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不惑人生:胡适作品选编
作者:胡适 著,朱万英 编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3-05-01
ISBN:9787520538725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胡适作品的精选集。编者依托现有《胡适全集》及其他权威出版资料,通过十个章节,从白话文运动、读书治学、哲学与思想、人生教育、科学精神、国家情怀等多重角度,呈现了胡适人生中重要作品和思想。全书编选文字涉及文章近百篇,30余万字,侧重于胡适作为著名学者在治学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表现了其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和努力奋斗、自尊自强的爱国情怀,是广大读者完整了解胡适其人及其作品、思想的普及性读物。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目录
第一辑 新文学与新文化
文学革命
文学改良刍议
改良中国文学的讨论
白话的“白”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老章又反叛了
林琴南不知其“所以然”
文学进化观念的四层意义
文学革命的五个时期
古文应用的努力完全失败了
胡适之体
第二辑 读书与治学
为什么读书
读书要记笔记
谈话、演说、著作
人,不能万知而万能
论训诂之学
论校勘之学
中山先生终身不忘读书
少说些空话,多读点好书!
论袁枚等诗作的真与通
译书的三重担子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
读书的方法
治学的方法
劝善歌
校勘学方法论
敦煌的书卷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致梁启超
诗贵有真
文学有两个大区别
论《儒林外史》
词的历史有三个大时期
元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三百年中的女作家
文胜质则史
传记的文学
《师门五年记》序
第三辑 爱国与救国
致母亲
救国的事业
最重要之问题
知难,行亦不易
不欺暗室
救国在“执事者各司其事”
麻将
鹦鹉救火
给李石曾的信
日本人应该醒醒了!
信心与反省
新年的梦想
做国家的诤臣,诤友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
惨痛的回忆与反省
抗战必获胜利
追哭徐新六
青山就是我们的国家
第四辑 教育问题
为祖国造不亡之因
教育的弊病
书院制史略
国家要有一流的大学
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
论女子教育
要整顿法律教育
改订新学制
朋友朋友,说真的吧!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
假文凭
退还教育部令
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
领袖人才的来源
第五辑 研究与考证
考而后信
考证的方法
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谈谈《诗经》
《孔雀东南飞》的年代
秦始皇被骗
整理国故与“打鬼”
驳冯友兰的“老子晚出论”
古代倭鬼的切腹艺术
论读别字
对《红楼梦》的考证
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缘起
曹操创立的“校事”制
《红楼梦》的最大不幸
学者之学
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
纸上学问与自然科学
第六辑 科学与进步
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
不说一句言不由衷的话
科学的人生观
摩托车的文明
拟中国科学社的社歌
《人与医学》的中译本序
范缜与“神灭论”
器具与文化
世界文化的趋向
第七辑 感悟与人生
天伦之乐
再论无后
东西人士迎拒新思想之不同
实事求是,莫作调人
最便宜的事
把你自己铸造成器
在大家不做事的时候做事
差不多先生传
做一个轰轰烈烈的梦
给大学毕业生的赠言
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一分天才九分努力
智识的准备
勤劳的人生观
第八辑 社会与时事
城市生活
五四运动
爱情与痛苦
丧礼问题
公开荐举议
贞操问题
论妇女解放运动
名教与口号标语
我们所独有的“宝贝”
遗产之制何以宜去也
旧瓶不能装新酒吗?
