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针灸精髓之经络辨证
作者:刘俊、邓叔华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8-01
ISBN:9787122411228
定价:¥39.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从传统针灸的辨证论治核心思想出发,着重凸显出针灸中辨证取穴原理及方法,回归针灸的辨证精髓,提高临床疗效。在内容上分为基础篇与病症篇。基础篇介绍了针灸辨证的思路方法,其中包括经络辨证与脏腑气血津液辨证;病症篇精选了临床常见病、针灸优势病种进行介绍,并附有医案,方便读者学习应用。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的学生,针灸临床医生及从业者,以及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针灸精髓之经络辨证》作者简介
目录
基础篇 001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经络学说” 003
一、经络学说与其他辨证方法 005
二、经络者, 决死生 008
第二章 什么是“经络学说” 011
一、什么是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 011
二、什么是经络 012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014
四、经络辨证 017
第三章 经络辨证各论 023
一、经脉循行规律 023
二、十二经病候“是动病” 与“所生病” 025
三、手太阴肺经 029
四、手阳明大肠经 036
五、足阳明胃经 041
六、足太阴脾经 046
七、手少阴心经 051
八、手太阳小肠经 055
九、足太阳膀胱经 059
十、足少阴肾经 066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 071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 075
十三、足少阳胆经 079
十四、足厥阴肝经 085
十五、奇经八脉总论 090
十六、 督脉 091
十七、任脉 092
十八、冲脉 094
十九、带脉 095
二十、跷脉 095
二十一、维脉 096
第四章 脏腑气血津液辨证 097
一、虚证总论 097
二、气虚证 100
三、血虚证 102
四、阳虚证 104
五、阴虚证 107
六、实热证 108
七、血瘀证 110
八、气滞证 112
九、食积证 114
十、津液病证 115
第五章 毫针刺法 119
一、针刺前的准备 120
二、针刺方法 121
三、行针方法 122
四、补泻手法 123
五、针刺注意事项 124
病症篇 127
第六章 内科病症 129
一、中风 129
二、面瘫 133
三、头痛 136
四、感冒 138
五、哮喘 141
六、眩晕 143
七、不寐 145
八、呕吐 147
九、胃痛 150
十、泄泻 152
十一、便秘 154
十二、遗尿 156
第七章 妇科病症 159
一、痛经 159
二、崩漏 161
三、乳少 164
第八章 皮肤外科病症 167
一、蛇丹 167
二、扭伤 171
三、漏肩风 174
四、落枕 176
五、腰痛 178
第九章 五官科病症 183
一、目赤肿痛 183
二、耳鸣耳聋 186
三、牙痛 189
四、咽喉肿痛 192
附录 195
谈中医针灸之现状 195
电针能否代替古代补泻手法 197
针灸取穴不在多, 贵在精 198
针灸时一定要知道的刺灸禁穴 200
针灸与艾滋病、乙型肝炎的传染问题 202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经络学说” 003
一、经络学说与其他辨证方法 005
二、经络者, 决死生 008
第二章 什么是“经络学说” 011
一、什么是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 011
二、什么是经络 012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014
四、经络辨证 017
第三章 经络辨证各论 023
一、经脉循行规律 023
二、十二经病候“是动病” 与“所生病” 025
三、手太阴肺经 029
四、手阳明大肠经 036
五、足阳明胃经 041
六、足太阴脾经 046
七、手少阴心经 051
八、手太阳小肠经 055
九、足太阳膀胱经 059
十、足少阴肾经 066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 071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 075
十三、足少阳胆经 079
十四、足厥阴肝经 085
十五、奇经八脉总论 090
十六、 督脉 091
十七、任脉 092
十八、冲脉 094
十九、带脉 095
二十、跷脉 095
二十一、维脉 096
第四章 脏腑气血津液辨证 097
一、虚证总论 097
二、气虚证 100
三、血虚证 102
四、阳虚证 104
五、阴虚证 107
六、实热证 108
七、血瘀证 110
八、气滞证 112
九、食积证 114
十、津液病证 115
第五章 毫针刺法 119
一、针刺前的准备 120
二、针刺方法 121
三、行针方法 122
四、补泻手法 123
五、针刺注意事项 124
病症篇 127
第六章 内科病症 129
一、中风 129
二、面瘫 133
三、头痛 136
四、感冒 138
五、哮喘 141
六、眩晕 143
七、不寐 145
八、呕吐 147
九、胃痛 150
十、泄泻 152
十一、便秘 154
十二、遗尿 156
第七章 妇科病症 159
一、痛经 159
二、崩漏 161
三、乳少 164
第八章 皮肤外科病症 167
一、蛇丹 167
二、扭伤 171
三、漏肩风 174
四、落枕 176
五、腰痛 178
第九章 五官科病症 183
一、目赤肿痛 183
二、耳鸣耳聋 186
三、牙痛 189
四、咽喉肿痛 192
附录 195
谈中医针灸之现状 195
电针能否代替古代补泻手法 197
针灸取穴不在多, 贵在精 198
针灸时一定要知道的刺灸禁穴 200
针灸与艾滋病、乙型肝炎的传染问题 202
猜您喜欢