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

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

作者:萧放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01

ISBN:9787522709345

定价:¥1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前沿研究课程系列演讲合集,共分为5个篇章,分别围绕“民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民俗学研究方法论”“民俗学的社会应用与非遗保护”“民俗与地方社会研究”和“民间文艺研究”展开论述,并结合鲍曼的表演理论、实践民俗学的方法论、现代民俗学的性质等对民俗学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本书作者在民俗学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们关切当下国内外民俗学的热点话题,并就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度审读。
作者简介
  萧放,民俗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社会学学位分会主席。主要社会兼职: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曾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化史、岁时节日与礼仪民俗等。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若干。先后获中国文联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2001,2009),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10),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3)等。
目录
一  民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
  通过阿伦特,从表演理论返回民俗学原典《判断力批判》——对民俗学表演理论(以鲍曼为例)的批判哲学式检讨
  三谈实践民俗学
  “实践民俗学”如何定义“实践”
  世界社会的民俗协商: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新生命
  都市·中产:现代民俗学的新方向
二  民俗学研究方法论
  性别会阻碍还是促进田野作业——女性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的性别境遇
  乡村研究与田野工作的滋味
  民俗地图法:其概观与实践
三  民俗学的社会应用与非遗保护
  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漫说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和新年
  民俗学自主话语建设与学科创新实践——以母亲节与中亲符号建构为例
  谈谈《汉声》五十年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与社会价值
四  民俗与地方社会研究
  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一种人类学视野中的华北乡村生活实践
  地方感与地方社会的自我建构:以鲁中洼子村为个案
  同乡同业:“社会经济”或“低端全国化”
五  民间文艺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讲述的语言智慧
  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
  艺术与乡村复兴:以中国农民画为中心的讨论
  都市语境下手工艺的传承与创造实践及其反思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