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技术进展2021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自然资源部海洋观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组织编写了关于海洋技术进展的系列研究报告。报告立足于国内外海洋科技发展计划与战略、海洋观测技术、海上试验场与海洋观测系统等领域发展情况的梳理、分析与研究,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战略决策参考,为研究人员了解相关海洋和拓展技术创新空间提供技术咨询和借鉴、为制订国家、行业海洋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划及确定近、中长期发展目标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为社会公众普及海洋技术知识提供阅读和参考读本。本册《海洋技术进展(2020)》共包括 10 章,第 1 章主要阐述世界主要海洋组织和海洋国家近几年制订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第 2 至 10 章,分别介绍 2015 年来国内外海洋遥感、海洋环境定点观测、海洋环境移动观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上试验场、海洋观测系统、海水辐射监测以及海洋能开发利用等方面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本书的策划与编写得到了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固定平台的海洋仪器设备规范化海上测试技术研究及试运行”(编号:2016YFC1401200)项目的资助。
-
矿物学环境属性鲁安怀,李艳,王长秋本书是国际上第一部专门论述矿物学环境属性的专著,系统总结了作者团队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内容来源于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代表了国内矿物学环境属性的研究水平,部分成果在国际上处于**地位。本书系统论述了矿物记录环境变化、矿物影响环境质量、矿物反映环境评价、矿物治理环境污染以及矿物参与生物作用五大矿物学环境属性。特别是在矿物治理污染的环境属性研究方面,提出无机界矿物天然自净化功能,包括矿物表面效应、孔道效应、结构效应、离子交换效应、氧化还原效应、溶解效应、结晶效应、水合效应、热效应、光催化效应、纳米效应以及矿物与生物复合效应等,拓展了环境矿物材料基本性能的研究,并通过实例深入探讨了这些净化功能在天然矿物中的具体表现,提出继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之后的环境污染防治第四类方法——矿物法。本书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环境矿物学研究的巨大发展,扩大我国矿物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
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与保护研究兰冬东 等著近几十年来,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 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威胁, 并正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在过去的几百年里, 人类活动导致物种自然灭绝的速率比历史上增加了1 000 倍。海洋哺乳动物、鸟类、龟类等海洋生物面临的灭绝风险正急剧上升, 渔业资源被彻底开发、过度捕捞或耗竭, 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湿地等海洋生态系统正逐步退化,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已成为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本书在评估分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力, 揭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措施。并以大连庄河市作为典型案例, 构建不同海域使用类型、利用强度和保护政策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模型, 提出海洋生物多样性情景设计方案, 构建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估—情景方案设计—情景预测技术方法, 并对不同海域利用驱动情景下庄河口鸟类多样性进行预测, 能够为庄河市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
-
海洋技术综合实践马丽娜,陈羽,陈伟本书针对海洋技术专业人才未来岗位需求的特点,选取了水下预警探测的应用案例,以设计和搭建起能实现水下声学探测的光纤水听器为工程项目背景,通过综合设计、基础器件筛选与测试、光学系统制作、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整体性能评测、海洋声学探测应用六个环节的实践,掌握光纤水听器设计—实践的完整工程过程。其主要目的包括:设计一个海洋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通过完成这个案例实践,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学习体会从设计到实践的完整工程过程,培养其在未来岗位任职中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系统创新设计能力及与之相关的个人基本素质。
-
湿地要素遥感监测与水文边界界定方法与应用付波霖,娄佩卿,唐廷元,刘曼,左萍萍,解淑毓,蓝斐芜,覃娇玲 等 著本书概述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湿地水文界定研究过程中淹埋深-历时-频率阈值存在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湿地水文的“淹埋深-历时-频率”阈值确定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构建了在湿地三要素(湿地水文、湿地植被和湿地土壤)不齐全的情况下湿地类型的的淹埋深-历时-频率阈值确定的理论和方法;评述了目前国内外湿地植被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包括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沼泽植被遥感识别与分类、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岩溶湿地植被遥感制图、沼泽植被生理结构参数遥感定量反演、岩溶湿地植被生理结构参数遥感定量反演与变化监测,红树林植被生理结构参数遥感定量反演;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湿地水文要素监测的主要方法,概述DInSAR形变监测技术、时序InSAR技术和卫星测高技术在湿地水位变化监测的基本理论,建立沼泽湿地水位变化遥感监测方法和滨海湿地水位变化遥感监测方法;阐述基于主被动遥感的沼泽湿水文“淹埋深-历时-频率”边界阈值反演方法,实现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水文“淹埋深-历时-频率”边界阈值的界定,最后实现沼泽湿地水文边界的界定与空间化表达。本书可供从事遥感、测绘、地理、水文水资源、湿地生态与环境以及对地观测技术等学科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等。
-
荒野时光[美] 威廉·E.格拉斯利 著,彭颖 译格陵兰是最后一块真正的荒野之地,它蕴藏着一个有关地球早期历史显现于原始景观的宝贵的信息宝库。在来来往往的季节更迭中,格拉斯利和两位地质学家同伴前往那里采集样本、观察岩层,以证明一个颇富争议的理论:代表地壳在熔融内核上运动的“板块构造学”是一个比一些人认为的要久远得多的过程;科学家在研究中还意想不到地洞察到神话的起源、人类的美德、科学的边界以及探索内在荒野的重要性。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地质学家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书,写作的重心是作者身处荒野,在与世隔绝的旅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更像是关于荒野的一首抒情诗。
-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艾波,王瑞富,高松,王平 编著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出版项目,全书共分为10章,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海洋数据的获取,海洋时空数据模型,海洋数据可视化,海陆一体三维地形建模与可视化,电子海图,船舶轨迹数据分析,海上搜救应急处置决策支持,海洋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海岸带自然资源时空演变分析等。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本书主要讲述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概述、数据的获取、建模及可视化,电子海图,船舶轨迹数据分析,海上搜救应急处置决策支持,海洋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海岸带自然资源时空演变分析等内容。
-
海洋岩土工程(英)马克·兰多夫 等著;刘涛 等译在海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海洋岩土工程作为关键支撑技术,决定了海洋油气平台、可再生能源系统等海岸工程建设与运行工作的基础稳定性。由于土壤环境、荷载类型与施工安装技术的不同,海洋岩土工程与陆地岩土问题存在显著的差异,已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海洋岩土工程》的结构按照典型海洋工程项目设计流程安排,在前几章中,介绍了海洋环境、海上原位勘察和海床土的力学响应,接着介绍海洋桩基础、浅基础和锚泊系统的岩土工程设计,最后介绍了可移动自升式平台、海底管道设计和海底地质灾害评估三类涉及多种方法结合的典型问题。
-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实践马永生等《中国西部大型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实践》系统凝练了中国西部大型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实践,创新形成了“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率先提出构造-沉积分异作用是形成大型油气聚集带主要控制因素的新认识,提出并实践了不同级次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空间分布规律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建立了西部大型叠合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形成的四中心耦合成藏理论和四元联控分布理论及适合中国实际的碳酸盐岩成盆-成烃-成藏新理论,预测了多个大型油气聚集带。
-
复杂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方法及优化策略黄建平等《复杂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方法及优化》系统介绍了复杂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的理论、方法及策略,内容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基础理论、各向同性完全弹性介质数值模拟、黏弹性介质数值模拟、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正演模拟、时空双变网格模拟策略、起伏地表正演模拟方法、高斯束正演模拟方法等。《复杂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方法及优化》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公式推导清晰,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