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当代城市影像:速度、空间与性别构形(1990—2022)
作者:杨文秀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01
ISBN:9787522717951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电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电影研究中最富有意味的话题之一。本书以199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电影为研究对象,以空间、速度、性别为切入点,考察电影这一现代媒介所折射的城市形象,同时也从城市一社会的角度反过来观照电影所投射的城市文化、社会语境和观念变革,并在两者之间建立多元、互动的联系。
作者简介
杨文秀,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10月23日生,甘肃定西市人。分别于2006年、2008年获得兰州大学文学学士、文艺学硕士学位,于2014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学位,自2008年起在兰州大学文学院任教,讲师。在《艺术百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南方电视学刊》、《甘肃日报》等刊物发表若干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历史及理论。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速度与城市
二 空间与城市
三 性别与城市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方法论原则
二 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第五节 创新点和重点
第一章 速度的影像表达及文化隐喻
第一节 作为速度意象的交通工具
一 交通工具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符号
二 出租车:重绘城市/情感地图
三 火车:现代寓言与欲望媒介
四 摩托车:另类人群与越轨工具
第二节 极速体验与生命失序的影像奇观
一 撞车:作为社会/文化冲突的隐喻
二 追车:城市秩序的颠覆
三 监控:城市秩序的规训
第三节 反思速度:以公路片为例
一 “慢游”与救赎的主题
二 “由快而慢”与回归的主题
第二章 空间影像表达及文化解读
第一节 生存空间变迁及影像呈现
一 居住空间及社区关系的变化
二 同质建筑与样板都市
第二节 缝隙空间与底层书写
一 “笼民”困窘的生存空间
二 民工及“地下”空间
三 摊贩及地摊空间
四 城中村:资本、欲望、暴力交织的黑色空间
第三节 消费空间的银幕呈现
一 阶层区隔与身份焦虑
二 “橱窗”作为象征符号
第四节 赛博空间:电子媒介、景观、拟像对真实生活的改写
一 现代“黑匣子”:智能手机的内爆式统治
二 媒介暴力、景观秀对日常生活的塑造
三 赛博空间:拟像与数字化镜像建构
第三章 性别建构的影像、文化解读
第一节 女性创伤的银幕表现
一 女性精神疾患的银幕投射
二 女性创伤与男性暴力
三 “易装”:主体身份的迷失与重建
第二节 新都市男性
一 身体消费及男性形象的变化
二 影视文本中男性气质的多元化
三 消费暴力与男性焦虑
第三节 两性关系的银幕呈现
一 阴谋与欲望
二 多元情感关系
三 城市梦魇:欲望、异化与不确定性
四 爱情神话与饮食男女
结语 启示与反思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后记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速度与城市
二 空间与城市
三 性别与城市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方法论原则
二 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第五节 创新点和重点
第一章 速度的影像表达及文化隐喻
第一节 作为速度意象的交通工具
一 交通工具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符号
二 出租车:重绘城市/情感地图
三 火车:现代寓言与欲望媒介
四 摩托车:另类人群与越轨工具
第二节 极速体验与生命失序的影像奇观
一 撞车:作为社会/文化冲突的隐喻
二 追车:城市秩序的颠覆
三 监控:城市秩序的规训
第三节 反思速度:以公路片为例
一 “慢游”与救赎的主题
二 “由快而慢”与回归的主题
第二章 空间影像表达及文化解读
第一节 生存空间变迁及影像呈现
一 居住空间及社区关系的变化
二 同质建筑与样板都市
第二节 缝隙空间与底层书写
一 “笼民”困窘的生存空间
二 民工及“地下”空间
三 摊贩及地摊空间
四 城中村:资本、欲望、暴力交织的黑色空间
第三节 消费空间的银幕呈现
一 阶层区隔与身份焦虑
二 “橱窗”作为象征符号
第四节 赛博空间:电子媒介、景观、拟像对真实生活的改写
一 现代“黑匣子”:智能手机的内爆式统治
二 媒介暴力、景观秀对日常生活的塑造
三 赛博空间:拟像与数字化镜像建构
第三章 性别建构的影像、文化解读
第一节 女性创伤的银幕表现
一 女性精神疾患的银幕投射
二 女性创伤与男性暴力
三 “易装”:主体身份的迷失与重建
第二节 新都市男性
一 身体消费及男性形象的变化
二 影视文本中男性气质的多元化
三 消费暴力与男性焦虑
第三节 两性关系的银幕呈现
一 阴谋与欲望
二 多元情感关系
三 城市梦魇:欲望、异化与不确定性
四 爱情神话与饮食男女
结语 启示与反思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