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汉语诗歌节奏、声韵及新诗体式建构
作者:张中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ISBN:9787522710747
定价:¥1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形式优雅、精致化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或诱导作用,有利于引导新诗超过琐屑、“鄙俗”的描写,“在人们心里唤醒一种比较实际生活所获得的更精美而又更丰富的感情生活”(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本专著具有三大创新。一,首次提出汉语诗节奏生成四要素:双音化、顿、词长弹性、虚词,双音化是四要素的核心(第二章)。二,首次论证平仄律的根本功能是优化汉语诗节奏,使汉语诗节奏形成起伏且更加柔和(第三章)。三,详论汉语诗韵功能及其比较优势(第五章、第九章)。本专著以诗史为鉴,提出新诗韵律标准及体式建设的基本构想。
作者简介
暂缺《汉语诗歌节奏、声韵及新诗体式建构》作者简介
目录
序
几点说明
章 节奏的本质
节 “节奏”概念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学节奏观
第三节 诗歌节奏的关键要素
第二章 汉语的“动力基础”与节奏形成原理
节 汉语诗节奏相关探索
第二节 汉语的“动力基础”与“顿”及双音化
第三节 汉语虚词、“词长弹性”与节奏的形成
第四节 汉语诗节奏的本质及类型
第三章 平仄律与汉语诗节奏的优化
节 从“四声”到平、仄
第二节 汉语诗节奏的“升级”空间与平仄律设计原理
第三节 平仄律的基本原则与灵活性
附“声”“音”与汉语诗关系的衍变
第四章 现代汉语声调与新诗的节奏
节 现代汉语声调特征
第二节 调类分布“优化”及文学价值初步考察
第三节 汉语声调对新诗节奏的微妙影响
第五章 汉语诗韵基本特征与资源优势
节 王力、朱光潜对汉语诗韵的考察
第二节 汉语诗韵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汉语诗韵的资源与优势
第六章 汉语诗韵三大功能及与节奏的关系
节 汉语诗的“同韵模块”与“联络贯串”
第二节 汉语乐音、重音的叠加与韵文魅力
第三节 汉语诗的“韵节奏”与复合型节奏
第七章 韵律与新诗体式建构
——“行”“节”变化
节 新诗“行”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第二节 新诗的“四行节”和“八行节”
第三节 新诗的双节对称形式及其渊源
第四节 新诗形式的多样化
第八章 韵律与新诗体式建构
——押韵频度及韵式变化
节 汉语新诗押韵频度及古今差异
第二节 现代歌诗押韵频度
第三节 交韵、抱韵及增韵
第四节 句中韵及“失韵”现象
第九章 汉语诗韵律的比较优势及古今变异
节 节奏、平仄、诗韵性质讨论
第二节 汉语诗的韵律系统与比较优势
第三节 汉语诗节奏、平仄、韵的古今变异
第十章 优雅的新诗及其前景
节 “美的形式”是从它们的本质来的
第二节 优雅的新诗及其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几点说明
章 节奏的本质
节 “节奏”概念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学节奏观
第三节 诗歌节奏的关键要素
第二章 汉语的“动力基础”与节奏形成原理
节 汉语诗节奏相关探索
第二节 汉语的“动力基础”与“顿”及双音化
第三节 汉语虚词、“词长弹性”与节奏的形成
第四节 汉语诗节奏的本质及类型
第三章 平仄律与汉语诗节奏的优化
节 从“四声”到平、仄
第二节 汉语诗节奏的“升级”空间与平仄律设计原理
第三节 平仄律的基本原则与灵活性
附“声”“音”与汉语诗关系的衍变
第四章 现代汉语声调与新诗的节奏
节 现代汉语声调特征
第二节 调类分布“优化”及文学价值初步考察
第三节 汉语声调对新诗节奏的微妙影响
第五章 汉语诗韵基本特征与资源优势
节 王力、朱光潜对汉语诗韵的考察
第二节 汉语诗韵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汉语诗韵的资源与优势
第六章 汉语诗韵三大功能及与节奏的关系
节 汉语诗的“同韵模块”与“联络贯串”
第二节 汉语乐音、重音的叠加与韵文魅力
第三节 汉语诗的“韵节奏”与复合型节奏
第七章 韵律与新诗体式建构
——“行”“节”变化
节 新诗“行”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第二节 新诗的“四行节”和“八行节”
第三节 新诗的双节对称形式及其渊源
第四节 新诗形式的多样化
第八章 韵律与新诗体式建构
——押韵频度及韵式变化
节 汉语新诗押韵频度及古今差异
第二节 现代歌诗押韵频度
第三节 交韵、抱韵及增韵
第四节 句中韵及“失韵”现象
第九章 汉语诗韵律的比较优势及古今变异
节 节奏、平仄、诗韵性质讨论
第二节 汉语诗的韵律系统与比较优势
第三节 汉语诗节奏、平仄、韵的古今变异
第十章 优雅的新诗及其前景
节 “美的形式”是从它们的本质来的
第二节 优雅的新诗及其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