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作者:张素兰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01
ISBN:9787569054477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研究背景,以灾害经济学理论、地质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生态恢复理论为支撑,在深入分析研究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汶川地震对灾区经济、生态灾难性破坏的影响,对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和借鉴历史上国内外防御灾害与灾后重建规划编制的成功经验,结合具体案例探索了编制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方法和编制思路。这对不断完善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和理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推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研究的进步,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完善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积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张素兰,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主持四川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和软科学项目、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部级土地规划试点项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部门委托项目40多项。在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首批进入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获部级科技骨干称号,获部级科技奖励3项。
目录
1 基础理论
1.1 导论
1.2 灾害经济学理论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系统理论
1.5 生态恢复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1.6 构造地质学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2 汶川地震引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2.1 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2 汶川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3 汶川地震引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3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3.1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
3.2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启示
4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层次体系与基本内容
4.1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4.2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层次体系
4.3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
5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与建设用地选址和布局
5.1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5.2 建设用地选址和布局
6 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
6.1 土地整理的特征与科学内涵
6.2 土地整理的目标定位
6.3 土地整理模式与生态恢复
7 管理机制与规划实施保障对策措施
7.1 提高工程建设安全标准
7.2 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管
7.3 切实可行、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对策措施
8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1.1 导论
1.2 灾害经济学理论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 系统理论
1.5 生态恢复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1.6 构造地质学理论与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2 汶川地震引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2.1 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2 汶川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3 汶川地震引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
3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3.1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
3.2 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启示
4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层次体系与基本内容
4.1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4.2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层次体系
4.3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
5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与建设用地选址和布局
5.1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5.2 建设用地选址和布局
6 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
6.1 土地整理的特征与科学内涵
6.2 土地整理的目标定位
6.3 土地整理模式与生态恢复
7 管理机制与规划实施保障对策措施
7.1 提高工程建设安全标准
7.2 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管
7.3 切实可行、有效的规划实施保障对策措施
8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