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自主创新经济学
作者:高连奎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01
ISBN:9787515836898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现代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缺陷、漏洞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创新,作者将自己近二十多年经济学研究成果全面总结给出了针对以上问题的答案。从基于GDP“生产法”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兼谈中国经济增长空间、动态货币数量论与央行“运行货币总量管理”规则、政府投资带动乘数与量化财政调控理论、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等方面阐述经济学,并提出了65个经济学理论,并逐一对其解读和诠释。
作者简介
高连奎,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麻省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项目负责人、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现为中国原创经济学论坛发起人,多所大学特聘教授,是中国最早进行原创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2006年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经济学理论——平衡经济学,之后又提出了“低生存成本社会”理论、新财税经济学、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动态货币数量论、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最优央行货币利率理论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已经出版经济学著作十余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多次受邀到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演讲,其英文著作《21世纪经济学通论》被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
目录
导读 现代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缺陷、漏洞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创新
——笔者近二十年经济学研究成果总结
一、微观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003
二、宏观经济学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009
三、货币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014
第一篇 “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
——
基于GDP“生产法”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兼谈中国经济增长空间
一、研究背景与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 021
二、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与GDP统计方法的对应关系 022
三、“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的指导作用 023
四、新三驾马车背后的经济学范式创新 025
五、新三驾马车对克服鲍莫尔病的意义 025
六、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的优势 027
七、中国经济未来至少还有八倍的增长空间 028
八、结论 028
第二篇 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
——
从“创新资本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经济对美国的快速超越
一、人类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综述 033
二、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创新资本”的重要性 035
三、新“国家竞争力”理论 036
四、“创新资本募集能力”背后的货币政策因素 037
五、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 040
六、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与熊彼特、鲍莫尔的经济学研究并不冲突 040
七、经济增长的“内驱力”问题 041
第三篇 动态货币数量论与央行“运行货币总量管理”规则
——
基于“发行货币”与“运行货币”概念的货币周期与经济周期研究
一、动态货币数量论与货币周期理论的提出 045
二、动态货币数量论的提出背景以及货币史中两种研究路线梳理 047
三、用动态货币数量论解释“量化宽松”为何效果不佳? 048
四、经济危机时的货币与投资“双补偿” 050
五、从动态货币数量论看量化宽松为何不会引发通胀? 051
六、央行的“运行货币总量管理”规则 051
七、动态货币数量论下的储蓄观 053
八、动态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学派、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区别 054
九、动态货币数量论的创新之处 056
第四篇 供给侧货币学与“最优央行货币利率”理论
——
基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三元货币市场结构的分析
一、人类对货币问题的主流研究 059
二、瑞典学派货币利率理论的缺陷 060
三、“利率法定”下货币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062
四、“干预性市场”的运行规律 063
五、有效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弹性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 064
六、“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三元货币市场结构模型 066
七、对凯恩斯学派、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的评价 068
八、利率激励与货币运行效率 070
九、最优中央银行货币利率——一个黄金利率的水平 071
十、供给侧货币学的提出 072
第五篇 货币流动理论
——
论“利率指挥棒效应”与“货币分配不均等效应”对产业组织
以及国家兴衰的影响
一、人类在货币流动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077
二、经济学界长期忽略货币流动研究的三大原因 078
三、货币流动理论的研究必要性 079
