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伦理学年鉴2018
作者:郭清香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01
ISBN:9787522703565
定价:¥2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伦理学年鉴》是由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中国伦理学年鉴》2011年在九州出版社创始,共出版了4卷。 自2015年卷始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伦理学年鉴2018》以2018年伦理学研究成果以及社会道德建设重大事件为基础,设定 “特载”“研究报告”“道德实践”“论文荟萃”“新书选介”“学术动态”“伦理学人”等栏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18年度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作者简介
郭清香,女,197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领域:中国伦理思想史、中西伦理比较研究、宗教伦理学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学术著作《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目录
特载
2018年社会道德建设评述李茂森(3)
研究报告
2018年伦理学专题研究报告陈伟功(49)
2018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报告李慧琳(82)
2018年中国伦理思想基本问题与范畴研究霍艳云(92)
2018年中国伦理思想与现实问题研究报告张留青(115)
2018年古希腊至文艺复兴时期伦理政治思想研究报告刘玮(138)
2018年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报告杨伟清(159)
2018年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报告潘麒羽(175)
2018年生命伦理学研究报告朱雷(198)
2018年法律伦理学研究报告杨茜茜(209)
2018年生态伦理学研究报告苏静王瑜(229)
2018年科技伦理学研究报告刘武阳(259)
2018年传媒伦理学研究报告陈雪春(267)
2018年经济伦理学研究报告张伟东(276)
论文荟萃
再论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293)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利益”的伦理思考(293)
马克思主义宗教伦理观: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种指引(293)
论马克思道德哲学建构的多重维度(293)
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主题(294)
道德?伦理和共同体———解读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一种思路(29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神特质论(294)
“伦理正义”的解释力———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思想背景和可能视角(295)
马克思恩格斯的友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295)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层次跃迁以及语境分析(295)
马克思伦理学的“哥白尼式革命”(295)
马克思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思想初探(296)
回到马克思: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政治困境及目标重塑(296)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与阿马蒂亚森(296)
周秦时期具有“戏剧”性质的“乐”如何承担道德教化(297)
意境空间与性情涵养———清末修身教科书插图中的德育内涵(297)
立德树人: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297)
新时代道德评价与师德建设的应有维度(297)
论教师道德责任的有限性及其尺度(298)
政治忠诚的核心问题(298)
荀子与法家:援法入儒及理念分合———兼论荀子与韩非?李斯之关系(298)
中国天下观与西方国际观的伦理视差(299)
儒家顺天应人的社会管理思想(299)
儒家伦理与社会儒学———儒学义理与中国社会的互动(299)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之维(300)
现代学校治理的制度之善(300)
超越义务:儒家责任伦理辨析(300)
责己和责人:儒家责任伦理主体指向的二元结构(301)
论先秦儒家对“家”的执守?突破及依归(301)
儒家真的主张家庭伦理的外推吗?(301)
朱熹对《论语》“父子相隐”的解读———兼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并非要隐瞒(302)
儒家女性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可能应对———以《礼记》为中心的
考察(302)
改革开放40年乡村家庭伦理研究:背景?视域和方向(302)
儒家生态哲学的元理论体系建构及其意义(303)
论先秦儒家自然观对先秦儒家技术思想的“基础”作用(303)
王阳明的生命关怀与生态智慧(303)
王阳明的自然观探析(303)
明清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贡献及其现代价值(304)
伦理道德:如何造就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304)
回到“道德生活”:当代伦理学研究的主题变奏(304)
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305)
我们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仁性?———关于儒家生生伦理学逻辑起点的
思考之三(305)
论孟子之“义”(305)
说“义”———儒家伦理的选择正义(306)
复礼与正名:孔子思想的一个符号学视角(306)
论荀子对“礼”之道德基础的重建(306)
“德命”与“时命”:孔子天命观新论(306)
论儒学人性论的四个维度(307)
