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电视文化史(1978—2018)

中国电视文化史(1978—2018)

作者:何天平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01

ISBN:9787522716923

定价:¥1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电视自1958年诞生至今,已走过六十多年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视事业从无到有,逐渐确立起这一主流大众媒介的强势面貌。长期以来,电视的文化形塑着人们对社会的想象与认知,也生成了深入生活世界的文化机制,对于整合当代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理解中国电视,并不仅仅是对其作为一种主流传播工具的审视,更是对使用并且依赖这一媒介的社会群体及其结构秩序、文化表达的认识。本书采用新文化史的阐释框架,通过生活方式研究的视角,以“看电视”建构大众生活方式这一核心线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四十年发展历程展开文化史考察。较之传统电视史研究偏重媒介功能史、政治经济史的路径,本书尝试从电视与日常生活的互动这一变迁脉络展开考察,关注和阐释国民的“看电视”历史,也即电视文化史。
作者简介
  何天平,广播电视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获中国人民大学与日本爱知大学双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广电局审片专家等。研究方向为视听传播、数字媒体文化、媒介社会学等。主讲“视听传播原理”“多媒体叙事”等课程。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新华文摘》《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会科学报》等转载或摘编;出版《观看之外:当代流行影视文化观察》等作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和其他课题多项。成果曾入围中国新闻奖,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飞天电视剧优秀论文奖等荣誉。作为媒体评论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开设评论专栏或发表文化评论百余篇,近四十万字。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既有研究述评
    一  中国电视史研究的学术脉络与研究取向
    二  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三  生活方式研究
    四  电视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
  第三节  研究界定
    一  研究语境、视角与对象
    二  研究跨度
    三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阐释框架与理论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电视、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
  节  电视与社会:一种审视媒介化生存的视角
  第二节  基本逻辑:电视作为一种社会语境
    一  走向“大众化”的旨归
    二  技术作为一种构造性力量
    三  社会话语的意义生成
  第三节  重要中介:电视如何沟通日常生活?
    一  电视:公与私的空间
    二  看电视:“阅听人”的身份与权力
    三  电视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  构建生活方式(1978-1990)
  节  紧俏的电视机与新奇的电视
    一  紧俏:拥有电视机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二  新奇:“黄金时间”是生活逻辑的再现
  第二节  “如看电影般看电视”:电视与大众生活的初遇
    一  组成生活要素:电视的物质性与“定居”的意义
    二  构造生活场景:从“电影的电视”到“电视的电影”
    三  凝结集体记忆:从电视的仪式到作为仪式的看电视
    四  形塑社会认同:从安全感到美学热
  第三节  电视世代的叙事:电视、开放思想与启蒙精神
    一  现代性的唤起:“文化电视”的精英话语与启蒙精神
    二  开放的意识:看电视与逐渐敞开的生活方式
    三  理解电视:在真实的审美和社会控制之间
  第四节  电视意味着什么,生活就意味着什么
    一  消费意识和日常生活的审美
    二  对社会影响的商榷
第四章  生活方式主流化(1990-2000)
  节  万人空巷看《渴望》
  第二节  客厅文化崛起:电视作为重要家庭成员
    一  “客厅”的象征与家庭结构变迁:归属感、现代化与消费主义
    二  情感的意涵:家庭媒介场景与“合家欢”式观看
    三  看电视上瘾:一种不可忽视的“家庭病”
  第三节  柔软的娱乐工具,坚硬的价值堡垒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