四、货币流动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081
五、利率与国家兴衰 084
第六篇 政府投资带动乘数与量化财政调控理论
——对凯恩斯经济调控理论的优化
一、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弊端 089
二、新投资乘数的构建与量化财政调控 090
三、政府投资为何会引发经济过热? 091
四、政府投资会挤压民间投资吗? 093
五、财政调控相比货币调控的优势 094
第七篇 “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理论概述
一、经济危机的分型辩治理论 099
二、人类关于企业债务以及政府债务的研究现状 101
三、“瓦格纳缺口” 102
四、“税收不足”是国家常态 104
五、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 105
六、产业升级的“子虚补其母”理论 107
七、“华盛顿共识”为何无法帮助发展中国家? 109
八、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的三大特征 111
九、政府债务危机对经济的直接影响 112
十、政府债务危机对经济的系统性影响 114
第八篇 “债务—创新”传导理论与宏观经济学“通论式研究”新范式
——
“政府债务-央行利率-金融投资-经济创新”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
一、通论式研究与宏观经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117
二、政府债务与央行利率之间的传导关系 119
三、央行利率与金融投资之间的传导关系 120
四、金融投资与经济创新之间的传导关系 122
五、综述“政府债务-央行利率-金融投资-经济创新”传导机制 123
第九篇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
一、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对税收问题的总体看法 127
二、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的财税升级规律 130
三、新财税主义的税理思想:人类未来的增税空间在哪里? 131
四、新财税主义改革建议:“七增七减”的财税改革方案 133
五、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在财税改革 136
六、“罗斯福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区别 137
七、建立“公民捐赠账户”制度并与国家救助制度相结合 138
第十篇 内生性通胀与外生性通胀理论
一、内生性通货膨胀本质是一种经济增长现象 145
二、内生性通胀原理:正常经济增长为何总会伴随温和通胀? 147
三、正常经济增长情况下,内生性通胀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 148
四、经济过热性增长引起通胀的原理 149
五、“通胀—增长定律”——兼破解量化宽松未引起通胀之谜 151
六、货币学派对通胀的解释为何错误? 152
七、结论 154
第十一篇 中国经济学创新对西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革命
——
谈“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与“公共产品市场
非均衡”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一、“如何把金融找回来”的“张晓晶之问” 157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 158
三、“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三元市场结构模型 159
四、只有“最优央行利率”才可以达到“有效货币供给”的最大化 161
五、从“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看“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错误 161
六、“张晓晶之问”与“高连奎之答” 163
第十二篇 “非均衡经济学”四大理论创新
——
论供给黏性、生存成本、公共产品、销售者主权对市场非均衡
的影响
一、凯恩斯之前的非均衡研究 167
二、凯恩斯学派对非均衡研究的贡献 169
三、我在非均衡经济学领域提出的四大理论 171
四、总结 174
第十三篇 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模型
——
兼论货币调控的无效性、危害性以及恒定利率主张的提出
一、当前人类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 179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模型 180
三、
当今人类社会的最大矛盾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之间的矛盾 181
四、论奥地利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调控的否定 181
五、货币调控的无效性分析 182
六、货币调控的有害性分析 183
七、结论与建议 186
第十四篇 科学产业结构理论
——
关于产业发展次序以及国家“核心产业”的研究兼议中国发展道路的科学性
一、产业发展内部的相互压制关系 189
二、产业发展次序理论,论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发展次序 191
三、核心产业变迁理论 193
四、产业压制理论对政府经济管理的启示与要求 195
五、开放条件下的理论适用性 196
结论: 197
第十五篇 “生存经济学”理论概述
——基于收入与生存成本指标的“幸福指数”研究
一、经济发展并不会导致生存压力的降低 201
二、生存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02
三、生存成本是导致工资刚性的主要原因 204
四、宏观“幸福指数”的衡量 205
五、微观幸福程度的另一个衡量指标——幸福剩余 207
结论: 208
第十六篇 可以替代“费雪方程”的“投融资货币方程”
——
基于货币投融资功能的“货币流通速度”计算问题研究
一、费雪货币方程式的错误 211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 213
三、“货币流通速度”背后应该代表什么? 214
四、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背后因素 215
五、总结 216
第十七篇 宏观知识理论
——政府作用与中国经验
一、“宏观知识”的概念定义 219
二、“政府产业规划”就是发挥政府“宏观知识”优势的典型案例 220
三、西方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开始认可中国模式 221
四、
利用“宏观知识”发挥“政府作用”与传统凯恩斯经济学“政府投资”的区别 222
五、企业是“政府产业规划”的最大受益者 223
六、总结 224
第十八篇 “无感调控”理论
——一种新型经济调控理念的提出
一、“无感调控”理念的提出 227
二、现代“经济调控”暴露出来的问题 228
三、民众的“风险厌恶”与企业家的“政策无预期” 229
四、“无感调控”必须是“精准调控” 231
五、“无感调控”是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232
六、制度与法律代替不了政策 233
第十九篇 论“资本边际收益率崩溃”
——