论儒家哲学的两个传统(307)
论人性本善及其自我捍卫机制(307)
《荀子》“性朴”“性恶”续辨(307)
“四端”与“思诚”———王船山对孟子性善说与为学工夫的重释(308)
阳明心学的定性及良知的公共性与无善无恶(308)
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308)
梁漱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和转化(309)
先秦儒家道德自由思想的当代价值(309)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破解(310)
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是朱熹?(310)
程颐经权观对道德准则普遍性的维护(310)
从子夏问《诗》看《论语》中所见文质观———兼论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
价值转向(311)
孟子的伦理选择论———从“可欲”到“能”和“为”(311)
早期儒家的德行论———以郭店楚简《六德》《五行》为中心(311)
作为道德心理学范畴的灵魂概念———基于古希腊伦理思想史的梳理与
考察(311)
普罗米修斯与民主的秘密(上?下)(312)
色诺芬著作《居鲁士的教育》的性质与素材来源(312)
《欧德谟伦理学》中的“功能”概念与“功能论证”(312)
哲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哲学史反思(313)
马基雅维利论党争(313)
激情自主的自然人及其灵魂的恐惧和分裂———基于霍布斯和卢梭构想的
自然状态(313)
派系及其治理:休谟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313)
亚当斯密重商主义批判的政治学维度(314)
世界城邦为什么不可欲?———论卢梭的普遍意志问题(314)
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315)
论一种康德式的至善后果主义(315)
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概念(315)
人工智能“革命”的“近忧”和“远虑”———一种伦理学和存在论
的分析(315)
“伦理”与“道德”之辨———关于“再写中国伦理学”的一点思考(316)
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316)
论意志与法则———卢梭与康德在道德领域的突破(316)
习近平的道德治理思想(317)
论生活与伦理的关系(317)
略论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317)
舍勒伦理学与儒家的关系———价值感受?爱的秩序和共同体(317)
意志的缺席———对古典希腊道德心理学的批评(318)
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伦理蕴含和道德气度(318)
伦理学与话语体系———如何再写“中国伦理学”(318)
新时代的中国伦理学使命(319)
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319)
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319)
国家正当性与国家证成———对西蒙斯政治正当性理论的一个检讨(320)
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正义维度(320)
论“无人为恶”与动机善(320)
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再论———尼古拉哈特曼与伦常价值质料的
现象学(321)
视角习俗平等———尼采奴隶道德批判的三重维度(321)
道德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及其争议(321)
道德现象学:缘起?内涵与方法(321)
功利主义?平等待人与理性选择(322)
从诗性正义到能力正义———玛莎努斯鲍姆正义论对罗尔斯三大未解
问题的补充与解决(322)
全球正义的进路与人道主义关怀(322)
情境主义挑战为什么不成功?———基于现代美德伦理学立场的辨析
与回应(323)
论斯洛特道德情感理论中的“先天”(323)
马丁布伯的对话伦理(323)
和合伦理道德论———中华传统道德精髓与人工智能(324)
马克思与道德(324)
道德特性的辨析(324)
共同体与道德(325)
中国传统“尊道贵德”观念及其现实意义(325)
道德动力源自何处?(326)
何为情感理性(326)
论国家的品德(326)
青年网络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路径分析(327)
道德教育的空间思维(327)
公民的养成:在政治与教育之间(328)
德性论视域中的榜样教育(328)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德治:功能定位?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328)
中国与转变中的世界秩序(329)
神经伦理学的新思路(329)
国际医联体的概念和实践概述(330)
数据共享是道德律令(330)
对人类增强的伦理反思(330)
生命医学伦理学如何应对大数据健康革命(330)
精准的医学与不精准的后果(330)
从世俗人文主义到“正统”神学: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精神
实质及其思想述评(330)
驳生命无意义论———基于分析伦理学的考察(331)
海德格尔论身体?疾病与医学———兼论其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对话可能(331)
世界是分裂的吗?———关于病人自主权?医学专业承诺和医患关系的
中美比较研究(331)
信任在生命伦理学中的价值及构建策略(331)
道德义务如何可能?———历史语境下的康德“自律原则”(331)
法律权利的性质:它与道德权利必然相关吗?(332)
法律与伦理之间:传统中国复仇行为的正当性及限度(333)
赋权与说和:当代中国法律对个体—家庭关系变迁的回应(333)
婚姻家庭法中的利他主义(334)
资本论生态伦理思想价值的时代解读(334)
农村生态伦理教育的现实藩篱与路径解析———来自“民胞物与”
思想的启示(335)
建构中国本土化环境伦理理论的生态情感进路(335)
论现代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335)
伦理何以需要生态乌托邦(336)
《淮南子》环境伦理思想解析(336)
《西铭》现代诠释的三个面向(337)
佛教中的动物生态伦理思想(337)
美丽城乡建设中的视觉污染问题及其对策(337)
论德里罗反科学的后现代社会生态伦理观(338)
一种复合生态伦理何以可能———基于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审问(338)
