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股权结构与高管激励的视角
作者:牟琪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01
ISBN:9787562867487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公司治理理论、激励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揭示了其内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全书共8章,第 1章为导论,介绍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2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第 3章为理论模型构建,构建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并进行模型推导和分析;第4章实证研究了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第5章实证研究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第6章基于政府补贴调节效应,实证研究了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第7章基于政府补贴调节效应,实证研究了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第8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上述理论模型推论以及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政策建议。本书可为政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提高自身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作者简介
暂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股权结构与高管激励的视角》作者简介
目录
第 1 章 导论 001
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03
1. 1. 1 研究背景 / 003
1. 1. 2 研究目的 / 006
1. 1. 3 研究意义 / 006
1.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008
1. 2. 1 研究内容 / 008
1. 2. 2 研究思路 / 009
1. 3 本书创新点 / 010
第 2 章 文献综述 013
2. 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相关研究综述 / 015
2. 1. 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 015
2. 1. 2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视角的发展 / 017
2. 2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发展 / 018
2. 2. 1 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发展 / 019
2. 2. 2 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 020
2. 2. 3 基于高管激励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 022
2. 3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界定与测量 / 024
2. 3. 1 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 024
2. 3. 2 股权结构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 026
2. 3. 3 高管激励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 0282. 4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030
2. 4.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030
2. 4.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 / 032
2. 5 文献总结和评述 / 034
第 3 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型构建 037
3. 1 理论模型变量及分析框架 / 039
3. 2 模型基本假设 / 042
3. 3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3
3. 3. 1 国有控股企业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3
3. 3. 2 民营控股企业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5
3. 3. 3 企业预期收益对高管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 / 047
3. 4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8
3. 5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049
3. 6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内在机制分析 / 051
第 4 章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 055
4.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058
4. 1. 1 股权性质与企业技术创新 / 058
4. 1. 2 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60
4. 1. 3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61
4.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063
4. 2. 1 样本选择 / 063
4. 2. 2 变量设置 / 063
4. 2. 3 基本模型 / 066
4. 3 实证结果分析 / 070
4.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 earson 相关系数 / 070
4. 3. 2 股权性质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071
4. 3. 3 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075
4. 3. 4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078
4. 4 稳健性检验 / 081
4. 5 本章小结 / 087
第 5 章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 089
5.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092
5. 1. 1 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2
5. 1. 2 异质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3
5. 1. 3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5
5. 1. 4 异质机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6
5.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098
5. 2. 1 样本选择 / 098
5. 2. 2 变量设置 / 098
5. 2. 3 基本模型 / 100
5. 3 实证结果分析 / 109
5.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earson 相关系数 / 109
5. 3. 2 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10
5. 3. 3 异质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12
5. 3. 4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17
5. 3. 5 异质机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21
5. 4 稳健性检验 / 128
5. 5 本章小结 / 134
第 6 章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137
6.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41
6. 1. 1 股权性质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41
6. 1. 2 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42
6. 1. 3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43
6.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145
6. 2. 1 样本选择 / 145
6. 2. 2 变量设置 / 145
6. 2. 3 基本模型 / 147
6. 3 实证结果分析 / 151
6.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earson 相关系数 / 151
6. 3. 2 股权性质、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52
6. 3. 3 高管激励、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56
6. 3. 4 政府补贴调节效应下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60
6. 4 稳健性检验 / 164
6. 5 本章小结 / 170
第 7 章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3
7.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76
7. 1. 1 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6
7. 1. 2 异质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7
7. 1. 3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9
7.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179
7. 2. 1 样本选择 / 179
7. 2. 2 变量设置 / 180
7. 2. 3 基本模型 / 181
7. 3 实证结果分析 / 186
7.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earson 相关系数 / 186
7. 3. 2 机构持股、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86
7. 3. 3 异质机构、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89
7. 3. 4 政府补贴调节效应下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95
7. 4 稳健性检验 / 198
7. 5 本章小结 / 203
第 8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207
8. 1 主要结论 / 209
8. 2 政策建议 / 214
8. 3 不足与展望 / 215
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27
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03
1. 1. 1 研究背景 / 003
1. 1. 2 研究目的 / 006
1. 1. 3 研究意义 / 006
1.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008
1. 2. 1 研究内容 / 008
1. 2. 2 研究思路 / 009
1. 3 本书创新点 / 010
第 2 章 文献综述 013
2. 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相关研究综述 / 015
2. 1. 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 015
2. 1. 2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视角的发展 / 017
2. 2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发展 / 018
2. 2. 1 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发展 / 019
2. 2. 2 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 020
2. 2. 3 基于高管激励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 022
2. 3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界定与测量 / 024
2. 3. 1 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 024
2. 3. 2 股权结构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 026
2. 3. 3 高管激励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 0282. 4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030
2. 4.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030
2. 4.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 / 032
2. 5 文献总结和评述 / 034
第 3 章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型构建 037
3. 1 理论模型变量及分析框架 / 039
3. 2 模型基本假设 / 042
3. 3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3
3. 3. 1 国有控股企业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3
3. 3. 2 民营控股企业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5
3. 3. 3 企业预期收益对高管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 / 047
3. 4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48
3. 5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049
3. 6 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内在机制分析 / 051
第 4 章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 055
4.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058
4. 1. 1 股权性质与企业技术创新 / 058
4. 1. 2 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60
4. 1. 3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61
4.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063
4. 2. 1 样本选择 / 063
4. 2. 2 变量设置 / 063
4. 2. 3 基本模型 / 066
4. 3 实证结果分析 / 070
4.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 earson 相关系数 / 070
4. 3. 2 股权性质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071
4. 3. 3 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075
4. 3. 4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078
4. 4 稳健性检验 / 081
4. 5 本章小结 / 087
第 5 章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 089
5.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092
5. 1. 1 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2
5. 1. 2 异质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3
5. 1. 3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5
5. 1. 4 异质机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 / 096
5.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098
5. 2. 1 样本选择 / 098
5. 2. 2 变量设置 / 098
5. 2. 3 基本模型 / 100
5. 3 实证结果分析 / 109
5.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earson 相关系数 / 109
5. 3. 2 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10
5. 3. 3 异质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12
5. 3. 4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17
5. 3. 5 异质机构、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21
5. 4 稳健性检验 / 128
5. 5 本章小结 / 134
第 6 章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137
6.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41
6. 1. 1 股权性质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41
6. 1. 2 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42
6. 1. 3 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43
6.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145
6. 2. 1 样本选择 / 145
6. 2. 2 变量设置 / 145
6. 2. 3 基本模型 / 147
6. 3 实证结果分析 / 151
6.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earson 相关系数 / 151
6. 3. 2 股权性质、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52
6. 3. 3 高管激励、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56
6. 3. 4 政府补贴调节效应下股权性质、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60
6. 4 稳健性检验 / 164
6. 5 本章小结 / 170
第 7 章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3
7.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76
7. 1. 1 机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6
7. 1. 2 异质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7
7. 1. 3 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调节效应 / 179
7. 2 样本、变量与模型 / 179
7. 2. 1 样本选择 / 179
7. 2. 2 变量设置 / 180
7. 2. 3 基本模型 / 181
7. 3 实证结果分析 / 186
7. 3. 1 描述性统计与 Pearson 相关系数 / 186
7. 3. 2 机构持股、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86
7. 3. 3 异质机构、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89
7. 3. 4 政府补贴调节效应下机构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回归结果 / 195
7. 4 稳健性检验 / 198
7. 5 本章小结 / 203
第 8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207
8. 1 主要结论 / 209
8. 2 政策建议 / 214
8. 3 不足与展望 / 215
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2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