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肝豆状核变性的基础与临床

肝豆状核变性的基础与临床

作者:李淑娟 李晓东 周卫东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01

ISBN:9787518989171

定价:¥2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极为少见,易被漏诊、误诊,从而延迟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康复、护理和遗传咨询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研究进展,以及与肝豆状核变性相关的其他疾病的知识,有助于读者对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深入的学习。本书参考了丰富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内容翔实,对临床各科,特别是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精神科、眼科、肝移植科、感染科、康复科、检验科和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淑娟,天津市蓟州区人。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系(七年制),获医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201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碧城OSF卒中中心学习。2015年在皇家墨尔本大学神经病学中心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和肝豆状核变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专项1项,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他基金项目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篇,其中被SCI收录20篇。主编《肝豆状核变性防治300问》。曾获得全国神经内科青年医师演讲比赛一等奖。现任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生理科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编委和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编审委员,曾任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李晓东,湖北省襄阳市人。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和199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神经病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豆状核变性、线粒体病等。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中国国家处方集》《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等专业书籍8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周卫东,湖北省应城市人。现任国家应急管理部应急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获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和博士学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历史  1
第一节 Wilson前的发现  1
第二节 Wilson的发现  2
第三节 Wilson后的发现  4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与铜代谢相关性研究的起源  7
第五节 我国对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  8
第六节 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9
第二章 肝纤维化  11
第一节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11
第二节 肝纤维化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12
第三节 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  14
第四节 抗纤维化治疗  15
第五节 有希望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  18
第三章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19
第一节 基底神经节的解剖与生理学  19
第二节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22
第三节 随意运动疾病——运动不能和运动迟缓  24
第四节 随意运动疾病——运动过度  26
第五节 结论  27
第四章 人体内铜的代谢  28
第一节 铜在人体内的分布与功能  28
第二节 铜的代谢过程  30
第三节 ATP7B酶(P-型ATP酶)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41
第四节 铜代谢障碍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45
第五节 含铜复合物  47
第六节 铜代谢相关疾病的分类  47
第七节 铜转运相关蛋白  48
第五章 铜的线粒体毒性  54
第一节 线粒体铜平衡  54
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时铜对线粒体的病理性损害  55
第三节 铜对提取的线粒体的直接损害  56
第四节 模拟肝豆状核变性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线粒体损害  56
第五节 结论  57
第六章 铜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58
第一节 脑内铜的含量和空间分布  58
第二节 铜平衡  59
第三节 铜中毒的机制  63
第四节 铜的神经毒性  64
第五节 铜纳米粒子的神经毒性  67
第六节 结论  67
第七章 铜蓝蛋白的代谢与功能  68
第一节 多铜氧化酶  68
第二节 铜蓝蛋白的基因结构和表达  70
第三节 铜蓝蛋白的代谢  70
第四节 铜蓝蛋白的作用  71
第八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流行病学  73
第一节 世界各国的发病情况  73
第二节 生化扫描  74
第三节 现代遗传学研究  75
第四节 孤立人群  76
第五节 我国的发病情况  76
第六节 遗传学∕临床学患病率  77
第七节 结论  78
第九章 肝豆状核变性遗传学  79
第一节 ATP7B基因的发现经过  79
第二节 ATP7B基因的分子结构  80
第三节 ATP7B基因的突变  81
第四节 基因检测  87
第五节 区域性的基因频率  88
第六节 ATP7B基因突变的功能特征  92
第七节 基因型-表现型关系  93
第八节 临床分子诊断  95
第十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97
第一节 含铜代谢MURR1区的蛋白1基因  97
第二节 凝聚素  97
第三节 抗氧化因子基因  98
第四节 X-连锁细胞凋亡抑制剂  98
第五节 载脂蛋白E基因  98
第六节 血色病基因、二价金属转运子基因和ATP7A基因  98
第七节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99
第八节 朊蛋白  99
第九节 性别  99
第十节 铁  99
第十一节 甲基团  100
第十二节 其他因素  100
第十一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生理机制  102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体内铜沉积的一般规律  102
第二节 ATB7B酶功能失调  104
第三节 过量铜的毒性作用  105
第四节 内质网应激和蛋白质误折叠在肝豆状核变性发病中的作用  105
第五节 低铜蓝蛋白血症不是致病病因  107
第六节 肝细胞损害的机制  108
第七节 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  109
第八节 骨关节与肌肉疾病的发病机制  110
第九节 其他症状的发病机制  111
第十节 中医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  112
第十二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模型  114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啮齿类动物模型的铜中毒和肝脏病变  114
第二节 不同啮齿类肝豆状核变性动物模型的比较  120
