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唐卡造像量度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研究
作者:刘冬梅 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507765311
定价:¥1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西部项目《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14XZJ021)结项成果。本书从实践的美学观视角出发将造像量度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进行考察,强调以体验式的参与观察,在主客位互动的关系中解读造像量度文献、图像与口头传承。从历史上看,造像量度与佛教艺术传入西藏并中国化的过程、以及西藏唐卡流派的形成、发展、恢复传承过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是唐卡传承的核心技术。从共时的维来看,造像量度作为实践的美学体系,包括了身体化实践、艺术创作、审美评价等内容,是一个在内容与形式上多维立体的系统,以及文化传承人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实践过程。本书对造像量度文献进行了历时的考察,系统梳理了造像量度理论翻译与发展历史脉络。对见于藏文大藏经中有关造像量度的梵文译典,以及历代藏族学者对于造像量度的诠释文本做了系统的介绍,对比之间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分析造像量度理论的中国化特征。其中对国内外有关造像量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和评论,也显示出对所从事学术研究领域所具备的国际性视野。对造像量度在唐卡流派中的具体实践做了历史性的勾画,给读者提供了一部简明而又非常专业的唐卡发展史,将造像量度理论及其于唐卡绘画艺术中的具体运用,做了非常细致和专业的研究。本书通过田野调查来考察造像量度,从唐卡的传习教学、艺术创作、审美评价等实践的三个层面去理解造像量度,并从不同画派唐卡画师的主位视角出发阐释其学习、使用造像量度的行为以及对这一绘画法度的理解和实践。本研究认为造像量度既不等于经文与观念、也不仅仅是技术操作,而是一套基于实践美学的文化体系,还包括了身体化实践、艺术创作、审美评价等社会实践过程。因此,“传承”既不等于静态的文本与文化理念,也不等于抽离时空场景的材料、工艺、技法、流程,也不仅仅只是教育学关注的学习,而是一个在内容与形式上多维立体的系统,以及文化传承人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实践过程。
作者简介
刘冬梅,1981年生,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副教授。2011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博士学位。2011-2018曾在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任教。2014-201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刘冬梅自2008年以来长期在西藏与四川、云南、青海等涉藏州县进行人类学田野工作,先后在西藏昌都和拉萨进行了两次超过12个月的长期田野调查。以拜师学艺的方式跟随嘎玛德勒、丹巴绕旦、平措伦珠等唐卡传承人学习唐卡技艺,进行“体验式参与观察”研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围绕西藏唐卡传承与保护、汉藏族艺术交流等方向形成系列研究成果。曾获首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云南省社科三等奖等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课题。出版《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西藏昌都嘎玛乡唐卡画师的艺术实践》(2012)《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昌都卷》(2015)《西藏唐卡传承与保护》(2018,第二作者)《图像、文本与叙事:西藏昌都嘎玛嘎赤唐卡》(2020,第二作者)等学术专著,曾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民族艺术》等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30篇。在中央民族大学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开设《唐卡手绘与艺术鉴赏》《藏族艺术史》《唐卡流派史》《汉文藏学名著选读》《艺术人类学》等课程。
目录
目 录绪 论第一节 研究缘起:唐卡传承的核心技术第二节 量度美学研究评述第三节 研究视角:美学实践观第四节 研究方法:图像、文本与体化实践第一章 藏文《大藏经》中梵文量度美学译本与美学观第一节 《丹珠尔》收录的梵文量度美学译本及量度观点一、四部梵文量度美学文献的翻译与出版二、四部文献中的量度法与量度观点第二节 《甘珠尔》收录的梵文量度美学译本与量度观点一、时轮派量度美学文献:《时轮摄略经》二、胜乐派量度美学文献:《吉祥胜乐根本续》第三节 量度美学译本中的神圣美学与口传特征一、以差异表达神性:佛身的特殊异相二、神圣性的秩序感:造像分类与身量比例三、更准确地记忆:量度美学译本的口传特征第二章早期西藏本土量度美学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史料中的早期本土量度美学文献与理论探讨一、史料记载的早期本土量度美学文献二、有关量度美学理论的修习与论辩第二节 12— 15 世纪西藏壁画量度美学实测与分析一、比丘装佛类量度美学测量与分析二、报身佛、菩萨类量度美学测量与分析第三章 量度美学与西藏绘画流派的发展第一节 量度美学的图像化实践与画派传承一、15 世纪以来的藏文量度美学文献与图谱传承二、从一百二十五指到一百二十指:勉唐派坐像与量度观点三、时轮派与胜乐派的综合:嘎玛嘎赤画派坐像与量度观点四、文本书写程式:记录论辩过程与绘制步骤第二节当代唐卡量度美学整理、研习与画派恢复传承一、画派恢复传承:本派传承人编绘量度美学教材二、画派的重建:通过其他画派量度美学研习壁画遗存小 结第四章 量度美学的传习体系与身体化过程第一节 不同场景中的量度美学传习方式一、家庭传习:家庭经济条件与造像度学习周期二、私立与公立唐卡学校:因材施教与学制三、唐卡文化产业公司:量度美学与技术控制第二节 唐卡量度美学图式传习:身体记忆与体化实践一、身体规训:坐姿与运笔手势的习得二、反复临摹:视知觉模式与基本图式记忆三、磨炼心性:克服身体惯习与刻意训练四、类型化训练:扩展量度图式记忆系统五、眼、手、心的契合:精微描绘与概括提炼六、体知合一:实现创造性构思与自由表达第三节量度美学文献与身体化实践一、经文的“口传”仪式:口耳相传的文化与神圣性二、诵读、记忆、理解:认知能力与创造力小 结第五章 唐卡创作过程中的量度美学实践第一节 发心与观修:体悟与构思一、发心:为信仰而绘制唐卡二、构思:量度美学与主题表达第二节 艺术表达:法度中的创造一、比例准确与造型生动:忒康、勉昂与昂忒的运用二、细微的比例增减:视觉差异中的泽拉运用三、体态与身姿:造型差异与动态线调整四、相貌与神态:面部细节之间的微妙关系小 结第六章 量度美学作为价值评判体系及其评审过程第一节 神圣性的量化标准与质性描述:量度美学作为评价体系一、工艺、艺术与宗教:关于唐卡评价的焦虑二、量化的评审标准:图像分类与身量比例考核三、质性评价依据:形体关系与造型能力考核第二节艺术表达与感知方式:被视为唐卡特色的量度美学一、回归唐卡绘画语言:对造型方式与透视法的认可二、唐卡的创造性:传统技法框架中的神韵表达第三节 知识、权威与技艺:量度美学与多元审美评价的意义一、图像的“对”与“错”:教法传承、艺术表达与专家权威二、更美的佛像:画派风格、视觉习惯与审美多元性三、视觉效果背后的价值评价:手绘起稿过程与画师修养小 结结 语一、量度美学作为唐卡传承的核心二、量度美学与宗教修习:身体化实践的意义三、量度美学中“细受的创造性” 四、量度美学的神圣性及审美过程参考文献一、量度美学研究文献二、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文献三、藏学研究文献四、艺术与人类学文献五、英文参考文献六、日文参考文献附录一、《佛说造像量度经》藏汉双语对照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藏汉双语对照三、《画相》藏汉双语对照四、《造像量度经》 藏汉双语对照后 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