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城市湖泊底泥污染物释放的水环境影响沙茜,陈晓玲,郑琴,周帆琦 等编本书以东湖和南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百年来武汉城市湖泊群分布特征和湖泊群时空变迁原因;研究了武汉城市化发展与水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城市化对城市湖泊的污染的显著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进行底泥释放模拟实验,确定了城市湖泊底泥污染物释放条件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条件;在底泥污染物释放条件下,通过模拟实验得出武汉市两个城市湖泊东湖、南湖底泥氮、磷污染物的释放规律及其释放量;进而分析比较了代表性监测点位水质及底泥中氮、磷的剖面分布、赋存特征、季节性变化,得出了上覆水、间隙水和底泥三者中氮磷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相关性。
-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自然资源区划刘晓煌等本书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论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联系性、累积性,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各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变化动因机制和演化趋势,探索自然资源综合区划。实现从以单一资源要素为主的划分指标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全要素整体性角度转变,从单种资源区划向自然资源综合区划转变,支撑全面掌控全国自然资源变化规律与生态环境态势。本书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国内外区划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生态、气候、农业等各领域区划的定义内涵、基本理论、数据来源、技术方法和研究现状等,具体介绍了开展区划的技术方法及研究进展,总结了区划方法选择的原则和区划工作的意义;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三期全球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具体技术方案及29个区划;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中国自然资源变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全国自然资源综合区划12个大区的一、二、三级区划特征和资源禀赋,可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观测等工作选区和相关台站布设提供借鉴。
-
沙坪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周涛发,任志,袁峰,范裕,张达玉本书以野外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结合室内各项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大别造山带东段发现的沙坪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以斑岩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含矿岩浆系统的起源演化、热液蚀变与矿化系统、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揭示,并与东秦岭?C大别钼矿带其他斑岩钼矿床和全球产于不同环境的斑岩钼矿床进行对比,揭示了沙坪沟钼矿床陆内三元超富集巨型斑岩成矿系统的特征。本书还分析了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条件,提出了找矿方向。
-
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演化与含油气系统汪泽成等本书是作者从事四川盆地及邻区油气地质研究20余年科研成果的系统总结与集成。按照“阶段论”与“活动论”思想,将盆地沉积充填与形变的旋回性作为盆地分析的基础,突出成盆期构造-古地理及构造运动形变响应,总结叠合盆地演化规律。按照含油气系统研究思路,系统梳理成藏地质要素,突出关键时刻成藏要素的空间配置关系,总结油气富集条件与分布规律,指出勘探有利方向。
-
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区常规唐勇,王小军,曹剑 等本书围绕当前石油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超级盆地和全油气系统,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为例,阐述了风城组碱湖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协同共生和全油气系统的整体认识,是国际上**同类实例,丰富发展了陆相富烃凹陷石油地质学基础理论。全书在查明风城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玛湖凹陷原油和天然气的成因与分布规律,探讨了源内页岩油成藏机制和源外“准连续型”油藏成藏机制,揭示了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的形成条件和成藏模式。本书可供以准噶尔盆地为代表的叠合盆地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一体化勘探实践参考。
-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叶飞 廖成竹 程化 章剑波 王海本书涵盖材料专业的主要和前沿实验内容,打破了实验设计之间的界限,建立了既与理论相互支撑,又具有独立系统性的模块化实验体系,使读者能够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完整实验知识和技能。本书共分5个部分:部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初探,包括材料金相分析基础,以及材料加工、电子材料、能源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导论性实验;第二部分是化学和晶体学基础,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晶体学基础实验等;第三部分是材料性质,包括材料力学和物理性质;第四部分是材料制备和处理,包括金属材料成形及热处理、有机和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第五部分是材料应用,包括能源材料、电子材料与器件、生物材料以及材料与环境等。本书可作为材料类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参考,亦可供相关领域从事材料创新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和使用。
-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特征与成藏规律研究张锐, 邓南涛, 陈义国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大型中生代内陆坳陷型盆地,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富集区和石油生产基地,三叠系延长组是盆地主力含油层系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是一个勘探程度比较低的区块。近几年来,在该区块上三叠统延长组中见到了较好的石油显示,然而由于对该地区的沉积演化、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等尚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导致后续勘探选区难度较大,制约了该区域的增储上产。本书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衍射分析、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压汞测试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各油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物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演化模式,明确了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石油成藏模式,为下一步勘探工作指明了方向。
-
生物矿化与组织修复李红本书从生物矿化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人体生物矿化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体外模拟生物矿化的方法,讨论了体外胶原纤维矿化的机制、非胶原蛋白及其他生物分子对胶原纤维矿化的作用机理,阐述了细胞参与的体外矿化研究体系,特别是培养基质对细胞矿化产物的调控。在应用方面,介绍了基于生物矿化的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制以及生物矿化在硬组织骨和牙修复中应用的**成果。
-
超前截流优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量康凤新等本书以优水优用为宗旨,以提高优质地下水资源供水能力为目标,提出地下水污染区上游超前截流、**化开发利用优质地下水资源的地下水动力机制、原则和上中下游水源地优化布局方法。以山东淄博沣水泉域为典型案例,在确保下游大武水源地被污染地下水不倒流反补上游刘征、谢家店水源地优质地下水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刘征、谢家店水源地超前截流优质地下水资源的优化开采布局方案,计算评价了各水源地可持续开采量,实现刘征、谢家店水源地优质地下水资源**化安全开采供水。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23卷,补录竺可桢1935—1939年的文稿凡718篇。 竺可桢在此时间段内主要任职情况如下: 1935—1939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当然评议员、天文气象合组主席。 1936—1939年,任浙江大学校长。 1935—1939年,任中国科学社理事、常务理事。 1935—1939年,任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1935—1939年,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1937年,任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五届评议员。 1939年,任民国二十八年度国立院校统一招生桂林区招生委员会主席。 竺可桢人生经历中的一个大转折发生在1936年,在继续肩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一职的同时,又挑起了浙江大学校长的重担。从此一身二任,长期奔波在校所两地之间。本卷文稿记录了他在抗战前期颠沛流离、呕心沥血、艰苦备尝的历史细节。与这一时期作者日记相对照,可以发现,在日记中对在校活动有较详记述的时期,则由大量信函填补了他指导气象研究所工作方面内容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