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文学中的赓续(339)
从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看儒家生态伦理智慧(339)
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良心)”———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四个维度(339)
伦理视域下公共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边界(339)
勒索病毒事件的科技伦理隐忧与消解(340)
伦理学视域下网络暴力现象研究(340)
道家文化视角下现代生命科技伦理观的构建路径———以老庄思想为
切入点(340)
下篇:人工智能?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341)
软件开发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究(341)
致毁知识与科技伦理失灵:科技危机及其引发的智业革命(341)
工程伦理中“道德敏感性”的评价与测度(341)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更新与内容拓展(342)
机器人伦理研究论纲(342)
人工智能导致的伦理冲突与伦理规制(342)
人工智能与政治伦理(343)
确立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规范(343)
毛泽东科技伦理思想探析(343)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伦理意蕴(343)
美德伦理与现代传媒伦理的建构(343)
“信息方式—伦理方式”诠释框架的道德哲学解读(344)
网络美好生活的伦理维度(344)
大数据时代个人的数字身份及其伦理问题(345)
论新媒体赋权的伦理意义(34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伦理意蕴(345)
如何辨析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真与谬(346)
以中华文化的“双创”融入市场经济(346)
培育商业伦理精神(346)
《资本论》的“道德”解读何以可能?(347)
儒家经济伦理:从荀子礼学谈起(347)
著作选介
捍卫规范性:道德与政治哲学论文集(351)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351)
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351)
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研究———以原始儒家为中心(352)
天生人成:荀子工夫论的旨趣(352)
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352)
儒家关怀伦理研究(353)
追溯传统道德思想的两大渊源:从孔子仁学到墨子道义论(353)
张岱年伦理与文化思想研究(354)
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354)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355)
正德立己:和合道德论(355)
修身行世指南———蔡元培国民修养两种注释(355)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355)
德性文明论:古典儒家礼乐教化及其当代价值(356)
哲学与人生(356)
中国伦理思想史(356)
希腊古风诗教考论(357)
知识?欲望与幸福:亚里士多德论“不自制”的可能性(357)
托马斯阿奎那爱的学说研究(357)
论可能生活(358)
理由与道德(358)
《哲学笔记》与唯物辩证法(358)
捍卫规范性———道德与政治哲学论文集(359)
道德与自我意识(359)
态度理论———史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359)
现实的乌托邦: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研究(360)
赫斯特豪斯的规范美德伦理学思想(360)
善的脆弱性———古希腊剧与哲学中运气与伦理(修订版)(360)
境遇论在生命伦理学的应用研究(361)
优生学的伦理反思人类遗传学的历史教训(361)
伦理视野下生命权的保障研究(361)
刑法伦理性研究(361)
法律?伦理与民间借贷(362)
“昆山砍人案”与正当防卫(362)
司法官职业伦理研究(362)
环境正义论批判(363)
法治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作用研究(363)
检察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364)
人权的道德维度(364)
制度与伦理张力中的生态文明观念(365)
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365)
先秦儒家生态消费伦理思想研究:以孔孟荀为中心(365)
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366)
国家治理与生态伦理(366)
《礼记》与上古生态伦理研究(366)
绿色消费与生态文明:绿色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解读(366)
网络传播法规与伦理教程(367)
全球媒体伦理规范译评(367)
新闻的边界:《新闻伦理与法规》案例选编(367)
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8版)(368)
新闻伦理学(368)
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第10版)(368)
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探究(369)
学术动态
一 学术会议(373)
“乡村振兴与乡村伦理”高层论坛举行(373)
“第五届分析进路的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召开(373)
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召开(373)
第二届网络伦理论坛举行(373)
“回顾与展望:政治伦理学40年”学术研讨会举行(374)
“新时代德治与法治建设”高层论坛举行(374)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公共理性”学术研讨会召开(374)
