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二十世纪初中国白话文学研究及当代意义
作者:李小玲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01
ISBN:9787576032413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胡适作为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辟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多个人文学术研究领域起到了开拓和垂范作用。尽管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但在为白话新文学追根溯源以及确立合法性时,胡适有许多涉及民间文学的思考及观点。《二十世纪初中国白话文学研究及当代意义》对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并放在20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整体视域予以考察,选题富有学理价值,研究观点也多有开拓性。全书视野开阔,语言流畅,论述全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供广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及文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小玲(1966.10—),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间文艺学、文学人类学和文学批评学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出版著作、教材等十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序一1
序二1
绪论1
一、 考镜源流1
二、 民间文学学术史扫描5
三、 胡适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13
四、 问题的提出与整体框架16
章学术探源: 从白话文学到民间文学23
节民间文学概念辨析23
一、 白话文学作为民间文学学科的理论前提23
二、 “folklore”概念解析28
第二节“白话”: 作为“民间”与“文学”的话语表述34
一、 “白话”概念的提出35
二、 对“白话”概念的阐释44
第三节白话: 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关键词61
一、 从民间话语表达到民间文学学科的确立61
二、 对民间文学历史地位的正名65
三、 对民间文学的文学地位的正名67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哲学背景与理论思考71
节胡适民间文学研究的哲学背景71
一、 关于胡适文学思想的哲学理论来源71
二、 胡适与康德的道德哲学73
三、 对自由与民主的阐释78
四、 活的语言和人的文学82
第二节想象的民间文学: 知识分子作为其生产者87
一、 “谁是知识的生产者”87
二、 想象的民间文学: 知识分子作为其生产者92
三、 想象的民间文学: 作为“复数”方式的“想象”和
“开始”97
第三节知识分子的介入: 是民间的消解,还是助力?101
一、 “走向民间”与“面向城市”102
二、 “活文学”与“死文学”104
三、 “学术的”与“文学的”107
四、 “西化”与“本土化”109
第三章自觉与不自觉的学科意识与学科实践115
节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理论构想115
一、 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概念115
二、 概念背后的理论预设120
三、 自觉与不自觉的学科意识123
第二节文艺复兴: 复兴民间文学之传统132
一、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之父”133
二、 对民间文学传统的复兴137
三、 文艺复兴的本土化特色144
第三节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现代转型145
一、 关于文学现代转型时间点的争议146
二、 从起点到观点: 文学史展开的多元性150
三、 新的界碑: 民间文学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152
第四节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实践研究156
一、 神话研究161
二、 歌谣研究163
三、 方言文学研究166
四、 古史传说与有演变历史的小说研究169
五、 故事诗研究171
第四章民间文学方法论思考及影响174
节对胡适“十字真言”方法论的历史考辨175
一、 错位与误读: 基于哲学和实证下的方法论批评176
二、 “人造的假设”与约定论179
三、 假设演绎论与证伪理论184
第二节具有范式意义的方法论189
一、 “人人可以提出的假设”190
二、 “一个假设之前提”:“当以白话文学为正宗”194
三、 对“大胆的假设”的批评及对当下方法论的启示198
第三节民间文学中“箭垛式人物”研究201
一、 关于“箭垛式人物”概念201
二、 关羽: 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203
三、 关羽的“箭垛化”: 作为多民族文化建构的产物208
第四节传说故事与“滚雪球”式的情节研究213
一、 文类演变下的传说变迁与语境重置215
二、 跨文化背景下的传说变迁与语境重置220
三、 “滚雪球”情节研究方法的当下性225
第五章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227
节寻找“民族的诗”228
一、 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229
二、 民间文学的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文学化233
三、 辨风正俗与民间文学的文学研究236
第二节民间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239
一、 意识形态化学院派特色240
二、 精英化学院派特色244
三、 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中的缺失与反思248
第三节从民间文学概念到理论的诸多思考254
一、 对民间文学概念的质疑254
二、 关于民间文学理论的种种争议256
三、 民间文学作为外来词265
四、 建立“地地道道的中国式的理论”268
五、 对胡适民间文学研究的批评276
结语285
附录一292
附录二306
主要参考文献310
后记327
序二1
绪论1
一、 考镜源流1
二、 民间文学学术史扫描5
三、 胡适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13
四、 问题的提出与整体框架16
章学术探源: 从白话文学到民间文学23
节民间文学概念辨析23
一、 白话文学作为民间文学学科的理论前提23
二、 “folklore”概念解析28
第二节“白话”: 作为“民间”与“文学”的话语表述34
一、 “白话”概念的提出35
二、 对“白话”概念的阐释44
第三节白话: 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关键词61
一、 从民间话语表达到民间文学学科的确立61
二、 对民间文学历史地位的正名65
三、 对民间文学的文学地位的正名67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哲学背景与理论思考71
节胡适民间文学研究的哲学背景71
一、 关于胡适文学思想的哲学理论来源71
二、 胡适与康德的道德哲学73
三、 对自由与民主的阐释78
四、 活的语言和人的文学82
第二节想象的民间文学: 知识分子作为其生产者87
一、 “谁是知识的生产者”87
二、 想象的民间文学: 知识分子作为其生产者92
三、 想象的民间文学: 作为“复数”方式的“想象”和
“开始”97
第三节知识分子的介入: 是民间的消解,还是助力?101
一、 “走向民间”与“面向城市”102
二、 “活文学”与“死文学”104
三、 “学术的”与“文学的”107
四、 “西化”与“本土化”109
第三章自觉与不自觉的学科意识与学科实践115
节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理论构想115
一、 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概念115
二、 概念背后的理论预设120
三、 自觉与不自觉的学科意识123
第二节文艺复兴: 复兴民间文学之传统132
一、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之父”133
二、 对民间文学传统的复兴137
三、 文艺复兴的本土化特色144
第三节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现代转型145
一、 关于文学现代转型时间点的争议146
二、 从起点到观点: 文学史展开的多元性150
三、 新的界碑: 民间文学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152
第四节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实践研究156
一、 神话研究161
二、 歌谣研究163
三、 方言文学研究166
四、 古史传说与有演变历史的小说研究169
五、 故事诗研究171
第四章民间文学方法论思考及影响174
节对胡适“十字真言”方法论的历史考辨175
一、 错位与误读: 基于哲学和实证下的方法论批评176
二、 “人造的假设”与约定论179
三、 假设演绎论与证伪理论184
第二节具有范式意义的方法论189
一、 “人人可以提出的假设”190
二、 “一个假设之前提”:“当以白话文学为正宗”194
三、 对“大胆的假设”的批评及对当下方法论的启示198
第三节民间文学中“箭垛式人物”研究201
一、 关于“箭垛式人物”概念201
二、 关羽: 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203
三、 关羽的“箭垛化”: 作为多民族文化建构的产物208
第四节传说故事与“滚雪球”式的情节研究213
一、 文类演变下的传说变迁与语境重置215
二、 跨文化背景下的传说变迁与语境重置220
三、 “滚雪球”情节研究方法的当下性225
第五章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227
节寻找“民族的诗”228
一、 民族精神与国家意识229
二、 民间文学的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文学化233
三、 辨风正俗与民间文学的文学研究236
第二节民间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239
一、 意识形态化学院派特色240
二、 精英化学院派特色244
三、 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中的缺失与反思248
第三节从民间文学概念到理论的诸多思考254
一、 对民间文学概念的质疑254
二、 关于民间文学理论的种种争议256
三、 民间文学作为外来词265
四、 建立“地地道道的中国式的理论”268
五、 对胡适民间文学研究的批评276
结语285
附录一292
附录二306
主要参考文献310
后记32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