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第三次合力效应

第三次合力效应

作者:王宗军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01

ISBN:9787568090261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由五个章节构成:章,合力效应——集成创新驱动的理论基础。这一章节首先对集成创新、合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接着全面分析了合力效应——集成创新驱动的内涵以及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后简要概括了合力效应——集成创新驱动的研究意义。第二章,次合力效应——集成创新驱动。这一章节首先从基本情况、特点、影响因素等维度对次合力效应做了细致分析,然后深刻探讨了次合力效应的形成机理以及带来的影响,从而对中国错失次合力效应的原因进行主要分析。第三章,第二次合力效应——集成创新驱动。这一章节首先从基本情况、特点、影响因素等维度对第二次合力效应做了细致分析,然后深刻探讨了第二次合力效应的形成机理以及带来的影响,从而对中国错失第二次合力效应的原因进行主要分析。第四章,中国创新之路。中国式创新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其成熟的生产制造能力、良好的市场基础、崛起的科研水平、创新人才的成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这一章节将从上述七个方面对“中国式创新”的要素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第三次合力效应——集成创新驱动。这一章节首先对第三次合力效应发生在中国的必然性进行详细剖析,接着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形成机制、风险识别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后从六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如何更好地发挥第三次合力效应的作用并提供指导性建议。
作者简介
  王宗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博士、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技术与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战略研究培育基地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商科教育分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湖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湖北省社科联委员、湖北省技术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王宗军教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耕学术厚土,致力于管理学领域前沿问题研究,围绕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与战略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是中国系统研究企业技术经济评价系统分析、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建立、评价系统开发的重要学者,是深入研究创新与战略管理的中国学派。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推动了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创造与发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为中国低碳经济建立了多维评价体系和可视化平台;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5余项、企业委托课题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创新能力与技术战略》、《中国式创新导论》等著作5部。调研企业600余家,为中国20余个地方政府及50多家企业进行诊断并制定了发展战略、或创新战略、或决策平台、或相关政策,指导百余家企业进行了企业转型升级。授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成立40年突出贡献奖、获评2014年湖北省社科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积极建言献策,作为*战略研究培育基地主任,上报的两篇政策建议被*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采用刊登(2014年第2期、2021年第4期),并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担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为武汉市的发展提供专家建议,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为武汉市人民政府提供专家建议17份,有10份被采纳或获得批示,为武汉市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目录
章“合力效应”研究导论/ 1

节什么是“合力”/ 1

一、力/ 1

二、合力/ 2

第二节利用“合力”思想解读经济社会现象的历史渊源/ 3

一、国内外“合力”研究综述/ 3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合力”思想/ 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合力”思想/ 6

第三节“合力效应”的提出/ 7

一、“合力论”思想/ 7

二、“合力效应”的界定/ 8

第四节为何要引入合力效应来研究经济社会重大变革?/ 8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进理论创新的自觉性/ 8

二、总结合力效应运行规律,为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实现献言
献策/ 9

三、从“合力”视角为中国崛起把脉问诊,符合经济发展需要/ 9

第五节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合力效应已箭在弦上/ 10

一、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形成是大势所趋/ 10

二、中国有能力引领第三次合力效应/ 11


第二章历史上前两次合力效应的内在逻辑/ 13

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运行制度体系支撑/ 15

一、次合力效应与英国制度体系的发展历程/ 17

二、第二次合力效应与美国制度体系的演进逻辑/ 21

第二节重商主义社会氛围的培育/ 26

一、次合力效应中英国重商主义社会氛围的培育/ 26

二、第二次合力效应中美国重商主义社会氛围的培育/ 30

第三节生产制造能力与水平的稳步提升/ 35

一、次合力效应中英国制造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36

二、第二次合力效应中美国制造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37

第四节时代机遇下科学技术的进步/ 40

一、次合力效应中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40

二、第二次合力效应中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42

第五节思想文化的有力引领/ 45

一、次合力效应中英国的新经济思潮/ 46

二、第二次合力效应中美国移民文化、精神理念及外交
政策/ 49

第六节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大重构/ 52

一、次合力效应对英国与世界经济社会的影响/ 52

二、第二次合力效应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社会的影响/ 56

第七节合力效应的复杂性、动态变化性/ 59

一、合力效应的复杂、动态变化性特征/ 59

二、次合力效应到第二次合力效应的跨越/ 61



第三章中国与前两次合力效应及李约瑟之谜/ 64

节由盛转衰的近代中国:中国错过了什么?/ 64

一、古代中国的繁盛/ 64

二、近代中国的落后/ 67

第二节中国的落后——中国与前两次合力效应/ 69

一、中国错过次合力效应的原因分析/ 69

二、中国错过第二次合力效应的原因分析/ 78

第三节中国的觉醒——中国的发展奇迹/ 84

一、中国工业革命的爆发/ 85

二、中国道路的探索/ 86



第四章为什么第三次合力效应将首先发生在中国/ 87

节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实践基础——中国式创新的
发展/ 89

一、成熟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89

二、良好的市场基础与有效的市场战略/ 90

三、不断提升的科研水平/ 91

四、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92

五、创新人才成长与创新生态体系构建/ 94

六、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95

第二节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催化剂——中国的比较优势/ 96

一、世界工厂地位难撼,生产制造能力强大/ 96

二、市场规模庞大,大国经济效应凸显/ 98

三、产业化能力强大,产业链供应链完整/ 101

四、有为政府推动,制度优势显著/ 103

五、人才红利厚植,创新集群汇聚/ 105

六、民族精神锻铸,中国力量凝聚/ 106

第三节第三次合力效应形成的作用机制/ 108

一、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发展基础/ 110

二、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动力之源/ 112

三、第三次合力效应的重要保障/ 113

四、第三次合力效应的精髓与纽带/ 113



第五章积极促成第三次合力效应的应对之策/ 115

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抢占科技制高点/ 115

第二节培育超大规模国家竞争优势,建立全国统一大
市场/ 118

第三节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深化“放管服”改革/ 120

第四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构建新发展
格局/ 121

第五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持续推进协调发展与共同
富裕/ 122

第六章第三次合力效应与中美英三国国力预测分析/ 123

节中美英经济实力对比预测分析/ 123

一、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123

二、中美英等国家GDP增速预测/ 125

第二节中美英科技实力对比预测分析/ 128

一、中美英科技实力对比分析/ 129

二、中美英科技实力预测分析/ 133

第七章第三次合力效应的未来蓝图/ 135

节世界经济格局大重构/ 135

一、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 135

二、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136

三、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 137

第二节中国经济顺势腾飞/ 138

一、中国经济迈向重质量新阶段/ 138

二、中国经济的“后来者优势”/ 139

三、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140

第三节科技创新跨越发展/ 141

一、科技创新激活经济动能/ 141

二、数字智能赋能转型发展/ 142

三、理念变革引领创新风潮/ 143

第四节绿色生态经济转型/ 144

一、世界绿色生态经济转型/ 144

二、绿色技术创新助推绿色发展/ 145

三、中国绿色生态经济转型/ 146

四、迈向全面绿色发展的生态社会/ 148


参考文献/ 149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