第三节 其他铜沉积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  122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和治疗前景  123
第十三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和肾脏病理学  124
第一节 大体标本的表现  124
第二节 光镜下的表现  124
第三节 肝脏不同时期的病理学改变  126
第四节 肝脏炎症、纤维化及脂肪肝的分期  128
第五节 症状前患者的病理表现  129
第六节 急性肝衰竭的病理表现  129
第七节 肾脏的病理学改变  129
第十四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病理学  130
第一节 病理变化  130
第二节 颅内铜的分布  132
第三节 脑内ATP7A酶和ATP7B酶的定位  132
第四节 星形胶质细胞:一个有关脑铜平衡的关键细胞  133
第五节 铁、锰和其他的致病因素  133
第六节 鉴别诊断  133
第七节 结论  134
第十五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135
第一节 临床表现  135
第二节 分型、分期和分级  138
第三节 预后  140
第十六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病变  143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表现  143
第二节 肝性脑病  148
第三节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发现  150
第四节 伴有其他肝病的肝豆状核变性  150
第五节 肝细胞癌和肝豆状核变性  151
第六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预后  152
第七节 结论  152
第十七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神经系统病变  153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神经系统表现  153
第二节 神经系统表现的分类和评分  161
第三节 结论  162
第十八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认知和精神症状  163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损害和精神症状的概况  163
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认知和精神症状的生理学基础  164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损害和精神症状  165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损害和精神症状的评估  167
第五节 辅助检查  168
第六节 精神症状的诊断标准  169
第十九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睡眠障碍  170
第一节 失眠  170
第二节 夜间不适  171
第三节 精神疾病  171
第四节 医源性治疗的影响  171
第五节 睡眠-觉醒调节通路  171
第六节 睡眠疾病  172
第七节 结论  174
第二十章 肝豆状核变性其他器官的临床表现  175
第一节 眼部症状  176
第二节 肾脏  178
第三节 骨关节系统  180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  180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  181
第六节 血液系统  181
第七节 皮肤  182
第八节 胰腺  182
第九节 免疫功能紊乱  182
第十节 胃肠功能紊乱  182
第十一节 恶性肿瘤  182
第十二节 肝肺综合征  183
第二十一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  184
第一节 临床表现和体征  184
第二节 实验室参数  186
第三节 家系筛查  206
第四节 新生儿∕幼儿筛查  207
第五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标准  207
第六节 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急性肝衰竭  209
第七节 早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212
第八节 鉴别诊断  214
第二十二章 超声检查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  224
第一节 常规超声  224
第二节 弹性超声  225
第三节 超声造影  230
第四节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230
第二十三章 肝豆状核变性与磁敏感成像  231
第一节 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原理  231
第二节 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  232
第三节 定量磁敏感图  232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  232
第五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33
第六节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与研究前景  233
第二十四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驱铜治疗  234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现状  234
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规范化治疗  235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治疗  235
第四节 络合剂  239
第五节 锌剂  253
第六节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255
第七节 抗氧化剂  255
第八节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256
第九节 避孕  256
第十节 外科手术  256
第十一节 症状前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脏损害  257
第十二节 推荐的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方案  257
第十三节 治疗后症状加重者的处理  258
第十四节 治疗目标和监测方法  259
第十五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补充治疗  261
第十六节 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期间的特殊临床情况  262
第十七节 肝豆状核变性携带者的治疗  264
第二十五章 肝移植治疗  265
第一节 肝移植的适应证  266
第二节 具有神经心理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移植  268
第三节 器官分配政策  269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移植手术的选择  270
第五节 肝移植后的预后和监测  272
第六节 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274
第七节 我国的肝移植介绍  274
第八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移植的未来  274
第二十六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症状的治疗  275
第一节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评估  275
第二节 肝衰竭的一般支持治疗  276
第三节 腹水  276
第四节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80
第五节 胃肠道出血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283
第六节 肝肾综合征  283
第七节 急性肾衰竭  284
第八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284
第九节 肝性脑病  288
第十节 颅内压增高  290
第十一节 脾大  290
第十二节 感染  291
第十三节 心血管并发症  292
第十四节 肺损伤  292
第十五节 凝血机制障碍  292
第十六节 结论  293
第二十七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治疗  294
第一节 震颤  295
第二节 肌张力障碍  296
第三节 帕金森样症状  297
