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经典与意义:礼与早期儒学的衍变

经典与意义:礼与早期儒学的衍变

作者:刘丰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ISBN:9787522710761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近年来在早期儒学的研究中,如何在吸收、借鉴新发现简帛资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掘已有文献在战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礼记》(包括《大戴礼记》)对于战国儒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书以礼为切入点,比较深入地探讨了《礼记》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史价值,将其放在孔子之后,尤其是孔孟之间、孟荀之间的思想史发展过程中,以《礼记》为主要资料来进一步分析、落实早期儒家的分化与发展,同时以礼为沟通思想、经典与社会的桥梁,来深化礼学思想以及早期儒学史的研究,并由此探讨哲学与历史、哲学史与思想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展哲学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
  刘丰,1972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工作。2002年9月至2004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从事儒家哲学、礼学思想史的研究,出版专著《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北宋礼学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译著一部。
目录
绪论:《礼记》与早期思想史的研究
  节  古文《记》与刘向整理的古文《礼记》
  第二节  刘向古文《礼记》与二戴《礼记》之关系
  第三节  《礼记》的分类
  第四节  《大戴礼记》的分类
  第五节  《礼记》与早期儒学史的研究
章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展开
  节  “无体之礼”:先秦礼学思想的发展与转向
    一  礼与“无体之礼”
    二  “无体之礼”与礼学思想的转向
    三  从《孔子闲居》看战国时期儒学的分化
  第二节  从《儒行》到《儒效》:先秦儒学的发展与转折
    一  《儒行》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二  《儒行》的学派归属
    三  《儒行》与战国时期儒学主流思想的冲突
    四  《荀子》的政治哲学转向
  第三节  《礼记·经解》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一  “六经”合称的形成及其在儒学发展中的意义
    二  《经解》的思想渊源及其与荀子学派的关系
    三  《经解》首章的结构
    四  《经解》中的“六经”次序及其意义
    五  《经解》篇的整体结构
  第四节  《礼记·乡饮酒义》的方位图式及其思想史意义
    一  《礼记·乡饮酒义》的学术意义
    二  《乡饮酒义》的方位安排及其意义
    三  从《乡饮酒义》看礼学与易学的结合
    四  《礼记·乡饮酒义》的思想史意义
第二章  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建构
  节  “为民父母”与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
    一  先秦儒家“为民父母”的思想渊源与演变
    二  “为民父母”与礼治思想
    三  “为民父母”与亲亲尊尊的整合
    四  余论
  第二节  周公“摄政称王”及其在儒家政治哲学中的意义
    一  周公“摄政称王”的相关史料分析
    二  北宋儒学发展中的周公“摄政称王”
    三  周公“摄政称王”的政治哲学意义
  第三节  战国时期儒家的变礼思想——以国家政权转移的理论为中心
    一  禅让
    二  革命
    三  王鲁
    四  选举
    五  余论
第三章  早期儒家历史哲学的形成
  节  制造“三代”——儒家“三代”历史观的形成及近代命运
    一  儒家“三代”史观的形成
    二  “三代”的模式化及其内在机制
    三  “三代”与历史循环论
    四  “三代”史观的近代命运
  第二节  《礼记·礼运》与战国时期儒家历史哲学的建构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