“廉价货币政策”的理论错误与影响
一、“资本边际收益率崩溃”与“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有何不同? 237
二、“廉价货币政策”为何在大萧条后长期退出历史? 238
三、“廉价货币政策”后来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239
四、“廉价货币政策”轻松回归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0
五、“廉价货币政策”是导致“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的核心原因 241
六、
“资本边际收益率崩溃”的坏处是扭曲了正常的社会报酬支付
结构 242
七、理论总结 243
附 录 本书提出的主要理论汇总
一、本书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 247
二、本书提出的货币理论 249
三、本书提出的经济危机与经济调控理论 262
四、本书提出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269
五、本书提出的生存经济学理论 273
六、本书提出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276
七、本书提出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理论 279
——笔者近二十年经济学研究成果总结
一、微观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003
二、宏观经济学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009
三、货币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 014
第一篇 “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
——
基于GDP“生产法”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兼谈中国经济增长空间
一、研究背景与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 021
二、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与GDP统计方法的对应关系 022
三、“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的指导作用 023
四、新三驾马车背后的经济学范式创新 025
五、新三驾马车对克服鲍莫尔病的意义 025
六、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理论的优势 027
七、中国经济未来至少还有八倍的增长空间 028
八、结论 028
第二篇 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
——
从“创新资本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经济对美国的快速超越
一、人类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综述 033
二、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创新资本”的重要性 035
三、新“国家竞争力”理论 036
四、“创新资本募集能力”背后的货币政策因素 037
五、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 040
六、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与熊彼特、鲍莫尔的经济学研究并不冲突 040
七、经济增长的“内驱力”问题 041
第三篇 动态货币数量论与央行“运行货币总量管理”规则
——
基于“发行货币”与“运行货币”概念的货币周期与经济周期研究
一、动态货币数量论与货币周期理论的提出 045
二、动态货币数量论的提出背景以及货币史中两种研究路线梳理 047
三、用动态货币数量论解释“量化宽松”为何效果不佳? 048
四、经济危机时的货币与投资“双补偿” 050
五、从动态货币数量论看量化宽松为何不会引发通胀? 051
六、央行的“运行货币总量管理”规则 051
七、动态货币数量论下的储蓄观 053
八、动态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学派、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区别 054
九、动态货币数量论的创新之处 056
第四篇 供给侧货币学与“最优央行货币利率”理论
——
基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三元货币市场结构的分析
一、人类对货币问题的主流研究 059
二、瑞典学派货币利率理论的缺陷 060
三、“利率法定”下货币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062
四、“干预性市场”的运行规律 063
五、有效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弹性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 064
六、“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三元货币市场结构模型 066
七、对凯恩斯学派、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的评价 068
八、利率激励与货币运行效率 070
九、最优中央银行货币利率——一个黄金利率的水平 071
十、供给侧货币学的提出 072
第五篇 货币流动理论
——
论“利率指挥棒效应”与“货币分配不均等效应”对产业组织
以及国家兴衰的影响
一、人类在货币流动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077
二、经济学界长期忽略货币流动研究的三大原因 078
三、货币流动理论的研究必要性 079
四、货币流动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081
五、利率与国家兴衰 084
第六篇 政府投资带动乘数与量化财政调控理论
——对凯恩斯经济调控理论的优化
一、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弊端 089
二、新投资乘数的构建与量化财政调控 090
三、政府投资为何会引发经济过热? 091
四、政府投资会挤压民间投资吗? 093
五、财政调控相比货币调控的优势 094
第七篇 “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理论概述
一、经济危机的分型辩治理论 099
二、人类关于企业债务以及政府债务的研究现状 101
三、“瓦格纳缺口” 102
四、“税收不足”是国家常态 104
五、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 105
六、产业升级的“子虚补其母”理论 107
七、“华盛顿共识”为何无法帮助发展中国家? 109
八、政府债务型经济危机的三大特征 111
九、政府债务危机对经济的直接影响 112
十、政府债务危机对经济的系统性影响 114
第八篇 “债务—创新”传导理论与宏观经济学“通论式研究”新范式
——
“政府债务-央行利率-金融投资-经济创新”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