第九辑 哲学与思想
“修己以安人”与“修己以安百姓”
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国近一千年停滞不进步吗?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无所苟”的态度
慎用抽象名词
容忍与自由
统一的中国
古代思想混合的趋势
李斯的精神
司马迁的社会经济论
儒生与汉家制度
先秦诸子之进化论
奴性的逻辑
哲学与人生
哲学的将来
宗教的使命
印度人的历史观念
理学与反理学
人死后并不变为鬼
《论衡》的动机——疾虚妄
古代中国的“苏格拉底传统”与自然主义传统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第十辑 人物与品评
以学以行,两无其俦
辜鸿铭卖选票
丁在君的科学精神
被拒绝的官费资格
周氏弟兄最可爱
举荐吴晗
章太炎借钱
我的朋友许怡苏
亡友钱玄同先生成仁周年纪念歌
高梦旦先生小传
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教育家张伯苓
《章实斋年谱》自序
致蒋梦麟
田中玉将军办军火
附录:胡适年表
后记
文学革命
文学改良刍议
改良中国文学的讨论
白话的“白”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老章又反叛了
林琴南不知其“所以然”
文学进化观念的四层意义
文学革命的五个时期
古文应用的努力完全失败了
胡适之体
第二辑 读书与治学
为什么读书
读书要记笔记
谈话、演说、著作
人,不能万知而万能
论训诂之学
论校勘之学
中山先生终身不忘读书
少说些空话,多读点好书!
论袁枚等诗作的真与通
译书的三重担子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
读书的方法
治学的方法
劝善歌
校勘学方法论
敦煌的书卷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致梁启超
诗贵有真
文学有两个大区别
论《儒林外史》
词的历史有三个大时期
元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三百年中的女作家
文胜质则史
传记的文学
《师门五年记》序
第三辑 爱国与救国
致母亲
救国的事业
最重要之问题
知难,行亦不易
不欺暗室
救国在“执事者各司其事”
麻将
鹦鹉救火
给李石曾的信
日本人应该醒醒了!
信心与反省
新年的梦想
做国家的诤臣,诤友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
惨痛的回忆与反省
抗战必获胜利
追哭徐新六
青山就是我们的国家
第四辑 教育问题
为祖国造不亡之因
教育的弊病
书院制史略
国家要有一流的大学
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
论女子教育
要整顿法律教育
改订新学制
朋友朋友,说真的吧!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
假文凭
退还教育部令
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
领袖人才的来源
第五辑 研究与考证
考而后信
考证的方法
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谈谈《诗经》
《孔雀东南飞》的年代
秦始皇被骗
整理国故与“打鬼”
驳冯友兰的“老子晚出论”
古代倭鬼的切腹艺术
论读别字
对《红楼梦》的考证
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缘起
曹操创立的“校事”制
《红楼梦》的最大不幸
学者之学
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
纸上学问与自然科学
第六辑 科学与进步
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
不说一句言不由衷的话
科学的人生观
摩托车的文明
拟中国科学社的社歌
《人与医学》的中译本序
范缜与“神灭论”
器具与文化
世界文化的趋向
第七辑 感悟与人生
天伦之乐
再论无后
东西人士迎拒新思想之不同
实事求是,莫作调人
最便宜的事
把你自己铸造成器
在大家不做事的时候做事
差不多先生传
做一个轰轰烈烈的梦
给大学毕业生的赠言
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一分天才九分努力
智识的准备
勤劳的人生观
第八辑 社会与时事
城市生活
五四运动
爱情与痛苦
丧礼问题
公开荐举议
贞操问题
论妇女解放运动
名教与口号标语
我们所独有的“宝贝”
遗产之制何以宜去也
旧瓶不能装新酒吗?
第九辑 哲学与思想
“修己以安人”与“修己以安百姓”
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国近一千年停滞不进步吗?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无所苟”的态度
慎用抽象名词
容忍与自由
统一的中国
古代思想混合的趋势
李斯的精神
司马迁的社会经济论
儒生与汉家制度
先秦诸子之进化论
奴性的逻辑
哲学与人生
哲学的将来
宗教的使命
印度人的历史观念
理学与反理学
人死后并不变为鬼
《论衡》的动机——疾虚妄
古代中国的“苏格拉底传统”与自然主义传统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第十辑 人物与品评
以学以行,两无其俦
辜鸿铭卖选票
丁在君的科学精神
被拒绝的官费资格
周氏弟兄最可爱
举荐吴晗
章太炎借钱
我的朋友许怡苏
亡友钱玄同先生成仁周年纪念歌
高梦旦先生小传
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教育家张伯苓
《章实斋年谱》自序
致蒋梦麟
田中玉将军办军火
附录:胡适年表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