第四届“首都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与发展论坛”举办(374)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举办(374)
“第十一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在苏州举行(374)
“国际儒学论坛2018”举行(375)
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坛举行(375)
唐凯麟伦理学奖首届评奖新闻发布会举行(375)
“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举行(375)
2018中国伦理学大会召开(375)
二 国家?教育BU项目(377)
三 博士论文(384)
主题索引(386)
2018年社会道德建设评述李茂森(3)
研究报告
2018年伦理学专题研究报告陈伟功(49)
2018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报告李慧琳(82)
2018年中国伦理思想基本问题与范畴研究霍艳云(92)
2018年中国伦理思想与现实问题研究报告张留青(115)
2018年古希腊至文艺复兴时期伦理政治思想研究报告刘玮(138)
2018年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报告杨伟清(159)
2018年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报告潘麒羽(175)
2018年生命伦理学研究报告朱雷(198)
2018年法律伦理学研究报告杨茜茜(209)
2018年生态伦理学研究报告苏静王瑜(229)
2018年科技伦理学研究报告刘武阳(259)
2018年传媒伦理学研究报告陈雪春(267)
2018年经济伦理学研究报告张伟东(276)
论文荟萃
再论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293)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利益”的伦理思考(293)
马克思主义宗教伦理观: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种指引(293)
论马克思道德哲学建构的多重维度(293)
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主题(294)
道德?伦理和共同体———解读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一种思路(29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神特质论(294)
“伦理正义”的解释力———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思想背景和可能视角(295)
马克思恩格斯的友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295)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层次跃迁以及语境分析(295)
马克思伦理学的“哥白尼式革命”(295)
马克思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思想初探(296)
回到马克思: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政治困境及目标重塑(296)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与阿马蒂亚森(296)
周秦时期具有“戏剧”性质的“乐”如何承担道德教化(297)
意境空间与性情涵养———清末修身教科书插图中的德育内涵(297)
立德树人: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297)
新时代道德评价与师德建设的应有维度(297)
论教师道德责任的有限性及其尺度(298)
政治忠诚的核心问题(298)
荀子与法家:援法入儒及理念分合———兼论荀子与韩非?李斯之关系(298)
中国天下观与西方国际观的伦理视差(299)
儒家顺天应人的社会管理思想(299)
儒家伦理与社会儒学———儒学义理与中国社会的互动(299)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之维(300)
现代学校治理的制度之善(300)
超越义务:儒家责任伦理辨析(300)
责己和责人:儒家责任伦理主体指向的二元结构(301)
论先秦儒家对“家”的执守?突破及依归(301)
儒家真的主张家庭伦理的外推吗?(301)
朱熹对《论语》“父子相隐”的解读———兼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并非要隐瞒(302)
儒家女性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可能应对———以《礼记》为中心的
考察(302)
改革开放40年乡村家庭伦理研究:背景?视域和方向(302)
儒家生态哲学的元理论体系建构及其意义(303)
论先秦儒家自然观对先秦儒家技术思想的“基础”作用(303)
王阳明的生命关怀与生态智慧(303)
王阳明的自然观探析(303)
明清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贡献及其现代价值(304)
伦理道德:如何造就现代文明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304)
回到“道德生活”:当代伦理学研究的主题变奏(304)
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305)
我们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仁性?———关于儒家生生伦理学逻辑起点的
思考之三(305)
论孟子之“义”(305)
说“义”———儒家伦理的选择正义(306)
复礼与正名:孔子思想的一个符号学视角(306)
论荀子对“礼”之道德基础的重建(306)
“德命”与“时命”:孔子天命观新论(306)
论儒学人性论的四个维度(307)
论儒家哲学的两个传统(307)
论人性本善及其自我捍卫机制(307)
《荀子》“性朴”“性恶”续辨(307)
“四端”与“思诚”———王船山对孟子性善说与为学工夫的重释(308)
阳明心学的定性及良知的公共性与无善无恶(308)
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308)
梁漱溟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和转化(309)
先秦儒家道德自由思想的当代价值(309)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破解(310)
