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全球碳中和战略研究

全球碳中和战略研究

作者:王振,彭峰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01

ISBN:9787552039542

定价:¥1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伟大的战略部署,也是一场艰巨的战略行动。我们要坚定推动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勇敢迎接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行目标和巨大动力源泉,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技术创新优势,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与世界共舞,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推进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主动发挥大国担当,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为全球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目标注入强大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王振199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信息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省、浙江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获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成就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近年来出版有《新产业革命与上海的转型发展》《上海2050年发展愿景》《长三角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研究》等多部著作,并担任《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报告》《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等蓝皮书主编。 彭峰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法学博士,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博士后。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环境资源立法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主任,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法学会首批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获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等。
目录
丛书序一1
丛书序二1
前言1
第一章全球共同的战略行动1
第一节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形成与发展1
一、 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阵痛与抉择2
二、 全球绿色发展模式与气候治理演进5
三、 开启全球双碳战略的新时代6
第二节全球碳中和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7
一、 全球各国及地区碳中和战略行动部署8
二、 全球碳中和战略国际合作行动与战略11
三、 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责任与担当13
 
第二章全球碳中和战略:形势与走向18
第一节面向未来的新形势新挑战18
一、 新形势19
二、 新挑战24
第二节全球碳中和战略的新思想新构架28
一、 新思想29
二、 新构架31
第三节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国别模式38
一、 发达国家模式39
二、 新兴经济体模式41
三、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模式42
四、 能源出口国模式42
 
第三章全球碳中和战略:技术创新与新赛道47
第一节碳中和战略与技术变革47
一、 能源研发转向低碳技术48
二、 低碳技术重塑全球经济50
第二节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战略51
一、 氢能源技术51
二、 核能技术53
三、 可再生能源技术54
第三节节能技术创新战略56
一、 电力节能减排技术56
二、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57
三、 建筑节能减排技术58
第四节碳捕集、利用和储存技术创新战略60
一、 电力领域的CCUS技术62
二、 工业领域的CCUS技术63
三、 CCUS技术的碳中和战略意义63
 
第四章全球碳中和战略:新能源与新产业66
第一节碳中和战略与产业变革66
一、 低碳经济转型66
二、 新能源产业变革68
三、 能源转型中的工业变革71
第二节新能源战略72
一、 光伏能源战略73
二、 风电能源战略75
三、 氢能源战略76
四、 生物质能战略78
第三节新产业战略79
一、 新能源汽车产业79
二、 储能产业81
三、 智能电网产业82
四、 可持续建筑84
五、 再生资源产业85
 
第五章美国碳中和战略89
第一节战略背景89
一、 基本国情89
二、 能源结构91
三、 零碳之路96
四、 面对问题98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99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100
二、 目标与愿景100
三、 战略推进路径102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104
一、 氢能技术105
二、 储能技术107
三、 核能技术108
四、 碳捕集与储存技术(CCS)110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111
一、 新能源汽车产业111
二、 电池产业113
三、 太阳能产业115
四、 航空业117
 
第六章欧盟碳中和战略122
第一节战略背景122
一、 基本情况122
二、 能源结构124
三、 零碳之路130
四、 面对问题134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136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136
二、 目标与愿景138
三、 战略推进路径141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144
一、 氢能技术145
二、 电池技术146
三、 海上风电技术147
四、 CCUS技术149
五、 甲烷技术151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创新战略152
一、 智能电网和电表产业152
二、 电动汽车产业155
三、 循环经济产业156
 
第七章日本碳中和战略160
第一节日本碳中和战略背景160
一、 基本国情160
二、 能源结构162
三、 零碳之路163
四、 面对问题164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165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165
二、 目标与愿景166
三、 战略推进路径169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172
一、 氢能172
二、 蓄电池173
三、 农业甲烷减排技术174
四、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176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177
一、 电动车产业177
二、 半导体数字产业178
三、 海上风力发电产业179
 
第八章德国碳中和战略182
第一节战略背景182
一、 基本国情182
二、 能源转型之路185
三、 面对问题189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190
一、 战略发展过程190
二、 目标与愿景191
三、 战略推进途径198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01
一、 轻质结构技术201
二、 节能减碳技术202
三、 储能技术204
四、 智能电网技术205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07
一、 氢能产业207
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210
三、 生物质能产业211
 
第九章英国碳中和战略214
第一节战略背景214
一、 基本国情214
二、 能源结构216
三、 零碳之路219
四、 面对问题221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222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222
二、 目标与愿景223
三、 战略推进路径224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27
一、 氢能227
二、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230
三、 核能233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34
一、 海上风电业235
二、 交通运输业237
三、 建筑业240
 
第十章法国碳中和战略244
第一节战略背景244
一、 基本国情244
二、 能源结构247
三、 零碳之路249
四、 面临的问题250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251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251
二、 目标与愿景252
三、 战略推进路径253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55
一、 氢能技术255
二、 智能电网技术258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60
一、 绿色建筑产业260
二、 地热能产业262
三、 核能产业263
 
第十一章俄罗斯碳中和战略268
第一节战略背景268
一、 基本国情268
二、 能源结构269
三、 零碳之路274
四、 面对问题276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277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277
二、 目标与愿景278
三、 战略推进路径280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81
一、 固碳技术281
二、 电能技术281
三、 氢能技术282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84
一、 氢能产业284
二、 水能产业286
三、 核能产业287
 
第十二章澳大利亚碳中和战略289
第一节战略背景289
一、 基本国情289
二、 能源结构291
三、 零碳之路294
四、 面对问题298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300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300
二、 目标与愿景302
三、 战略推进路径303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304
一、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305
二、 储能308
三、 土壤碳310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312
一、 氢能产业312
二、 生物能源产业315
三、 畜牧和红肉产业316
 
第十三章加拿大碳中和战略320
第一节战略背景320
一、 基本国情320
二、 双碳之路327
三、 面对问题329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331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331
二、 目标与愿景332
三、 战略推进路径334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336
一、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336
二、 核能339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340
一、 氢能产业341
二、 新能源汽车344
三、 气候智能型农业346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