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1-2年级,陪孩子走过入学关键期

1-2年级,陪孩子走过入学关键期

作者:方舟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ISBN:9787505437180

定价:¥2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小学1-2年级,是充满动荡的“幼小衔接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性格的*时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期”,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是孩子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在本书中,我们将站在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角度,从分析孩子的心理特征、成长特征角度入手,深入为家长们解析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那些问题。帮助家长让孩子渡过重要的启蒙期,让千万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成长问题而发愁!
作者简介
  方舟,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主要从事中小学生的教育研究工作,对中小学生心理及家校合作、家庭教育等问题多有著述。曾出版的畅销作品有《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7—8年级,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小学6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知道》《初中1年,从初一到初三全知道》《北大清华状元效的学习习惯》《北大清华状元效的学习窍门》等,广受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小学教师、家长朋友的热烈推崇,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目录

一 1年级,家长要帮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接期” / 005 方法一:让孩子在情感上接受小学 方法二:让孩子了解,“没有洋娃娃的课堂”同样有趣 方法三:让孩子自信地“翱翔”在小学世界里 二 2年级,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性格的时期 / 021 方法一:教孩子全面认识自己——让孩子满怀信心地改掉 坏习惯 方法二:运用“加减法”来促使孩子养成好习惯 方法三:重视老师对孩子习惯培养的积极影响 三 1-2年级,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 / 034 方法一:面对消极、自卑——引导孩子深入地了解、认识自己 方法二:面对推卸责任、悲观——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归因” 能力 方法三:面对以自我为中心——不妨让孩子吃点“亏” 四 1-2年级,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期” / 049 方法一:引导孩子“玩”出名堂——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方法二:引导孩子科学用脑——开发孩子的左右脑 方法三:动手VS智力发展——勤动手,智力好 一 做一位有“先知”意识的父母 / 069 方法一:面对自卑——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认同感 方法二:面对偷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欲望 方法三:面对敏感——给孩子创造充满安全感的家庭环境 方法四:针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发展——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性别意识 二 做一位心平气和的家长 / 082 方法一: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始 方法二:为孩子的错误而感到庆幸 方法三:让孩子因为家长的教育而拥有一种积极的思维 三 母亲教育——给孩子科学的爱 / 094 方法一: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不要忘记向孩子“索求”爱 方法二:不要因为爱而忽视原则 方法三:从母亲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 四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 106 方法一:面对儿子——父亲要做阳刚的榜样 方法二:面对女儿——父亲要培养女儿的自信心 一 学习兴趣——帮孩子顺利度过3年级这个“坎儿” / 120 方法一:让孩子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方法二:从孩子本身的兴趣出发 方法三:用童趣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 学习态度——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 131 方法一:让孩子时刻对学习保持新鲜感 方法二:给孩子创造积极的学习“舆论环境” 方法三: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 三 学习动机——让孩子明白,他为什么学习 / 147 方法一:精神鼓励增加,物质奖励减少 方法二: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谁学习 方法三:根据孩子的归因方式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一 学习习惯——让孩子打好漫长学习生涯的“地基” / 164 方法一:在孩子坏行为出现的“萌芽状态”多下功夫 方法二: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注入情感和欣赏 方法三:家长教育意见统一,是孩子好习惯养成的前提 二 学习方法——让孩子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 176 方法一:学会做学习计划——让孩子轻松地面对学习 方法二:向拖沓“宣战”——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方法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让孩子的学习一路“绿灯” 方法四:从容应对考试——巧妙提高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三 学习模式——学习模式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亦不同 / 189 方法一:具体有序型——用具体有序的规则让孩子爱上学习 方法二:抽象有序型——为孩子的学习任务加上光荣的外衣 方法三:抽象随意型——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人际关系 方法四:具体随意型——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一 孩子写作业总是希望家长陪怎么办? / 206 二 孩子写作业慢怎么办? / 210 三 孩子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怎么办? / 214 四 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 217 五 孩子意志力薄弱怎么办? / 220 六 家长应如何看待孩子的分数? / 225 七 如何教孩子面对生活中的“痛”? / 228 后 记 / 232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