一、通论式研究与宏观经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117
二、政府债务与央行利率之间的传导关系 119
三、央行利率与金融投资之间的传导关系 120
四、金融投资与经济创新之间的传导关系 122
五、综述“政府债务-央行利率-金融投资-经济创新”传导机制 123
第九篇 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
一、新财税主义宏观经济学对税收问题的总体看法 127
二、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的财税升级规律 130
三、新财税主义的税理思想:人类未来的增税空间在哪里? 131
四、新财税主义改革建议:“七增七减”的财税改革方案 133
五、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在财税改革 136
六、“罗斯福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区别 137
七、建立“公民捐赠账户”制度并与国家救助制度相结合 138
第十篇 内生性通胀与外生性通胀理论
一、内生性通货膨胀本质是一种经济增长现象 145
二、内生性通胀原理:正常经济增长为何总会伴随温和通胀? 147
三、正常经济增长情况下,内生性通胀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 148
四、经济过热性增长引起通胀的原理 149
五、“通胀—增长定律”——兼破解量化宽松未引起通胀之谜 151
六、货币学派对通胀的解释为何错误? 152
七、结论 154
第十一篇 中国经济学创新对西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革命
——
谈“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与“公共产品市场
非均衡”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一、“如何把金融找回来”的“张晓晶之问” 157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 158
三、“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三元市场结构模型 159
四、只有“最优央行利率”才可以达到“有效货币供给”的最大化 161
五、从“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看“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错误 161
六、“张晓晶之问”与“高连奎之答” 163
第十二篇 “非均衡经济学”四大理论创新
——
论供给黏性、生存成本、公共产品、销售者主权对市场非均衡
的影响
一、凯恩斯之前的非均衡研究 167
二、凯恩斯学派对非均衡研究的贡献 169
三、我在非均衡经济学领域提出的四大理论 171
四、总结 174
第十三篇 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与模型
——
兼论货币调控的无效性、危害性以及恒定利率主张的提出
一、当前人类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 179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模型 180
三、
当今人类社会的最大矛盾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之间的矛盾 181
四、论奥地利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调控的否定 181
五、货币调控的无效性分析 182
六、货币调控的有害性分析 183
七、结论与建议 186
第十四篇 科学产业结构理论
——
关于产业发展次序以及国家“核心产业”的研究兼议中国发展道路的科学性
一、产业发展内部的相互压制关系 189
二、产业发展次序理论,论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发展次序 191
三、核心产业变迁理论 193
四、产业压制理论对政府经济管理的启示与要求 195
五、开放条件下的理论适用性 196
结论: 197
第十五篇 “生存经济学”理论概述
——基于收入与生存成本指标的“幸福指数”研究
一、经济发展并不会导致生存压力的降低 201
二、生存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02
三、生存成本是导致工资刚性的主要原因 204
四、宏观“幸福指数”的衡量 205
五、微观幸福程度的另一个衡量指标——幸福剩余 207
结论: 208
第十六篇 可以替代“费雪方程”的“投融资货币方程”
——
基于货币投融资功能的“货币流通速度”计算问题研究
一、费雪货币方程式的错误 211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 213
三、“货币流通速度”背后应该代表什么? 214
四、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背后因素 215
五、总结 216
第十七篇 宏观知识理论
——政府作用与中国经验
一、“宏观知识”的概念定义 219
二、“政府产业规划”就是发挥政府“宏观知识”优势的典型案例 220
三、西方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开始认可中国模式 221
四、
利用“宏观知识”发挥“政府作用”与传统凯恩斯经济学“政府投资”的区别 222
五、企业是“政府产业规划”的最大受益者 223
六、总结 224
第十八篇 “无感调控”理论
——一种新型经济调控理念的提出
一、“无感调控”理念的提出 227
二、现代“经济调控”暴露出来的问题 228
三、民众的“风险厌恶”与企业家的“政策无预期” 229
四、“无感调控”必须是“精准调控” 231
五、“无感调控”是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232
六、制度与法律代替不了政策 233
第十九篇 论“资本边际收益率崩溃”
——
“廉价货币政策”的理论错误与影响
一、“资本边际收益率崩溃”与“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有何不同? 237
二、“廉价货币政策”为何在大萧条后长期退出历史? 238
三、“廉价货币政策”后来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239
四、“廉价货币政策”轻松回归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0
五、“廉价货币政策”是导致“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的核心原因 241
六、
“资本边际收益率崩溃”的坏处是扭曲了正常的社会报酬支付
结构 242
七、理论总结 243
附 录 本书提出的主要理论汇总
一、本书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 247
二、本书提出的货币理论 249
三、本书提出的经济危机与经济调控理论 262
四、本书提出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269
五、本书提出的生存经济学理论 273
六、本书提出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276
七、本书提出的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理论 27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