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研究
作者:许晓彤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01
ISBN:9787522716022
定价:¥1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跨学科视角,围绕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这一核心问题,从基础概念入手,辨析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相关术语,提出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与电子文件一电子证据保管链,实现理论层面的跨学科衔接;继而将视角转向实践,爬梳政策法规、调研行业现状并分析国际经验,提炼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系框架、阐明推进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本书充分发挥“档案管理方式”对电子证据真实性认定的积极作用,将电子证据应用实践需求融入电子文件管理,为推动组织机构电子文件依法合规治理提供了有效思路,在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融通互促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作者简介
许晓彤,管理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等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教材等4部。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节 概念界定
一 组织机构
二 电子文件
三 证据效力
四 证据效力保障
第二节 近似概念辨析
一 电子文件与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相关概念
二 证据效力与法律效力、凭证价值、证据价值
第三节 档案学相关理论
一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
二 全程管理理念与前端控制思想
三 数字时代的古文献学理论
第四节 证据法学相关理论与规则
一 证据保管链
二 与本研究相关的司法证明规则
三 刑事、民事与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第五节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一 系统的概念与特性
二 系统分析理念与思路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与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
节 电子文件的证据性概念模型
一 电子文件“四性”与新“四性”
二 电子证据“三性”
三 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属性的映射与对接
四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提出
五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对本研究的指导价值
第二节 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
一 组织机构电子文件管理业务流程
二 电子证据的司法应用实践流程
三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与电子证据司法应用实践流程的关联与衔接
四 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的构成
五 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对本研究的指导价值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的现状与需求——基于证据法学视角
节 基于现有法律法规的分析
一 法律法规的收集及电子证据的立法现状
二 法律法规中对电子证据审查判断的需求分析
三 对法律法规分析结果的归纳与评介
第二节 基于对法律工作者半结构化访谈的分析
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节 概念界定
一 组织机构
二 电子文件
三 证据效力
四 证据效力保障
第二节 近似概念辨析
一 电子文件与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相关概念
二 证据效力与法律效力、凭证价值、证据价值
第三节 档案学相关理论
一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
二 全程管理理念与前端控制思想
三 数字时代的古文献学理论
第四节 证据法学相关理论与规则
一 证据保管链
二 与本研究相关的司法证明规则
三 刑事、民事与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第五节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一 系统的概念与特性
二 系统分析理念与思路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与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
节 电子文件的证据性概念模型
一 电子文件“四性”与新“四性”
二 电子证据“三性”
三 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属性的映射与对接
四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提出
五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对本研究的指导价值
第二节 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
一 组织机构电子文件管理业务流程
二 电子证据的司法应用实践流程
三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与电子证据司法应用实践流程的关联与衔接
四 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的构成
五 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对本研究的指导价值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的现状与需求——基于证据法学视角
节 基于现有法律法规的分析
一 法律法规的收集及电子证据的立法现状
二 法律法规中对电子证据审查判断的需求分析
三 对法律法规分析结果的归纳与评介
第二节 基于对法律工作者半结构化访谈的分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