第四节 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  297
第五节 癫痫  297
第六节 认知障碍  297
第七节 流涎  298
第八节 吞咽困难  298
第九节 构音障碍  298
第十节 神经保护治疗  298
第十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病的神经外科治疗  299
第十二节 结论  300
第二十八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精神症状的治疗  301
第一节 药物治疗  301
第二节 其他治疗  303
第三节 结论  303
第二十九章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的发展方向  304
第一节 四硫钼酸铵  305
第二节 二胆碱四硫钼酸盐  306
第三节 器官特异性络合剂  306
第四节 DMP1001  307
第五节 生物聚合物载体  307
第六节 酸性鞘磷脂酶  307
第七节 4-苯丁酸和姜黄素  307
第八节 抗氧化治疗  308
第九节 ATP7B酶滞留在内质网的治疗  308
第十节 植物十肽OSIP108  308
第十一节 甲烷氧化菌素  308
第十二节 糖聚合物Chel2  309
第十三节 肝X受体激动剂  309
第十四节 卡托普利  309
第十五节 褪黑素  309
第十六节 中草药  309
第十七节 转基因治疗  310
第十八节 肝细胞∕组织移植  311
第十九节 干细胞移植  311
第三十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康复  313
第一节 主要功能障碍  313
第二节 康复评价  314
第三节 康复方法  316
第三十一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咨询  321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概况  321
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生育  325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  327
第三十二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饮食  328
第一节 传统的低铜饮食  328
第二节 饮食治疗的其他方面  330
第三节 关于低铜饮食的新思考  331
第四节 结论  333
第三十三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4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334
第二节 症状前期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5
第三节 肝功能损害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5
第四节 有肝性脑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6
第五节 有腹腔积液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7
第六节 有肾脏损害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7
第七节 有流涎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7
第八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皮肤护理  337
第九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338
第十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父母亲职压力的应对  338
第十一节 有述情障碍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二节 有扭转痉挛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三节 有腿痛趾动综合征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四节 有吞咽困难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39
第十五节 有自伤、伤人行为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340
第十六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口腔卫生  340
第十七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发生便秘时的护理  340
第十八节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运动方式  340
第三十四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社会支持组织  341
第一节 罕见病患者支持组织介绍  341
第二节 美国肝豆状核变性联合会的历史和简况  342
第三节 其他的肝豆状核变性支持组织  343
第四节 罕见病患者支持组织面对的特殊挑战  344
第五节 我国的肝豆状核变性的社会关注情况  345
第三十五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  346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的建立  347
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的特点  349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多学科团队合作开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350
第四节 结论  350
第三十六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评价量表  352
第一节 统一肝豆状核变性病评价量表  352
第二节 全面评价量表  352
第三节 改良Young量表  352
第三十七章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  361
第一节 临床特征  362
第二节 诊断试验  362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63
第四节 治疗  364
第五节 特殊临床情况的治疗  365
第六节 治疗目标和治疗监测  365
第七节 家系筛查  365
第三十八章 Menkes病  366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366
第二节 病理  372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73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376
第五节 诊断  377
第六节 防治  379
第三十九章 获得性铜缺乏性脊髓神经病  383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383
第二节 病理  385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86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386
第五节 诊断  386
第六节 防治  387
第四十章 无铜蓝蛋白血症  388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388
第二节 病理  391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92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393
第五节 诊断  394
第六节 治疗  395
第七节 遗传咨询  396
第四十一章 MEDNIK综合征  397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397
第二节 病理  402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02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402
第五节 诊断  402
第六节 防治  402
第四十二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物样品中相关指标的测定  403
第一节 血清中铜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03
第二节 尿中铜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404
第三节 血清中21种元素的直接进样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  406
第四节 Cu-DNAzyme测定血清中总铜和游离铜  408
第五节 血清中可交换铜与铜蓝蛋白的同时检测  409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