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负重与逍遥: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精装)

负重与逍遥: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精装)

作者:吴小龙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101159585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道德,是日常的规范也是隐秘的“玄学”,而中国文化大大拓展了它的层次,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魅力。本书立足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语境,以《老子》和《易传》等为主要文本,诉诸朴素的文本细读和哲学的辩证分析,寻章摘句,探赜索隐,细致审查了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种种隐微和曲折,呈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性和丰富性。全书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究本溯源,厘清了一些模糊的焦点问题,有助于读者清晰把握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深层差异,进而由之洞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秘密,一窥中国文化的堂奥。
作者简介
  吴小龙,湖南耒阳人,副编审。现主要从事出版工作,参与推动了“大雅”出版品牌的创立,兼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与诗歌评论,在《世界文学》《上海文化》《广西文学》《出版广角》《出版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评论集《大雅诗的无字书》即将出版。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破碎的道德”——对《老子》道、德概念的审查
一、儒道二家的分歧及问题的引入
二、“道生之”:作为创生实体的道
三、“德畜之”:德的虚说架构义
四、“复归于道”:重智的倾向及问题
五、对仁义的含混立场及困境的开启
第二章 “和顺于道德”——《易传》对道、德同一性的描述
一、《易传》的归属问题及启发
二、“生生之谓易”:作为创生实体的易道
三、天人纵贯一体:道在人、物的内在化
四、从智到仁:对《老子》道诠释方式的发展
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之实义
六、乾坤知能并建:道、德同一性的终极视域
第三章 “理于义”——儒家道德的后天规范维度
一、居仁由义:对道德之日用的先天要求
二、礼以行之:礼的定准与施行的难题
第四章 仁与“尽心”——孔孟的出发点及对《易传》的印证
一、仁与“几希”:对一念仁心的珍视与守护
二、“下学上达”:对《易传》纵贯路线的印证
附论:儒家道德观念的外向拓展
结语
附录:泥淖之歌——读叶芝的《天青石雕》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