会感知和遥感集成的相关研究,并选择五个领域介绍了社会感知的应用。
-
海洋与人类社会高抒“海洋与人类社会”是南京大学开设的一门本科生通识课程,本书基于作者12年教学总结而成,力求涵盖海洋科学的重要知识点和理论体系。本书力求提高可读性,既从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视角刻画海洋自然现象,也阐述后板块时代的海洋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生命体系、数据分析方法论等内容,并论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关联性,如海洋经济权益、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态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每章附有以经典文献和研究热点为内容的延伸阅读材料,成为本书的亮点。本书既可用于海洋科学入门性课程的教学,也可供海洋领域从业者及海洋爱好者参考。
-
深海极端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孙治雷 等本书系统分析深海极端环境探测技术研究现状,研究现阶段国内外深海极端环境传感器技术、移动观测技术、原位探测与监测技术、海底观测网技术及深海极端环境探测典型案例,探索深海极端环境生化地质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形成一套适用于深海极端环境探测的技术体系。
-
海底工程环境原位探测与监测刘涛,郭磊,杨秀卿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目前海底工程环境的原位调查技术手段,核心内容包括“海底工程环境原位探测”和 “海底工程环境监测”两部分。“探测”包括“地球物理探测”、“原位测试”、“海底采样”及“探测平台”四部分内容;“监测”包括“监测平台”和“海底观测网”两部分内容。《BR》在各章节中分别从基础定义、研究对象、探测与监测原理、技术内容、代表性装备、应用实例、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在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架内,简化专业性技术内容,以高层次科普教育为目标,提高读者对于海底工程环境原位探测与监测技术的理解。
-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影响研究林锦本书通过理论研究、野外试验、地球物理勘探、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等工作,研究了黄渤海海平面历史变化规律,分析了海平面上升与海水入侵的动态关系,构建了考虑未来气候变化的龙口典型区和大沽河流域典型区海水入侵数值模型,定量预测了典型区海平面上升对海水入侵和地下水向海泄流量的影响。
-
黄河九篇张楚汉,王光谦本书是一本关于黄河的综合性、系统性著作。全书分为九篇,共二十七章。以黄河约3亿年的地质地理史开篇,讲述了现代黄河面临的水资源、洪凌泥沙、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势与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工程方略,包括黄河干流水沙综合调控的七库骨干工程体系,作为国家水网主骨架的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黄河流域绿色水电能源开发以及对未来智慧黄河的憧憬,还从历史文化视角探讨了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为读者图文并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黄河过去、现状与未来。本书内容突出黄河的新变化与高质量发展,集自然、人文、科学、技术、工程为一体。
-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碳源汇特征研究黄菊莹本书从西北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入手,以全球变化中降水格局改变和大气酸沉降增加为背景,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设立的降水量变化(极端减少、适度减少、自然、适度增加、极端增加)单因素及2017年设立的降水量变化(极端减少、适度减少、自然、适度增加、极端增加)和氮添加(0和5g·m-2·a-1)两因素交互作用的野外模拟试验平台,通过长期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定位监测了研究区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及其组成、土壤呼吸等,系统分析了植被生产力时间动态、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土壤呼吸时间动态,并结合植物多样性、植被-土壤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关键土壤性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变化特点,综合分析了植被-土壤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了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西北荒漠草原植被-土壤系统关键碳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以期为深入揭示降水格局改变和氮沉降增加下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和碳源汇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