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贞元六书(全两卷)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3-07-01
ISBN:9787100205078
定价:¥1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冯友兰先生曾手书一幅对联总结自己一生的著述:“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指《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即《贞元六书》。《贞元六书》包含了六本自成体系的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均为冯友兰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所著。他自称书名取“贞下起元\"之意,即严冬过去必有阳春,坚信抗战将开启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新理学》谈纯粹哲学,《新事论》讲文化社会问题,《新世训》论生活方法,《新原人》谈人生境界,《新原道》评新理学之地位,《新知言》讲新理学之方法。它们代表了冯友兰先生“新理学”体系的确立。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是海内外广有影响的哲学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 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
目录
(上)
新理学
自 序
绪 论
章 理 太极
第二章 气 两仪 四象
第三章 道 天道
第四章 性 心
第五章 道德 人道
第六章 势 历史
第七章 义理
第八章 艺术
第九章 鬼神
第十章 圣人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
自 序
篇 别共殊
第二篇 明层次
第三篇 辨城乡
第四篇 说家国
第五篇 原忠孝
第六篇 谈儿女
第七篇 阐教化
第八篇 评艺文
第九篇 判性情
第十篇 释继开
第十一篇 论抗建
第十二篇 赞中华
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
自 序
绪 论
篇 尊理性
第二篇 行忠恕
第三篇 为无为
第四篇 道中庸
第五篇 守冲谦
第六篇 调情理
第七篇 致中和
第八篇 励勤俭
第九篇 存诚敬
第十篇 应帝王
(下)
新原人
自序
章 觉解
第二章 心性
第三章 境界
第四章 自然
第五章 功利
第六章 道德
第七章 天地
第八章 学养
第九章 才命
第十章 死生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
自 序
绪 论
章 孔孟
第二章 杨墨
第三章 名家
第四章 老庄
第五章 易庸
第六章 汉儒
第七章 玄学
第八章 禅宗
第九章 道学
第十章 新统
新知言
自 序
绪 论
章 论形上学的方法
第二章 柏拉图的辩证法
第三章 斯宾诺莎的反观法
第四章 康德的批判法
第五章 维也纳学派对于形上学底看法
第六章 新理学的方法
第七章 论分析命题
第八章 论约定说
第九章 禅宗的方法
第十章 论诗
冯友兰先生学术年表
新理学:冯友兰 /陈荣捷
新理学
自 序
绪 论
章 理 太极
第二章 气 两仪 四象
第三章 道 天道
第四章 性 心
第五章 道德 人道
第六章 势 历史
第七章 义理
第八章 艺术
第九章 鬼神
第十章 圣人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
自 序
篇 别共殊
第二篇 明层次
第三篇 辨城乡
第四篇 说家国
第五篇 原忠孝
第六篇 谈儿女
第七篇 阐教化
第八篇 评艺文
第九篇 判性情
第十篇 释继开
第十一篇 论抗建
第十二篇 赞中华
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
自 序
绪 论
篇 尊理性
第二篇 行忠恕
第三篇 为无为
第四篇 道中庸
第五篇 守冲谦
第六篇 调情理
第七篇 致中和
第八篇 励勤俭
第九篇 存诚敬
第十篇 应帝王
(下)
新原人
自序
章 觉解
第二章 心性
第三章 境界
第四章 自然
第五章 功利
第六章 道德
第七章 天地
第八章 学养
第九章 才命
第十章 死生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
自 序
绪 论
章 孔孟
第二章 杨墨
第三章 名家
第四章 老庄
第五章 易庸
第六章 汉儒
第七章 玄学
第八章 禅宗
第九章 道学
第十章 新统
新知言
自 序
绪 论
章 论形上学的方法
第二章 柏拉图的辩证法
第三章 斯宾诺莎的反观法
第四章 康德的批判法
第五章 维也纳学派对于形上学底看法
第六章 新理学的方法
第七章 论分析命题
第八章 论约定说
第九章 禅宗的方法
第十章 论诗
冯友兰先生学术年表
新理学:冯友兰 /陈荣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