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是朱熹?(310)
程颐经权观对道德准则普遍性的维护(310)
从子夏问《诗》看《论语》中所见文质观———兼论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
价值转向(311)
孟子的伦理选择论———从“可欲”到“能”和“为”(311)
早期儒家的德行论———以郭店楚简《六德》《五行》为中心(311)
作为道德心理学范畴的灵魂概念———基于古希腊伦理思想史的梳理与
考察(311)
普罗米修斯与民主的秘密(上?下)(312)
色诺芬著作《居鲁士的教育》的性质与素材来源(312)
《欧德谟伦理学》中的“功能”概念与“功能论证”(312)
哲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哲学史反思(313)
马基雅维利论党争(313)
激情自主的自然人及其灵魂的恐惧和分裂———基于霍布斯和卢梭构想的
自然状态(313)
派系及其治理:休谟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313)
亚当斯密重商主义批判的政治学维度(314)
世界城邦为什么不可欲?———论卢梭的普遍意志问题(314)
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315)
论一种康德式的至善后果主义(315)
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概念(315)
人工智能“革命”的“近忧”和“远虑”———一种伦理学和存在论
的分析(315)
“伦理”与“道德”之辨———关于“再写中国伦理学”的一点思考(316)
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316)
论意志与法则———卢梭与康德在道德领域的突破(316)
习近平的道德治理思想(317)
论生活与伦理的关系(317)
略论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317)
舍勒伦理学与儒家的关系———价值感受?爱的秩序和共同体(317)
意志的缺席———对古典希腊道德心理学的批评(318)
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伦理蕴含和道德气度(318)
伦理学与话语体系———如何再写“中国伦理学”(318)
新时代的中国伦理学使命(319)
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319)
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319)
国家正当性与国家证成———对西蒙斯政治正当性理论的一个检讨(320)
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正义维度(320)
论“无人为恶”与动机善(320)
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再论———尼古拉哈特曼与伦常价值质料的
现象学(321)
视角习俗平等———尼采奴隶道德批判的三重维度(321)
道德知识论的核心问题及其争议(321)
道德现象学:缘起?内涵与方法(321)
功利主义?平等待人与理性选择(322)
从诗性正义到能力正义———玛莎努斯鲍姆正义论对罗尔斯三大未解
问题的补充与解决(322)
全球正义的进路与人道主义关怀(322)
情境主义挑战为什么不成功?———基于现代美德伦理学立场的辨析
与回应(323)
论斯洛特道德情感理论中的“先天”(323)
马丁布伯的对话伦理(323)
和合伦理道德论———中华传统道德精髓与人工智能(324)
马克思与道德(324)
道德特性的辨析(324)
共同体与道德(325)
中国传统“尊道贵德”观念及其现实意义(325)
道德动力源自何处?(326)
何为情感理性(326)
论国家的品德(326)
青年网络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路径分析(327)
道德教育的空间思维(327)
公民的养成:在政治与教育之间(328)
德性论视域中的榜样教育(328)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德治:功能定位?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328)
中国与转变中的世界秩序(329)
神经伦理学的新思路(329)
国际医联体的概念和实践概述(330)
数据共享是道德律令(330)
对人类增强的伦理反思(330)
生命医学伦理学如何应对大数据健康革命(330)
精准的医学与不精准的后果(330)
从世俗人文主义到“正统”神学: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学的精神
实质及其思想述评(330)
驳生命无意义论———基于分析伦理学的考察(331)
海德格尔论身体?疾病与医学———兼论其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对话可能(331)
世界是分裂的吗?———关于病人自主权?医学专业承诺和医患关系的
中美比较研究(331)
信任在生命伦理学中的价值及构建策略(331)
道德义务如何可能?———历史语境下的康德“自律原则”(331)
法律权利的性质:它与道德权利必然相关吗?(332)
法律与伦理之间:传统中国复仇行为的正当性及限度(333)
赋权与说和:当代中国法律对个体—家庭关系变迁的回应(333)
婚姻家庭法中的利他主义(334)
资本论生态伦理思想价值的时代解读(334)
农村生态伦理教育的现实藩篱与路径解析———来自“民胞物与”
思想的启示(335)
建构中国本土化环境伦理理论的生态情感进路(335)
论现代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335)
伦理何以需要生态乌托邦(336)
《淮南子》环境伦理思想解析(336)
《西铭》现代诠释的三个面向(337)
佛教中的动物生态伦理思想(337)
美丽城乡建设中的视觉污染问题及其对策(337)
论德里罗反科学的后现代社会生态伦理观(338)
一种复合生态伦理何以可能———基于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审问(338)
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文学中的赓续(339)
从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看儒家生态伦理智慧(339)
给人工智能一颗“良芯(良心)”———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四个维度(339)
伦理视域下公共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边界(339)
勒索病毒事件的科技伦理隐忧与消解(340)
伦理学视域下网络暴力现象研究(340)
道家文化视角下现代生命科技伦理观的构建路径———以老庄思想为
