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与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与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唐海燕 等著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2-01

ISBN:9787547617700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正处在新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每一个国家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书立足新时代新发展环境,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客观评判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和地位变化;深入探讨中国对外经济房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和成效,以及可能面临的产业空洞化、就业压力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风险,对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提出了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
  唐海燕,上海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亚太经济等。著有《国际贸易环境论》《适度开放论》《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战略》等。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意义 …………………………………………………… 2    
三、文献综述 …………………………………………………… 3    
第二章 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地位与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理论机制 …………………………………………… 24           一、全球生产网络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理论……………… 24                                  
二、全球生产网络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理论 ……………… 25                                            
三、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 ……………………………… 45                                  
四、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与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关系理论 …………………………………………………… 58                     五、本章小结 …………………………………………………… 71                        
第三章 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变迁 ……………………… 75                                    
一、文献评述 …………………………………………………… 76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79                      
 三、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参与度、分工地位与联系的 演化分析 …………………………………………………… 84           四、本章小结 ………………………………………………… 118                
 第四章 全球生产网络角色变迁视角下中国对外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的过程、现状与目标 …………………………… 122                           
一、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过程 ……………… 122                                          
二、全球生产网络下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现状分析 ………………………………………………… 124
三、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目标与框架 ……… 137                                              
 四、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与路径 …………… 154                                          
五、本章小结 ………………………………………………… 160                  
第五章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评估、风险识别 与防范 …………………………………………………… 162               一、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估分析 ………………… 162                                        
  二、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风险 ……………… 171                                      
三、本章小结 ………………………………………………… 178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180                  
 一、主要结论 ………………………………………………… 180                  
二、对策建议 ………………………………………………… 184              
三、研究展望 ………………………………………………… 202                    
主要参考文献 ……………………………………………………… 211
后记 ………………………………………………………………… 232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