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科普知识
-
深潜高仲泰本书以生动精妙的文字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记录了我国深海战略性高技术发展之路。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从立项、设计、研制到海试,我国自主攻坚,构建起全海深潜水器谱系,接连创造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大下潜深度。“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指引一批科研英才实现了深海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和飞跃发展。这部科普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爱国科研团队的群像,照亮了深潜英雄的内心世界和成长之路,而且引领大众关注海洋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重要课题。“深潜”故事还将有新的更宏阔的续篇。
-
认识数学2席南华《认识数学2》是《认识数学》系列数学科普书的第二卷,由9篇文章组成,作者均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文章的标题有费马大定理——一个历史的传奇,朗兰兹纲领简介,最速降线问题,生活中的电磁和数学,最短距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醉汉凌乱的脚步是否能把他带回家?自己能抗干扰的控制方法,莫斯科数学学派,基础数学的一些过去和现状。文章选题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有趣、深刻和重要,写作力求引人入胜。
-
认识数学3席南华《认识数学.3》是《认识数学》系列数学科普书的第三卷,由8篇文章组成,前7篇文章的作者均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最后一篇文章是翻译文章。文章的标题包括悖论、逻辑和不完全性定理,流体的奥秘——流体力学方程,寻找最优,压缩感知的数学原理,辗转相除法——算法的祖先,熵助我们理解混乱与无序,密码与数学,数学史:为什么,怎么看。文章选题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有趣、深刻和重要,原创文章写作力图引人入胜,译文力图信达雅。
-
认识数学1席南华本书是《认识数学》系列数学科普书的第一卷,由10篇文章组成,作者均是中国科学院数学院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内容包括黎曼猜想——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三角往事,凭声音能听出鼓的形状吗,三体问题——天体运行的数学一瞥,图论就在我们身边,孤立子背后的数学,真的吗?如何检验?群体运动中的数学问题,剑桥分析学派,数学的意义。文章选题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有趣、深刻和重要,写作力求引人入胜。
-
什么是科学吴国盛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坦言虽然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没有科学,但是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有科学,并由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
黑珍珠宫殿寻宝记季莹,彭谦本书是一本预防近视的科普绘本读物,设计了3个卡通人物大眼、大眼妈妈和时空精灵,通过大眼的梦境,讲述了大眼在学习、游戏中的用眼问题,让读者了解眼睛的构造、近视原理和儿童近视防控应知应会的核心信息。本书利用插画叙事方法,将低龄小学生预防近视的知识通过儿童绘本载体来完成整体创新设计,达到促进儿童的保健思维发展,实现以课外读物来达到优化预防近视的教育效果。本书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辅以亲子共读则更佳。
-
考试脑科学2[日]池谷裕二本书结合脑科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与作者自身的实验数据,以记忆、复习、压力、动机、睡眠等学习影响因素为话题,讲述了大脑无意识活动的相关规律, 并介绍了运用大脑规律提高记忆效率、增强学习动机,减轻压力的实用技巧。此外,本书进一步探讨了人脑与人类意识之间奇妙关系,可以帮助读者从本质上了解大脑与自我,提升认知层次。 本书可作为学生、职员的高效学习指南,也可作为了解大脑秘密的科普读物。
-
走近前沿王握文本书是作者采访近百名科技专家,以专家讲述、专家答问、专家访谈的形式,围绕科技前沿、科技热点和最新科技成果,进行解读和答疑,用科普化、通俗化、人文化的表达传播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弘扬创新文化,提高读者科技素养,培养大众科学精神。
-
零碳[英]斯蒂芬·皮克从早在化石燃料出现之前,可再生能源的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就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动力,展望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中能量的流动规模,就会发现可再生能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它们未来的发展显而易见。人类怎样完成从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的过渡?为什么可再生能源是限制全球变暖危机的核心?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开创性能源技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斯蒂芬·皮克深刻指明了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光明未来就在前方,我们只需要多一点想象力抵达那个没有能源焦虑的理想世界。
-
生命的元素(挪) 安雅·罗因,孙亚飞 译如果没有元素周期表中那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英雄,人类将会迷失方向。我们的DNA需要磷来维持运作,视神经需要钾来提供动力,其他的基本元素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保持正常运转。如:手机需要利用硼和镓以控制信号和存储信息;用铟和锡制作触摸屏以及锂提供电能。作者周游世界,带我们去寻找这些元素被发现的地点,跟随材料的生命,从如何开采、怎么利用它们,再到为何逐渐产生了既美妙又灾难性的后果。每个星系、恒星和行星都由元素组成——从地球核心的铁到沙子里的硅。但元素从何而来,又将会去哪里,它们是否会被耗尽呢?本书以提出疑问为结尾,留下回味的空间,交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元素这件事,有多么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