切入点(340)
下篇:人工智能?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341)
软件开发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究(341)
致毁知识与科技伦理失灵:科技危机及其引发的智业革命(341)
工程伦理中“道德敏感性”的评价与测度(341)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更新与内容拓展(342)
机器人伦理研究论纲(342)
人工智能导致的伦理冲突与伦理规制(342)
人工智能与政治伦理(343)
确立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规范(343)
毛泽东科技伦理思想探析(343)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伦理意蕴(343)
美德伦理与现代传媒伦理的建构(343)
“信息方式—伦理方式”诠释框架的道德哲学解读(344)
网络美好生活的伦理维度(344)
大数据时代个人的数字身份及其伦理问题(345)
论新媒体赋权的伦理意义(34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伦理意蕴(345)
如何辨析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真与谬(346)
以中华文化的“双创”融入市场经济(346)
培育商业伦理精神(346)
《资本论》的“道德”解读何以可能?(347)
儒家经济伦理:从荀子礼学谈起(347)
著作选介
捍卫规范性:道德与政治哲学论文集(351)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351)
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351)
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研究———以原始儒家为中心(352)
天生人成:荀子工夫论的旨趣(352)
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352)
儒家关怀伦理研究(353)
追溯传统道德思想的两大渊源:从孔子仁学到墨子道义论(353)
张岱年伦理与文化思想研究(354)
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354)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355)
正德立己:和合道德论(355)
修身行世指南———蔡元培国民修养两种注释(355)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355)
德性文明论:古典儒家礼乐教化及其当代价值(356)
哲学与人生(356)
中国伦理思想史(356)
希腊古风诗教考论(357)
知识?欲望与幸福:亚里士多德论“不自制”的可能性(357)
托马斯阿奎那爱的学说研究(357)
论可能生活(358)
理由与道德(358)
《哲学笔记》与唯物辩证法(358)
捍卫规范性———道德与政治哲学论文集(359)
道德与自我意识(359)
态度理论———史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359)
现实的乌托邦: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研究(360)
赫斯特豪斯的规范美德伦理学思想(360)
善的脆弱性———古希腊剧与哲学中运气与伦理(修订版)(360)
境遇论在生命伦理学的应用研究(361)
优生学的伦理反思人类遗传学的历史教训(361)
伦理视野下生命权的保障研究(361)
刑法伦理性研究(361)
法律?伦理与民间借贷(362)
“昆山砍人案”与正当防卫(362)
司法官职业伦理研究(362)
环境正义论批判(363)
法治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作用研究(363)
检察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364)
人权的道德维度(364)
制度与伦理张力中的生态文明观念(365)
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365)
先秦儒家生态消费伦理思想研究:以孔孟荀为中心(365)
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366)
国家治理与生态伦理(366)
《礼记》与上古生态伦理研究(366)
绿色消费与生态文明:绿色生活方式的伦理学解读(366)
网络传播法规与伦理教程(367)
全球媒体伦理规范译评(367)
新闻的边界:《新闻伦理与法规》案例选编(367)
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8版)(368)
新闻伦理学(368)
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第10版)(368)
自然之境:“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探究(369)
学术动态
一 学术会议(373)
“乡村振兴与乡村伦理”高层论坛举行(373)
“第五届分析进路的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召开(373)
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召开(373)
第二届网络伦理论坛举行(373)
“回顾与展望:政治伦理学40年”学术研讨会举行(374)
“新时代德治与法治建设”高层论坛举行(374)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公共理性”学术研讨会召开(374)
第四届“首都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与发展论坛”举办(374)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举办(374)
“第十一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在苏州举行(374)
“国际儒学论坛2018”举行(375)
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坛举行(375)
唐凯麟伦理学奖首届评奖新闻发布会举行(375)
“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举行(375)
2018中国伦理学大会召开(375)
二 国家?教育BU项目(377)
三 博士论文(384)
主题索引(38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