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罕见病病例精解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罕见病病例精解

作者:叶红英,李益明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518997664

定价:¥1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说到“罕见病”,与之关联的常是“罕见,诊断难,治疗难”。罕见病真的罕见吗?根据《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给出的定义,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10 000、患病率小于1/10 000或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即为罕见病。但由于罕见病疾病类型超过1万种,总体发病人群数量接近甚至超过某些常见病。在我们身边,每17~29个人中,就有1人被罕见病折磨。罕见病诊断难吗?难,也不难。难,是因为不认识。随着国家多部门、医学相关多专业和患者社会团体等多方努力,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被识别,被看见,被诊断。2018年国家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近年也陆续出台了多项罕见病药品重磅激励政策。越来越多的罕见病学术团体成立并开展工作。越来越多的罕见病患者组织成立并开展了自助和助人工作。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出生缺陷和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者,我亲眼见证了罕见病诊断的巨大进步,并带领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罕见病治疗难吗?的确难!目前大多罕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即使有了治疗药物,也是因为多种原因难以应用。但在内分泌代谢病领域中,众多的罕见病不但可治,而且是可及可负担且安全有效。对于这部分可治疗的罕见病,及早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作为百年老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持续走在国内疑难罕见病的诊治前列。复杂疾病诊疗“多兵种作战”是传统,提升青年医生对罕见病的意识则贯穿于日常。2018年,华山医院更是作为骨干单位参与中国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的建立及完善工作,为“国家标准”贡献“华山智慧”。2022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罕见病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集中了力量,建立了覆盖罕见病诊疗全程的医疗服务体系,致力于罕见病诊治和教研能力提升,为更多患者和家庭带去了希望。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内分泌专科之一,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嗜铬细胞瘤和席汉综合征,有着特别关爱疑难罕见病的传统。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鞍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垂体炎等罕见病是科室的常见病。随着分子诊断的日益普及,诊治罕见病的能力和效率更是得到了极大提升。我很欣喜地看到他们将近十年诊治的罕见病整理成书,该书不仅有病例的详细资料,更是突出了识别和诊断的临床思维。讨论部分则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凝练了诊断和治疗相关知识点。本病例集将带着您认识和熟悉更多的内分泌罕见病,最终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受益。
作者简介
  叶红英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国垂体瘤协作组成员;中国罕见病联盟下丘脑垂体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垂体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糖尿病预防和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不孕不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罕见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亚专业方向为神经内分泌和肥胖。2013年开始作为主要人员之一促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在垂体病诊疗的全方位合作;2014年7月作为组长开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MDT门诊—垂体病MDT门诊。重点推进各种垂体瘤的规范化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尿崩症、垂体柄增粗和下丘脑病变的病因鉴别和综合管理治疗、库欣综合征的鉴别诊断、难治性库欣病和泌乳素瘤等综合治疗。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上海市2011年度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皮质醇增多症诊断与治疗规范化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近5年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一等奖、复旦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优秀医生、复旦-复星健康梦基金优秀教师等奖项和荣誉称号。《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通讯编委、《上海医药》编委等。主编《华山医院垂体疑难病多学科诊治病例精选》,参编《实用内科学》《实用外科学》等书籍。李益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糖尿病与相关内分泌病学组组长、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协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基因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中国糖尿病杂志》和《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实用内科学》和《内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副主编、《哈里森内分泌学》共同主译。临床工作重点方向为下丘脑-垂体等神经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治和糖尿病个体化治疗。基础研究方向主要为肥胖胰岛素抵抗机制和神经内分泌调控,承担过科技部973及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18项。带领科室提高糖尿病、甲状腺等常见疾病的诊治水平,同时也加强了对内分泌代谢罕见病的关注,并联合基础领域专家开展了基因检测,给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多饮多尿6年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
第2章 伴AIP基因突变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12
第3章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20
第4章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两例  27
第5章 颅内生殖细胞瘤  42
第6章 合并肾上腺腺瘤和部分空蝶鞍的MRI阴性库欣病  54
第7章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62
第8章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71
第9章 鞍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87
第10章 T3/T4降低不是甲减—SERPINA7基因新移码突变所致部分性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缺乏症  93
第11章 突眼、黏液性水肿、杵状指(趾)—EMA综合征  99
第12章 向心性肥胖,皮肤色素沉着—Carney综合征  108
第13章 非ACTH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  122
第14章 男性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21-羟化酶缺陷)两例  135
第15章 伴高血压的原发闭经—17α-羟化酶缺陷症  156
第16章 高血压低血钾—肾素瘤  166
第17章 难治性高血压伴右肾缩小—肾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  172
第18章 年轻女性继发高血压—大动脉炎   182
第19章 阵发性心悸大汗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副神经节瘤  193
第20章 唐氏综合征合并糖尿病  205
第21章 糖尿病伴胰腺占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212
第22章 母系遗传糖尿病伴听力下降—线粒体糖尿病  221
第23章 单基因突变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  230
第24章 糖尿病伴左肾、胰尾和子宫缺如—17q12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  239
第25章 年轻糖尿病伴家族史—MODY3型糖尿病   248
第26章 IgG4相关性垂体炎两例  254
第27章 1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272
第28章 持续低血钾—Gitelman综合征两例  281
第29章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两例  293
第30章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  308
附录  321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