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中国汛期降水预测研究及应用陈兴芳,赵振国编著本书是作者10多年来有关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是中国夏季降水主要气候特征的分析;第二章是副热带高压长期变化与中国夏季旱涝关系及其预测;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汛期降水和旱涝预测方面的内容,包括影响汛期降水主要因素的分析、夏季月尺度降水预测、雨季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台风活动和预测等;第七章介绍了长期天气预报微机业务系统;第八章是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工作回顾。并附有1978-1998年历年全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报图和实况图,以及1951-1998年全国15区月降水指数资料。本书可供气象、农业、海洋、水文、环保、部队等部门专业科技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参阅。
-
吴国雄院士文集吴国雄著暂缺简介...
-
中国夏季旱涝及环境场赵振国主编本书介绍了中国夏季雨型、主要地区雨季、ENSO事件的划分标准及各种大气物理量、各种指数的计算公式;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夏了降水(主要雨型)、重点地区雨季、东北夏季温度和热带风暴(台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和下垫面背景;全面分析了亚洲季风、越赤道气流、准两年振荡、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南亚高压、印度低压、北半球极涡、西风带超长波、中纬度阴塞高压、欧亚西风带环流、东亚遥相关型、三大涛动、ENSO与海温、太阳活动等大气环流和大气外部物理因素的主要特征及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详细对比分析了1951-1996年历年上述各气候要素和物理因素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夏季主要雨型或重点地区旱涝形的一些主要原因。书中附有1-51-1996年历年夏季中国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图及秋、冬、春、夏四个季的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图。该书以探讨中国夏季旱涝成因为主要线索,以业务预报为重点,总结了多年的预报经验和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汛期旱涝的业务预报提供了大量有应用价值的成果和丰富的资料、图表、而且也是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者有益的参考材料。
-
气象万千林之光著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长期以来在科普园地中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创造了许多科普读物。《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所收入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作家们娓娓动听的叙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渴求知识的广大读者的心田。
-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系统陈秀万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亚洲季风机制研究新进展陈隆勋等主编暂缺简介...
-
可问天机曾庆存,郭裕福主编;李崇银[等]编著攀登计划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旨在提出以地球流体动力学和物理气候学为主体的气候动力学理论,建立先进的大气-大洋-陆地耦合气候模式,发展有坚实理论基础的气候预测方法,提高对灾害性气候异常的预测水平。本书系统介绍了气候动力学理论的概貌以及这一领域的国内外新成果和发展趋向。
-
中国钻探科学技术史刘广志主编内容提要本书自古至今系统地论述了我国钻探科学技术的起源、发展和进步,以及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发明小口径深井钻探——卓筒井的过程及钻探设备与工艺程序。这套钻探工艺程序不仅在1835年钻成了世界上第一口深超千米的天然气卤水井,而且对西方勘探与开发石油天然气起到了启迪促进作用,并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钻探工程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书中列举了多方面的经验、科技成果和收获。该书由刘广志院士主编,全书由十数位资深钻探老年工程师、研究人员撰写,共分十二章,是一本有较高科技价值的科技史书,可供大学、中专院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造山带与盆地的演化及动力学王瑜著内容简介本书以华北地区造山与造盆的统一演化过程和动力学环境为分析研究的主题,采用深浅结合和分构造阶段精细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揭示了各演化阶段的构造、岩石学表现和构造应力场的跃变。书中把构造演化的深层行为和浅层行为统一起来,把岩浆热事件与地壳下部和地幔的动态推论相结合,把构造应力场的转换与构造动力学环境的变迁相结合,把造山带研究与盆地构造及沉积研究相结合,深入阐述了华北地区中、新生代及其现今的动力学特征。从多种角度对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及岩石圈三个动力学界面进行了划分和探讨。另外,本书对华北地区四大构造边界的细微分析和展现全区构造演化的图景,会对油气资源、地震等不同领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岩石化学的研究起到有益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本书内容丰富,论述清晰,具有特色,可供地学领域科研工作者、院校师生及野外地质工作者参考、借鉴。
-
中国南方石炭纪岩相古地理冯增昭[等]著内容提要作者依据大量的野外露头剖面资料和钻井剖面资料,在系统分析中国南方石炭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南方石炭系的各种岩石类型,尤其是碳酸盐岩,作了认真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并对各种岩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石炭纪各期单因素图22幅,定量岩相古地理彩图4张。通过对岩相古地理格局、演化特点及主要控制因素的探讨,论述了油气的生储盖条件和赋存特征。可供从事油气勘查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