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
-
中国地震年鉴《中国地震年鉴》编辑部 编《中国地震年鉴(2018)》设置八个栏目:专载、地震与地震灾害、防震减灾、科技进展与成果推广、机构人事教育、合作与交流、计划·财务·纪检监察审计·党建、附录。内容包括国务院和中国地震局及省级机关印发的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法规和文件;中国及全球一年来地震活动的综述及国内各地地震活动性及破坏性地震震害的宏观考察;中国地震局、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防震减灾进展情况;地震系统科技成果、科研进展、有关学术活动;财务、纪检监察、审计和党建等。
-
基于激光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和测距技术董瑞芳,刘涛,张首刚 著《基于激光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和测距技术》针对基于激光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和测距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基于激光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和测距技术》主要内容: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时间频率的基本概念、基本时间同步协议等;第2~4章,阐述光纤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的基本原理、核心技术及发展概况,主要包括光纤时间同步技术、光纤微波频率传递技术和光纤光学频率传递技术;第5章,介绍星地激光时间传递及基于飞秒光频梳的测距技术;第6~8章讨论了前瞻性的量子时间同步技术,分别为基于频率纠缠光源到达时间测量的量子时间同步技术,基于平衡零拍探测和飞秒光频梳的量子优化时延测量技术。
-
薄膜真空沉积中的等离子体探测方法与技术陈吉堃 著低温等离子体被广泛应用于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现代半导体薄膜真空沉积技术中,并承担着薄膜组分物质输运、薄膜形核与生长动力学调控等关键性角色。由于等离子体性质是联系薄膜真空沉积条件与沉积性能的关键性纽带,以对等离子体性质的表征与探测为突破口并建立其与薄膜沉积条件和性能之间的基础关系,有助于从理论角度为薄膜沉积条件的设计与动力学过程优化提供依据。《薄膜真空沉积中的等离子体探测方法与技术》结合作者的长期相关研究系统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常用探测方法;重点结合脉冲激光沉积实例对等离子体与背景气体间复杂的物理碰撞与化学反应,以及对薄膜沉积的基础性影响关系作详细介绍。
-
量子与心智刘燊 著本书主要侧重于论述与解释量子力学相关的意识和心智两方面的内容。在本书中,多位国际知名学者详细论述了量子力学与意识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包括意识对量子力学的促进作用,以及量子力学对认识和诠释意识的价值。例如,量子力学中关于测量难题的各种不同的解释会告诉我们有关意识本质的哪些内容?冯·诺依曼(von Neumann)的解释便是其中的一种。每种解释或者其他相关的学说都能找到一个对应的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各种关于意识可能的“模型”。另外,在测量过程中,对于观察者和时间可逆性,意识的本质也揭示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本书汇集了20篇当代有关量子与心智研究路径的文章,汇集了不同的学科背景、对二者关系持有不同观点的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既包括支持意识与量子力学存在关联的论述,也包括反对这一立场的论断。本书涉及了多个话题,包括量子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互文性和因果关系、心智与物质的交互作用、量子泛心论、量子与类量子大脑,以及时间在大脑-心智动态机制中的作用等。
-
中国震例周龙泉 著本册共收录2017年发生的8次地震的共8篇震例总结报告。每个报告大体包括摘要、前言、测震台网及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地质背景、烈度分布及震害、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地震主破裂面、观测台网及前兆异常、前兆异常特征分析、应急响应和抗震设防工作、总结与讨论等基本内容。本书是以地震前兆异常为主的系统的、规范化的震例研究成果,文字简明、图表清晰,便于查询、对比和分析研究。本书可供地震预测预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震地质、工程地震、震害防御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地震灾害管理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关心地震及其监测、地震预测研究、地震直接和间接灾害防御等方面的读者使用和参考。
-
趣味物理学[苏]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 著《趣味物理学》(Physics Entertainment)是一本经久不衰、多年来广受各国读者欢迎的科普名作。该书初版于1913年,最后一版是1936年的第13版,但是在这之后也不断地以各种语言重印。该书作者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生于1882年12月4日,190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林学院的林学专业。因为《趣味物理学》的成功,别莱利曼后来还写了《趣味物理学续篇》《趣味物理实验》《趣味力学》《趣味化学》《趣味天文学》《趣味魔法数学》《趣味代数》《趣味几何学》,等等。遗憾的是,1942年3月16日,在列宁格勒(由圣彼得堡改名)被德国军队封锁期间,别莱利曼因饥饿而死。为了纪念他,月球上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趣味物理学》按照所属的物理领域分为10章,基本覆盖中学物理和大学普通物理的骨干内容:力学、液体和气体、热学、光学,只缺少的领域是电磁学(在《趣味物理学续篇》中有一章是关于电磁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趣味物理学》还包括通常物理学教程所忽略的、与生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的视觉、听觉方面的内容。可以称这些内容为“日常世界的物理学”。每一章的每一节集中讲解了一个问题。
-
量子革命的到来[奥] 维尔纳·霍弗(Werner A.Hofer) 著,林海平 译20世纪以来,物理学科的发展重心逐渐从经典物理学向量子物理学倾斜。与之呼应,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这些曾经在经典物理中被忽略或者严重抽象化的认知,在纳米与亚纳米尺度的体系中逐渐展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成为现代物理学家们的研究重点。《量子革命的到来——跨越时空的对话》的第一部分从早期实验科学家们对量子物理现象的困惑,以及他们提出的粗糙的抽象模型出发,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起源与初期的发展。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物理学在百家争鸣时期,对原子结构和量子物理的理解和贡献。*后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强调的基于电子密度理论的量子物理框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中国震例周龙泉 著本册共收录2016年发生的13次地震的共12篇震例总结报告。每个报告大体包括摘要、前言、测震台网及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地质背景、烈度分布及震害、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地震主破裂面、观测台网及前兆异常、前兆异常特征分析、应急响应和抗震设防工作、总结与讨论等基本内容。本书是以地震前兆异常为主的系统的、规范化的震例研究成果,文字简明、图表清晰,便于查询、对比和分析研究。本书可供地震预测预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震地质、工程地震、震害防御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地震灾害管理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关心地震及其监测、地震预测研究、地震直接和间接灾害防御等方面的读者使用和参考。
-
InSAR地壳形变观测与发震断层特征单新建 等 著《InSAR地壳形变观测与发震断层特征》以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和地壳形变领域的应用研究为主线,针对地震活动和断裂带运动变形的特点,阐述了InSAR和GPS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及数据处理中的误差改正方法;从地震周期形变的震间-同震-震后不同阶段入手,分析断层带在地震孕育、发生和震后调整不同阶段的形变场时空演化特征,从断层模型建模、形变场模拟和运动学参数反演等各环节,来分析断层的闭锁耦合状态、应力应变积累及强震危险程度。《InSAR地壳形变观测与发震断层特征》总体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案例两大部分。
-
等离激元光催化张正龙 著本书从原理和应用方面详细介绍了等离激元光催化,深度分析表面等离激元、等离激元光热效应及其催化等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等离激元光催化实验测量和分析方法,以及在分子化学反应、水分解和相变,以及微纳材料生长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